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结转移是确定早期胃癌病人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其与癌细胞的粘膜下侵犯明显相关,但淋巴结转移状况与粘膜下侵入深度的关联尚不明了。兹报告这方面的研究结果。研究对象是118例侵入粘膜下的胃腺癌病人(均已接受治愈性切除术)。对肿瘤大小、粘膜下侵犯深度、组织学及肉眼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和解剖层面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118例中16例(14%)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明显相关。胃周淋巴结转移率和胃外淋巴结转移率,肿瘤<1cm。者均为0%;肿瘤1~4。m者各洲和l%;肿瘤>4cm者各46%和15%。淋巴结转移率也与粘膜…  相似文献   

2.
有1.7%~70%的粘膜癌有阳性淋巴结,7.4%~20.9%的粘膜下癌有阳性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为94%,而有阳性淋巴结者仅为67%。作者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肉眼形态,损害的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制定了预测早期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准。1979~1991年间,1470例早期胃癌病人在札幌Kosei综合医院外科作了治愈性胃切除术和淋巴结廓清。68例作了D1廓清,1402例作了D2廓清,廓清淋巴结数D1为12.0±4.6,D2为23.0±6.8。男961例,平均年龄58.4岁;女509例,平均年龄56.9岁。观察记录切除…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较少有淋巴结转移 ,罕也见有血源性 ,治疗策略不同 ,有内镜粘膜切除至有限的切除 ,后者应了解淋巴结转移的范围 ,尚需区分粘膜癌肿 (M)伴有或不伴溃疡 ,以及不同的粘膜下 (SM)肿瘤浸润 ,作者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并从中找出合适的相应治疗策略。取日本 Kumamoto大学医院第二外科等单位于1980~ 1995年收治的 2 117例胃癌切除病例进行分析 ,凡属粘膜和粘膜下肿瘤均列为早期胃癌 ,计 10 5 1例 (49.6 % ) ,重点分析该类病例。按肿瘤的肉眼形态分为隆起、平坦和凹陷型 ,组织病理学上将乳头状和管状腺瘤列为分化型腺癌 ,而将分…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有几个系统,但其相对价值并不明确。作者比较了胃癌淋巴结状况的五个不同的分期系统,提出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简化分类法。1985.1~1994.12间,886名胃癌病人在作者单位作了D2或更广泛的淋巴结廓清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男584例,女302例)。其中723名病人(81.6%)作了治愈性手术。按照韩国胃癌研究会的定义,治愈性手术包括无远处转移、两侧切缘无残余肿瘤,T3或完整切除T4,无肉眼残余肿瘤,D2或更广泛的淋巴结切除。对每名病人均作了淋巴结切除地形图,包括淋巴结侵犯数和特殊位置的未侵犯淋巴结数。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基础上决定早期胃癌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胃癌只要做恰当的胃切除,病人的5年存活率可超过90%。作者分析了1979~1996年间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院外一科612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术前和术中评价,主要的淋巴结转移,以确定和使用新的最恰当的治疗。全部病人均作DI和DZ胃切除,少数作D3胃切除。肿瘤肉眼分成三型;隆起型,扁平型或凹陷型。在组织学上,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归为分化腺癌,分化不良腺癌和印戎细胞癌归为未分化腺癌。47例为多灶性早癌损害。结果发现,早期胃癌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7%。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体积和侵犯深度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但…  相似文献   

6.
有关侵犯上皮,粘膜肌层(MM)或粘膜下层(SM)的表浅型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对策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作者研究了肿瘤的肉眼形态,肿瘤侵犯的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治疗表浅型食管癌的对策.材料和方法:1979~1992年间共206例原发性胸段食管癌病人在作者所在单位作了食管切除术.其中33例(11%)表浅型食管癌病人作了食管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3例侵犯上皮,6例侵犯粘膜肌层,24例侵犯粘膜下层.全部病人均作了区域淋巴结清扫,包括食管旁,气管旁,隆凸下,贲门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数为12~67枚,平均26.2枚.根据内窥镜的肉眼所见将肿瘤分成二型:(1)隆起型;(2)扁平或无隆起表现的凹陷型.隆起型肿瘤及分成二型:单纯的隆起型肿瘤(Ⅰ和Ⅱa型),既有隆起又有凹陷表现的肿瘤(Ⅱa十Ⅱc).非隆起型肿瘤亦分成二型:扁平型(Ⅱb型)和单纯凹陷型(Ⅱc和Ⅲ型).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将MM和SM分成三个类型:MM1指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MM3指肿瘤接近或穿透到粘膜肌层,MM2介于二者之间.SM1指肿瘤穿透粘  相似文献   

7.
