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本文比较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常用的几种重要的方法优缺点及其它们在IM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 异形淋巴细胞阳性率(≥ 0 .1)为 80 .2 % (6 5 / 81例 ) ,EBV IgG、EBV IgM阳性率分别为 74 .1% (6 0 / 81例 )、6 4 .2 % (5 2 / 81例 ) ,而嗜异性凝集反应(HA)阳性率高达 91.4 % (74 / 81例 )。三者相比HA阳性率分别高于前两者 ,差异显著 (χ2 =4 .10~ 18.3,P <0 .0 5~ 0 .0 1)。由于IM临床表现复杂 ,易于误诊 ,因此特异而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异形淋巴细胞、EBV IgG、EBV IgM、…  相似文献   

2.
向龙  毛萌  付雪梅 《华西医学》2003,18(3):372-372
目的 :探讨血清EB病毒抗体IgM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IM组 4 6例 ,同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抗EB病毒衣壳抗原 (VCA)的抗体IgM (EBV -VCA -IgM)。结果 :IM组EBV -VCA -IgM4 1例阳性 ,阳性率 91 3%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血清EBV -VCA -IgM是IM急性期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强 ,检测方法简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孝感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抗体及DNA检测结果,并分析该地区社区居民EBV抗体携带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IM患儿12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儿童124例为对照组。从该院体检者中选取具备EBV抗体及DNA检测结果的1 522例孝感地区社区居民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BV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EBV DNA水平。结果 病例组EBV DNA、衣壳抗原(VCA) IgA、VCA IgM、核抗原(NA) IgA、早期抗原(EA) I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VCA IgG、NA Ig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社区居民VCA IgA、NA IgA、EA IgA阳性率均较低,NA IgG和VCA IgG在≥1岁居民中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增高趋势,在≥60岁居民中NA IgG、VCA IgG阳性率均达100%。120例IM患儿中,有72例患儿同时采集PBMC及血浆标本进行了EBV DNA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G抗体亲合力对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及患儿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及抗EBV-CA IgM抗体检测的儿童5 882例,其中IM 500例、非IM 5 382例,检测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EBV DNA载量、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简称异淋)比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 DNA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IM的效能,并观察IM患儿的免疫状态。另选取临床诊断为IM并检测EBV DN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患儿502例,探讨EBV DNA阳性及阴性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结果在5 882例儿童中,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EBV DNA和异淋比例4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患儿为1 031例(17.53%),其中IM的发生率最高(38.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 DNA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729、0.788和0.664,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47。依据年龄将1 031例患儿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期组(4~6岁)和学龄期组(7~17岁)。除婴儿组外,其他3组中的IM患儿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19~+B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婴儿组中的IM患儿CD3-CD19~+B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而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IM患儿与非IM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 DNA阳性IM患儿与阴性IM患儿比较,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对IM的诊断价值优于异淋比例、抗EBV-CA IgM抗体和EBV DNA。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EBV DNA阳性的IM患儿紊乱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EB病毒(HBV)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EBV合并M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静脉注射(2次/天)+红霉素10 mg/kg静脉注射(1次/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静脉注射(2次/天)+阿奇霉素10 mg/kg静脉注射(1次/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EBV-DNA、抗EBV衣壳蛋白的IgM(EBV-CA-IgM)、抗EBV抗原的IgG(EBV-NA-IgG)阴性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干扰素组则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体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与随访结果。结果更昔洛韦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干扰素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治疗后,更昔洛韦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谷丙转氨酶(ALT)与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CD4+与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更昔洛韦组治疗后复查白细胞(WBC) 20×109/L与ALY% 10%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P 0. 05); 2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相较于干扰素雾化治疗方式,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李丹  何兵  王梦龙  徐瑶  万军 《检验医学》2022,(2):159-161
目的 分析EB病毒(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3例IM患儿,按照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比较2个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阳性儿童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呼吸科就诊的2 073例住院患儿,依据EBV壳抗原(EBV-VCA)抗体情况分为4组:EBV-VCA IgM(+)/IgG(+)(n=68)、EBV-VCA IgM(+)/IgG(-)(n=133)、EBV-VCA IgM(-)/IgG(+)(n=692)、EBV-VCA IgM(-)/IgG(-)(n=1 180),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2 073例患儿EBV-VCA总体阳性率为43.08%(893/2 073)。不同EBV-VCA抗体阳性组间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9,12.22,17.39;均P<0.05)。本研究中EBV抗体阳性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75.70%,676/893)、咳嗽(59.35%,530/893)、咽峡炎(48.26%,431/893)等症状多见。819例患儿进行肝功能检查,有12.58%(103/819)患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30.40%(249/819)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747例患儿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其中388例(51.94%)水平升高。在EBV-VCA IgM和IgG均阳性与仅EBV-VCA IgM阳性两组中,具备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表现患儿比例分别为61.76%(42/68)、65.41%(87/133),与仅EBV-VCA IgG阳性组(35.40%,245/69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47.78;均P<0.01)。 结论EBV感染在各年龄阶段、各季节均可发生,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EBV感染应引起家长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的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125例(64.4%),贫血32例(16.5%),粒细胞减少症31例(16%),血小板减少20例(10.3%),溶血性贫血2例(1%).EB病毒(EBV)IgM抗体78例,EBV-DNA阳性30例,总阳性率75%.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例中异常46例,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5例,异常49例,骨髓检查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等方面的疾病,临床应重视实验室的检验,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涂片的形态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咽拭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脱氧核糖核(EBV—DNA)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疑诊EBV感染的患儿在疾病初期分别采用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静脉血EBV—VCA—IgM和(或)IgG,对于前者阳性而后者阴性的病例在1周后复查EBV—VCAIgM和IgG,比较两者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价值。