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56例SLE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结果:56例SLE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有46例可见异常,主要表现为肺部、心脏、胸膜和膈肌的浸润.结论:X线检查对SLE胸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病变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茂泉 《西部医学》2009,21(8):1376-137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病变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对112例临床诊断明确、有完整资料的SLE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征象进行分析,并提出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在112例SLE患者,胸部病变X线表现阳性者58例,占51.8%,常在肺、心脏、胸膜、膈中有三者以上同时受累。结论SLE患者胸部病变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SLE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下称SLE),X线报告不多,本文就我院1971~1983年经住院确诊的30例中符合中华医学会1982年SLE诊断(参考)标准的17例,从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作一分析,旨在引起X线工作者对本病出现的胸部X线表现加以重视。一、临床资料分析: 本组病例,女16例,男1例,其中20~40岁10例,临床主要表现有多脏器与皮肤损害,伴有间歇性低热,咳咳,乏力,四肢关节酸痛。其中组织器官受损分别为皮肤88.9%,肾82.4%,心脏占52.9%,肝脏75%。发热94.1%,四肢关节酸痛94.1%,有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胸部中表现据文献报道约35%患者有胸膜炎、胸腔积液。积液多为中小量积液,多为单侧和双侧性。肺X线可见片状侵润阴影,好发两下肺。也可为肺间质病变,X线见间质纹理增粗。本文搜集我院近10年71例SLE狼疮性肺炎患者的完整资料,因有时与肺部继发感染很难鉴别,故对其临床,着重X线征象作一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X线征象的认识及诊断。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胸部中表现据文献报道约35%患者有胸膜炎、胸腔积液。积液多为中小量积液,多为单侧或双侧性。肺X线可见片状浸润阴影,好发两下肺。也可为肺间质病变,X线见间质纹理增粗。本文搜集我院近10年71例SLE狼疮性肺炎患者的完整资料,因有时与肺部继发感染很难鉴别,故对其临床着重X线征象作一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X线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朱彬 《广东医学》1997,18(10):669-67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X线表现文献已有较多报道,但较系统地动态观察其X线改变的文献不多。本文就1990~1996年我院收治的82例SLE患者的临床及胸部X线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对例。年龄从15~65岁,平均24岁。病程从1个月至15年不等。1.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四肢关节疼痛、颜面及全身水肿,对例有面部典型“蝶样”红斑。豆.3辅助检查:M例找到W细胞,58例抗DNA结合率升高,大部分患者Ch、CHSO降低,并伴有伽、I钟、M改变。心电图检查阅例,正常者28例,其余表现为心肌劳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为31岁,SLE并狼疮肾炎病程分别为4年及12个月。2例患者均表现为干咳、静息时气促、急性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网状阴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F)均发现卡氏肺孢子虫,使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SMZ)治疗后,1例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另1例死亡,结论:必须警惕SLE患者出现快速进行性低氧血症及Ⅰ型呼吸衰竭时PCP发生的可能性;SLE并发PCP病死率很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PCP易复发,必须给以足够疗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易侵犯皮肤、肾脏、关节、呼吸、心血管等系统。我院自1968年7月至1989年6月止收住SLE患者127例,其中有肺、胸膜损害者60例,占47.2%。本文对其作一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SLE的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都有X线胸部检查结果,并除外呼吸系统感染及其他病变,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和体征。60例中,男6例,女54例,男:女=1:9。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侵犯结缔组织的全身性疾病 ,常侵犯肺脏。常规X线胸片及普通CT检查对该病轻度及早期肺部改变敏感度不高 ,不能准确了解SLE肺部病变情况 ,而高分辨率CT(HRCT)则对其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高。为进一步认识HRCT在SLE肺部病变检测中的作用 ,我们回顾分析我院 4 2例临床确诊为SLE的患者的肺部HRCT表现 ,且与其普通CT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 2例 ,男 3例 ,女 39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6 .2岁 ,男女比例为 1∶13。病例均为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12月住院患…  相似文献   

10.
王萍洁  董呈钢 《广东医学》1997,18(11):777-77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且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其临床经过亦有一定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SLE伴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现将我们收治的23例住院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SLE伴心包积液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12-45岁(22±8.5岁);病程3个月-8年。均符合SLE诊断标准[1]。根据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至中等量心包积液20例,大量心包积液3例(其中2例以急性心包炎收入住院)。1.2心包积波与肾脏损害的关系:23例患者中,I6例为先有肾脏损害,在肾脏损害2-7年后出现心…  相似文献   