1963~1993年间共有2265例早期胃癌(EG)病人在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作了手术,其中1196例标本证实为单一的粘膜内癌。发现43例(35%)粘膜内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分布为:第一站淋巴结转移(nl)对例(72%),第二站淋巴结转移(n2)7例(16%),不明5例(12%)。作者研究了与淋巴结转移可能有关的8个临床病理学因素,每个因素再分成2或3个亚组:年龄57岁以下或57岁以上(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7岁);性别;原发肿瘤的部位:C区(胃上1/3),M区(胃中1/力或A区(胃下1/3);肉眼类型(隆起型或凹陷型),肿瘤直径>30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于2013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4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早期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是否有脉管神经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4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0.14%,其中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43%(1/70),黏膜下层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7.95%(14/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体类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有脉管神经侵犯情况与其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有脉管神经侵犯是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有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术前正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及判断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日本福罔九州大学医院第二外科部在1965年~1987年期间接受胃切除手术治疗的423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就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与同期接受手术的1196例进展期胃癌作对照分析.全组病例均根据日本外科学和病理学胃癌研究常 规对切除的胃癌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类.早期胃癌只限胃部病变侵犯的深度在粘膜层或粘膜及粘膜下层.胃癌早期检出在日本多数医院在20~40%,早期胃癌病人五年生存率大于90%,而对照组仅30~60%.根据淋巴结清除范围的不同,将胃切除术分为R.(第一站淋巴结不完全切除)、R_1、R_2和R_3,术后一个月内,早期胃癌组死亡2例(0.5%),而进展期胃癌组死亡20例.用IBM 4381型计算机BMDP统计学分析,BMDP,P4F和P3S程序作卡方检验.用Mann Whitny试验将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资料作对照分析,BMDP PIL程序Kaplan-Meier方法和Wilcoxon试验分析生存率和生存曲线.还用BMDP P2L程序和Cox回归分析法作多变量等校正.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EGC)是指侵犯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胃癌,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超过90%。EGC可分为黏膜癌和黏膜下癌(SMGC),淋巴结转移在黏膜癌少见,但黏膜下癌转移率约为15-2%~23-8%,有报道黏膜下癌直径大于4cm或为弥漫型并有血管侵犯时,淋巴结转移常见,从而使生存率下降。早期胃癌除淋巴结转移外,其它部位的转移少见,因此原发肿瘤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可治愈此类患者,但根治性切除后偶有复发,且复发多为血源性转移而非淋巴结转移引起。因此有必要阐明黏膜下癌血源性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本…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预后差。作者研究了影响手术切除后胃腺癌病人结局的几个临床病理学变数。1979.1~1994.12,321例胃腺癌病人作了手术,手术死亡24例,其余297例平均随访7.8年。男195例(65.7%),女102例(34.3%),平均年龄61.9岁(30~88)。208例(70.0%)作次全胃切除术,78例(26.3%)作全胃切除术,11例(3.7%)作近侧胃切除述。总的5年存活率为38.9%。在统计学分析中,存活相关因素有体重减轻,腹块,咽下困难,胃切除术类型,切除目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3cm,胃壁侵犯程度,淋巴结侵犯程度,肿瘤分期。仅发现…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消化道肿瘤之首,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胃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和其他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明显增加。目前,对早期胃癌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有内窥镜下黏膜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等。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是影响胃癌病人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淋巴结的微转移,进一步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了解淋巴结微转移与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的关系,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了35例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早期胃癌,97%早期胃癌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14.3%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且粘膜下癌转移率为33.3%。