同期检测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共检测疑诊病例985例,其中EBV—DNA阳性344例,阳性率34.9%,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64例,阳性率16.6%;健康对照组检测50例,仅1例EBVDNA阳性,所有病例EBV—VCA—IgM和(或)IgG均阴性。②在纳入研究病例中,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8例,其中EBV—DNA37例阳性、EBV—VCAIgM和(或)IgG27例阳性(P〈0.05)。诊断为非典型EBV感染的312例,其中EBVDNA阳性307例,阳性率98.4%,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37例,阳性率43.9%(P〈0.01)。结论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敏感度高,特异度强,且取材简单,方法无创,家长易于接受,与检测EBV-VCA—IgM、IgG相比,在早期诊断EBV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非典型EBV感染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项及联合检测对EB病毒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化学发光法测定的EB病毒VCA-IgM阳性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病毒DNA,酶速率法检测ALT、AST水平。将标本分成EB病毒DNA阳性组和EB病毒DNA阴性组,运用SPSS22.0对各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EB病毒DNA阳性组VCA-IgM、AST、ALT水平均高于EB病毒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M、AST、ALT 3者均与EB病毒DNA相关(P0.05)。VCA-IgM、AST、ALT 3者单项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95%CI:0.735~0.872)、0.788(95%CI:0.708~0.868)、0.752(95%CI:0.671~0.832),3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30(95%CI:0.765~0.896),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 EB病毒现症感染的相关指标中,VCA-IgM最具诊断学意义,优于AST、ALT,3者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意义,有助于EB病毒感染及其他合并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EB病毒(EBV)-DNA载量对儿童原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非IM的发热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HLA-G、sHLA-G、EBV-DNA载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LA-G、sHLA-G、EBV-DNA载量及联合检测对儿童IM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浆HLA-G、sHLA-G、EBV-DNA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HLA-G、sHLA-G、EBV-DNA载量联合检测诊断儿童IM的曲线下面积(0.958)高于HLA-G(0.886)、sHLA-G(0.789)、EBV-DNA载量(0.904)单项检测。结论血浆HLA-G、sHLA-G、EBV-DNA载量水平可作为诊断儿童IM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02例患儿,将102例EBV-IM患儿分成<3岁、3~6岁、≥7岁3组,对这三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男女比例1.3∶1;<3岁35例(34.3%),3~6岁46例(45.1%),≥7岁21例(20.6%)。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是 IM 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阳性率分别为100%、93.1%和75.5%;肝大、脾大、皮疹和眼睑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5.1%、37.3%、30.4%和16.7%,以上临床表现在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年幼儿升高明显,异型淋巴细胞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血清ALT、AST在年长儿偏高。结论 EBV-IM起病症状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测EBV-DNA、EBV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为临床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因EBV-IM住院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按是否存在MP感染,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IM组)62例及合并MP感染组(MP-IM组)36例。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热峰、热程)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MP-IM组的患儿平均年龄大于IM组的患儿,其中学龄期儿童占比明显高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M组的患儿热程明显长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实验室检查方面:MP-IM组的患儿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IgG、IgM水平明显高于IM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热程是合并M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于6.085岁、热程大于9.5 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在EBV-IM儿童的诊治过程中,合并MP感染的患儿病情及炎症反应相对较重,体液免疫紊乱更为明显。对于发热时间长、学龄期的儿童需进行MP的检测,及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临床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的血清学特征及临床疾病构成,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2021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7 455例有不明原因发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感染症状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EBV抗衣壳抗原抗体IgM(VCA-IgM)、抗衣壳抗原抗体IgG(VCA-IgG)、抗核抗原抗体IgG(EBNA-IgG)及抗早期抗原抗体IgG(EA-IgG)。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清四种抗体检测结果,分析EBV感染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患者的感染状态及疾病的临床分布。结果 VCA-IgG和EA-IgG在女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均高于男性(92.93%vs 91.23%,15.93%vs 1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69,36.360,均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VCA-IgG,EBNA-IgG和EA-IgG占比逐渐增高,均在41~65岁达高峰分别为41.16%,42.33%和44.48%;VCA-IgM在0~3岁患儿中占比最高,达24.62%。EA-IgG,VC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提出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6年入我科治疗的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痊愈,其中35例患儿未加用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仅在冲击治疗后(5d内)血小板升至正常水平,且能稳定3个月;有7例因血小板计数上升较慢或不稳定,加用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且稳定3个月;11例好转患儿冲击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仍未达正常水平,或血小板计数正常后在1月内又出现反复,在加用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才达正常水平,但未稳定3个月,一旦遇到感染等诱因,血小板计数又可降至正常以下;5例进步患儿经上述所有治疗血小板计数虽仍不正常。但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消失。结论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ITP患儿,绝大部分为隐性感染。以3岁以下居多,且有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的趋势。对于冲击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加用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有效率占78.3%。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 sis,IM)主要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程常呈自限性,全球约有90%的成年人具有EB病毒感染情况,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约10%的EB病毒感染患者在原发感染之后延迟到青春期,最后发展成IM。IM是由EB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而且与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IM患者在感染EB病毒之后,会以患者B淋巴细胞为主要潜伏感染场所和靶细胞,利用裂解性感染与潜伏性感染转换实现对宿主终身潜伏感染。因为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所以为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IM的发病机制,希望能够为日后IM的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