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从1988年初上海市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期临床病人早期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甲肝病毒RNA,证实是一起由甲肝病毒引起的甲肝流行。采用酚-氯仿提取法和乙醇沉淀法提取标本中的RNA,cDNA探针以缺口翻译法标记~(32)P同位素,在42℃条件下进行cDNA-RNA分子杂交。另以兔抗HAIgG包板,黑猩猩抗HAIgG-Biotin结合物和Avidin-HRP系统的酶标法直接检测病人粪便悬液的甲肝病毒抗原。30份病人粪便标本中,核酸分子杂交检出22份阳性,酶标检出18份阳性。  相似文献   

2.
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早期诊断,根据从患者粪便检出病毒抗原或由急性期病人血清检出特异牲IgM抗体。当黄疸出现后,粪便中病毒量甚少,由怠性期病人粪便检出甲肝病毒(HAV)对诊断价值不大。采集急性期病人血清,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适于甲肝的早期诊断。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和  相似文献   

3.
1979年Duermeyer等首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并提出这一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尔后,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报道这方面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检测甲肝IgM抗体所用的抗原大多是从感染甲肝病毒(HAV)的狨猴肝或患者粪便中提取而得。狨猴肝来源极其困难,价格昂贵,难以推广。患者粪便抗原虽可使用,但阳性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疾患。现在制成的甲、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通过免疫进行预防,其它病毒尚未制成疫苗。 甲型肝炎常由于病毒污染食物造成传播,因此加强餐饮服务人员体检,及时调离甲肝病人和带毒者很重要。前几年上海由于毛蚶污染甲肝病毒造成甲肝暴发流行,提醒人们应对厕所粪便进行管理,防止粪便污染近海。甲肝病毒对热  相似文献   

5.
古绍文  梁绍伶 《广西医学》1991,13(3):206-208
自Feinstone等人应用免疫电镜(IEM)从甲肝病人急性期粪便中首次发现甲肝病毒(HAV)以来,国内即有人先后从不同地区的甲肝流行中提取到HAV 。但是,尚未见到从广西甲肝病人提取到HAV的报道。为了寻找我区甲肝毒株并进一步开展甲肝的防制工作,我们首次从广西甲肝病人粪便中提取到HAV,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IEM证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此病毒大量从消化道排出,因此,研究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患者肠道分泌IgA水平,对了解局部兔疫状态是很重要的。本组对甲型肝炎26例的粪便IgA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及正常人的粪便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  相似文献   

7.
关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诊断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在临床上酷似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虽然在群体上两者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差别,如甲肝多发生于儿童,戊肝多发生于青壮年,戊肝较甲肝易发生胆汁瘀积,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孕妇病死率明显高于甲肝等等。但从每一个具体病例的诊断来看,这些情况仅能作为参考,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戊肝的方法较多,如应用免疫电镜检测肝组织中或粪便中的戊肝病毒(HEv)颗粒,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中的HEV抗原,逆转录巢式PCR检测血中、肝组织中或粪便中的HEV-RNA,以免疫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相似文献   

8.
(1)用放射免疫沉淀反应检测了13名甲肝患儿共44份粪便中的HAAg,结果31份阳性。粪便中HAAg检出率由高至低的顺序:SGPT高峰前后各1周阳性13/15,高峰前2周16/21,高峰前第3周5/8,高峰后第2周3/5,高峰后第3周0/2。(2)对10名甲肝病儿粪便中排HAAg进行了动态的研究,提供了自然流行中排HAAg的若干模式。粪便中排HAAg最早检出者为SGPT高峰前19天,最晚在高峰后11天,个体最长的排毒时间至少为25天。早期的粪便标本排病毒强度高,随时间而强度降低。(3)讨论了甲肝病毒在肠道增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末,我区法定传染谱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始终徘徊于第二、三位.处于文化、经济较落后的我区广大农村,甲型肝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传播,经常通过显性和隐性感染在人群中周转.为寻找我区甲肝毒株并进一步开展甲肝的防治工作,我们选择发生甲肝流行的李莪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首次从患者粪便中提取甲肝病毒(HAV),业经ELISA及IEM证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粪便及血清来源 对该村新发肝炎病人及密切接触昔采集血清和粪便,标本收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电镜法,检测上海市1988年初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期前的市售毛蚶。将毛蚶鳃和消化腺研碎,经酚-氯仿提取和乙醇沉淀法提取RNA,用~(32)P标记的pHAV(LB) 228甲肝病毒cDNA探针进行杂交。从7份毛蚶样品中检出一份甲肝病毒RNA阳性。另外将毛蚶鳃和消化腺的粗制悬液与甲肝病人恢复期血清孵育后电镜观察,看到形态大小一致的成堆病毒样颗粒,直径约为27mm,与甲肝病人粪便样品中所见病毒样颗粒相似。在7份毛蚶样品中还见到几种不同形态颗粒,大的病毒样颗粒直径可达45mm。  相似文献   