作者认为,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只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者,才能称为早期胃癌。故对粘膜和粘膜下胃癌需行包括周围淋巴结扩清的胃癌根治术。并认为对这种癌只做内窥镜等局部切除手术应慎重为宜。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胃癌手术后死亡的原因和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10年无病生存率约为90%,但切除手术后仍有一部分病例出现复发。作者复习意大利7家医院于1974~1987年所手术治疗的172例早期胃癌资料,临床病理分析均按日本胃癌研究学会(JRSGC)制定的标准。28例上1/3胃癌均行全胃切除、脾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术。53例下2/3胃癌行全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1例还切除了脾脏。余91例下2/3胃癌行胃次全切除和D0-1淋巴结清扫术,切缘距肿瘤至少2cm。结果(一)死亡原因分析在172例手术病例中,经平均13年的随访达141例,其中7例死于手术(手术死亡率4.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行CD44v6免疫组化检测,对清扫的常规HE染色阴性的782个淋巴结行CK20免疫组化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对CD44v6在原发灶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深度等的关系,以及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4例早期胃癌患者23例CD44v6染色阳性,6例14个淋巴结内有微转移。23例CD44 v6表达阳性的患者中4例(17.39%)发生微转移,31例CD44v6表达阴性的患者中2例(6.45%)发生微转移。结论: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深度相关。CD44v6染色阳性与肿瘤直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侵犯深度相关。原发灶CD44染色阳性与淋巴结微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早期胃癌(BGC)是指侵犯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胃癌.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超过90%。EOS可分为黏膜癌和黏膜下癌(SMGC).淋巴结转移在黏膜癌少见,但黏膜下癌转移率约为15.2%-23.8%,有报道黏膜下癌直径大于4cm或为弥漫型并有血管侵犯时.淋巴结转移常见,从而使生存率下降。早期胃癌除淋巴结转移外,其它部位的转移少见,因此原发肿瘤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可治愈此类患,但根治性切除后偶有复发,且复发多为血源性转移而非淋巴结转移引起。因此有必要阐明黏膜下癌血源性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本探讨胃黏膜下癌的预后因素及合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癌侵犯深度及可切除性的超声内镜判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EUS检查对胃癌侵犯深度及可切除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胃癌患者行EUS检查,其中83例行手术治疗,其余29例未行手术。比较EUS和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结果:EUS判断胃癌侵犯深度的准确率为85.5%(71/83),其中早期胃癌13例,8例判断正确,进展期胃癌70例,63例判断正确。EUS判断胃癌能否手术切除的准确率为85.7%(96/112)。结论:EUS在判断癌侵犯深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也能够为术前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低侵袭性治疗方法是现在许多外科领域的趋向。日本早期胃癌病人发现率较高,对早期胃癌行D2(2/3胃切除及1、2站淋巴结清扫)成为常规术式。一些报告证实DZ术式可提高部分病人生存率,但有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大多数早期胃癌病人并无淋巴结转移,因此,广泛胃切除和扩大淋巴清扫不一定必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广泛的淋巴清扫并不能提高早期胃癌病人的生存率。此研究旨在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在此基础上探讨局限性胃切除术的适应证。日本Totion大学医院第一外科1968~1992年25年间有890例早期胃癌病人(粘膜内癌441例,粘膜下…  相似文献   

19.
局部胃切除是胃壁内肿瘤,如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标准治疗,有时也用以治疗其他的良性疾病,本文作者前瞻性的研究了局部切除和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胃癌的结果。东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在1996.9~1998.ired对8例男性单个胃癌病人作了局部切除和淋巴结切除。患者年龄26~84岁。手术指征是直径<4cm的粘膜胃癌。术前作内镜检查,在损害边缘外侧大约2cm处的胃粘膜放几个夹子,在这些位置作活检,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无癌细胞。之后作淋巴结切除。根据肿瘤部位和胃的淋巴引流确定廓清区域。将廓清区域的淋巴结作术中冰冻切片分析,对位于其他位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112例早期胃癌病人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 多因素分析示,年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脉管内瘤栓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分层分析示,年龄<60岁、侵犯黏膜下层、分化不良且合并脉管内瘤栓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 年龄、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脉管内瘤栓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肿瘤局限于黏膜内、分化型且无脉管内瘤栓者可行单纯内镜下切除,具有以上高危因素者,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加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