11.
许多资料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损害屡见不鲜但缺乏特征性,往往诊断困难。现对65例SLE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情况。方法对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心脏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SLE患者57.1%具有心脏损害,其中34.6%患者具有临床心脏病相关症状,可累及心脏的各个部位,以心包炎最常见。结论SLE伴心脏损害多属无症状型。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等检查.能够发现早期及亚临床心脏病变,制定适当治疗措施,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许多临床、放射学和病理学资料表明,肺部损害比较常见,且有一定重要性。现将我院1963年4月至1978年10月间住院的130例SLE患者的肺部表现加以分析和讨论。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有皮肤、内脏损害,狼疮(LE)细胞阳性和/或抗核抗体阳性,皮肤活检阳性;(2)无皮肤损害,但有多脏器损害,且LE细胞阳性和/或抗核抗体阳性;(3)有多脏器损害,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SLE患者有肺部症状、体征或X线胸片有阳性发现者为肺部损害。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多系统胶原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的间质和血管。临床及X线表现为多样性,其引起的肺胸膜改变是鉴别其它胸腔疾病的诊断难题。 1 一般资料 我院近年来根据1982年中华医学会风湿专题会议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确诊的320例中,110例有胸部X线片,有2次以上者74例,其中12例有4次以上胸片和两年以上随访时间,4例达10年。作者对  相似文献   

15.
许多资料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胸部损害屡见不鲜但缺乏特征性,往往诊断困难。现对65例SLE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5例中,男6例,女59例,女性占全组的90.7%。年龄9-65岁,其中16-45岁52例(80%)。本病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本组65例在末梢血中均查到LE细胞,其中有5例合并皮肤病,已经病理证实;有2例剖腹探查见胃肠道全部受累。胸部症状和体征见表1;各系统及器官损害情况见表2;胸部X线表现见表3。  相似文献   

16.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脏表现甚为常见。我院1984~1990年收治56例中,30例(53.6%) 伴有心血管病变,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0例均为女性,年龄12~54岁,病程1月~15年,均符合1982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制定的SLE诊断(参考)标准〔1〕,并除外其它病因所致心血管病变。二、临床表现: 1.心包炎4例:均经心脏X线及超声检查证实有心影形态变化及心包积液。除1例闻及心包摩擦音外,皆表现为无痛及临床安静型。心电图示窦性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50~70%累及胸膜或肺,为提高对SLE胸部病变X线表现的认识,将我院近年来49例有胸部X线改变的SLE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复习20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着重提出该病的胸部X线特征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1988-1998年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疮患者20例,分析其治疗前后胸部各种特征性的X线表现。结果:心脏有异常增大改变的8例,肺部有异常阴影18例,胸膜增厚和/或胸腔积液16例,结论:SLE的心脏大血管、肺、胸膜X线改变可出现在临床症状与体征之前,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胸部X线特征,对协助临床正确诊断与治疗,估计预后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院(包括住院部和心血管病研究所)近7年共收治1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心脏损害者120例,占67.4%,现将此120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78例SLE患者均符合1982年ARA修订的关于SLE的诊断标准,其中120例有心脏损害,其诊断标准为:①临床表现:奔马律,心前区Ⅱ级及以上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及急、慢性心力衰竭;②超声波:心脏内径增大和/或心包液;③X线:心影增大,肺水肿征;④心电图:严重心律失常,典型心室肥厚及心肌梗塞。具备以上四项中一项或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可确诊。120例中男16例,女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弥散量(DLCO)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间质性病变(ILD)的意义。方法对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一氧化碳弥散量检测,并与X线胸片、肺部高分辨CT(HRCT)结果相比较;同时测定80例正常人的DLCO和X线胸片作为对照。结果 DLCO(以一氧化碳弥散吸收率<80%为标准)、X线胸片和肺部HRCT在SLE中检测到ILD的比率分别为45%、17%和35%。而正常人的一氧化碳弥散吸收率≥80%,X线胸片均正常。结论 DLCO和HRCT是检测SLE患者ILD的敏感方法,尤其是DLCO敏感性高、不受X线辐射、对ILD损害程度可进行量化、操作简单、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因此DLCO测定可作为早期监测SLE患者ILD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