11.
蔡大川 《肝博士》2009,(5):16-17
甲肝是如何来的? 甲肝病毒是导致甲肝的病原体,而传染源就是感染甲肝病毒的人,包括急性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显性和隐性感染者均可随粪便排出甲肝病毒,排毒自感染后2~4周开始,至临床症状出现后2周或黄疸出现后1周消失。甲肝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甲肝患者和隐性甲肝病毒感染者的粪便中,经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甲肝通常呈散发,但在水源或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暴发流行。任何人都能被传染甲肝,尤其是儿童、孕妇和体弱者。已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甲肝都呈自限性。在流行期间,重症甲肝的发生率为0.1%~1%,极少转为慢性病…  相似文献   

13.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产树鼩口服5%甲肝病毒阳性病人新鲜大便滤波0.5ml,感染后 3~13天的动物粪便中可测出甲肝抗原,排毒持续 15~21天;用此抗原滴定5例甲肝病人双份血清有4倍以上的抗体升高,前者并能被甲肝病人恢复期血清中和;部分树鼩感染后15~45天出现转氨酶升高,食欲减退;感染2~16周的树鼩血清中可测出甲肝病毒抗体,滴度1:40~1:640,抗体阳转率78%,从感染树鼩粪便中分离的抗原为27nm的病毒颗粒,能被甲肝病毒抗体凝集;感染树鼩肝出现充血、水肿,颗粒和脂肪性变,枯否氏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流行广泛,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本文仅就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近况作一概述。诊断一、病原学及血清学诊断1.甲型肝炎:粪便中检出甲肝病毒(HAV)或HAV 抗原可作为诊断依据,但阴性者不能排除,该方法因需一定设备尚不能在临床普遍应用。双份血清检测抗HAV-IgG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可诊断为甲肝,但患者  相似文献   

15.
HAV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弄清甲型肝炎(甲肝)患者粪便排出HAV的持续时间,对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十分重要。据文献报道,甲肝患者粪便排出HAV的时间长达7周,但目前尚有争议。作者对本院收治的20例甲肝住院病人的粪便排出HAV的持续时间采用RT-P...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病毒的水平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功接种后的病毒水平传播。方法 在昆明市安宁县2个观察点筛选出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甲肝(HAV)抗体(抗-HAV)阴性的4-7岁儿童199人,按1:1.4比例分接种组(82人)和接触组(117人)进行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病毒的水平传播观察;另外,取接种者和接触者HAV检测阳性的粪便悬液上清,分别静脉接种于8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体内,观察粪便HAV毒力水平。结果 接种组接种后6周抗体阳转率为97.6%(80/82),接触组9周时抗体阳转率为13.7%(16/117),两组儿童肝功能均未见异常 种组和接触组的粪便HAV检出率分别为89.5%(34/38)和70.7%(53/75);以2株接种者粪便HAV和2株接触者粪便HAV感染的8只狨猴,均未检出血清酶升高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抗-HAV和2株接触者粪便HAV感染的8只狨猴,均未检出血清酶升高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抗-HAV阳转时间延迟且效价低。结论 H2株甲肝减毒活安全性及免疫原笥良好,疫苗病毒在人体内增殖活跃,且保持减毒性能稳定,能在人群中造成水平传播,但不会引发甲肝。  相似文献   

17.
按 seigl 氏法,用改进的半提纯法从16份早期甲肝患者粪便中检出一株甲肝病毒,其补体结合效价为1∶128。免疫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甲肝病毒颗粒被抗体凝聚。用此病毒检测了患者双份血清,7份恢复期血清的补体结合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的增长。对实验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10例典型甲型肝炎患儿的粪便提取到病毒抗原,从甲肝患儿恢复期血清提取到IgG,并使用直接电镜(DEM)、免疫电镜(IEM)、微量补体结合(MCF)、免疫粘连(IAHA)和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A)等方法对提取到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全面交叉鉴定,证实为甲肝病毒抗HAv IgG。在提取抗原的方法上,除用差速离心、聚乙二醇沉淀外,还用氯仿去脂,排除了粪便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保证提取到的抗原为特异性甲肝抗原。本文还讨论了IEM、MCF、IAHA和SPRIA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自从Feinstone应用免疫电镜法发现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抗原以来,有关甲肝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测定甲肝抗原、抗体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IAHA)及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Micro-SPRIA)。国内已有免疫电镜及IAHA检测甲肝抗原的报道。最近我们应用国产聚苯乙烯微量细胞毒试验板(4×10孔,上海塑料三厂出品)作为载体,自甲肝患者恢复期血清提取IgG,分别以~(125)Ⅰ或~(131)Ⅰ标记后,对4份甲肝阳性粪便抗原作固相放射免疫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病人和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粪-口传染,甲肝病毒由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为散发,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造成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