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来酸罗格列酮片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小杯法,盐酸溶液(9→1000)作溶剂,转速50r·min-1,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6%,溶出大于标示量70%.结论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种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费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A组予盐酸罗格列酮片,B组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均为4 mg,po,qd。观察16 wk,比较2组疗效与费用。结果16 wk后,2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罗格列酮总费用合计为336元,B组为1 243.2元。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近,但费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杜光 《医药导报》2001,20(12):780-781
4 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4 60 0例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 ,显示罗格列酮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4 .1 单一治疗 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类型与安慰药相似 ,没有与药物相关的低血糖、肝毒性、乳酸酸中毒或胃肠道副作用的证据。主要的不良反应都是轻微的 ,由于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比例罗格列酮组 ( 6.3 %~ 7.8% )与安慰药组( 8.2 % )相似。罗格列酮组有轻微的体重增加 ,这与血糖控制的改善相一致。用罗格列酮 4或 8mg·d 1,持续 5 2周以上 ,平均增加体重 1.75或 2 .5kg ,与其他降血糖药物如磺脲类或胰岛素的作…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治疗2型糖尿病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分别就其作用机制、药理作用、药动学特性、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作一概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临床疗效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2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损害。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针对糖尿病病因 ,因而无法实现血糖的长期控制。罗格列酮则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并改善B细胞功能 ,从而持久稳定地控制糖尿病。本文概述了罗格列酮的降糖机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罗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先合成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苯甲醛,然后与2,4-噻唑烷二酮缩合,氢化制得罗格列酮,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以2-氯吡啶计总收率为36.2%,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综述罗格列酮的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均值变化的比较,发现该药与其他抗糖尿病药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对只接受过饮食疗法的病人的效果优于接受过其他抗糖尿病药治疗的病人;另外,该药的不良反应轻微,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来酸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根据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其可引起面部和下肢水肿、贫血、肝损害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是新型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单药应用引起低血糖尚未见报道.2005年2月我院发现罗格列酮所致低血糖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复方角度出发,探索和评价复方罗格列酮对单用罗格列酮导致副作用的消除情况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正常大鼠模型,经药物干预后,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并考察了药物对血容量,肾、心功能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 13.0对进行了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罗格列酮降低了HCT、ALB、ALD含量,影响电解质浓度,最终导致水肿,而复方RSGF组无上述现象出现。结论罗格列酮可导致水肿的副作用,而复方罗格列酮可能通过调节ALB及ALD的含量而避免副作用的产生。本研究为该复方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比较索他洛尔与美西律对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6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双盲随机试验,分为Sot量与Mex组。结果:Sot组总有效率为83.33%,Mex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Sot与Mex对室性早搏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炎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吉非替尼(gefitinib)自2003年开始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来,已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一种重要药物。国内,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肺癌诊疗指南中,吉非替尼也被列为Ⅲ_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可选药物。但间质性肺炎是吉非替尼罕见且可以致命的不良反应,现报道1例肺癌病人口服吉非替尼后致间质性肺炎病例。  相似文献   

13.
缩宫素致腹泻一例  相似文献   

14.
国内42年文献源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资料。方法 :对个人呈报的ADR报告 ,参照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指定的原则列入分析文献源 ,ADR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药物ADR分类方法分类 ,我们收集了国内 4 2a文献源抗糖尿病药物的ADR资料 ,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男性、女性数量相当 ;从年龄结构来看 ,ADR发生集中于 4 5~ 74a年龄段。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是以代谢和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紊乱、胃肠系统损害为主 ,其中除胃肠系统损害主要由阿卡波糖引起外 ,其余以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占绝大多数 ;抗糖尿病药物的ADR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亦有相当数量的ADR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 ,其中以格列本脲和苯乙双胍引起的ADR预后较差。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ADR涉及系统广泛 ,有些后果严重 ,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沙利度胺(thalidomide),别名酞胺哌啶酮、反应停,1957年德国批准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改善睡眠和早孕反应,1961年发现,沙利度胺可引起婴儿海豹肢畸形,导致该药迅速撤出市场。40年后,美国FDA批准了沙利度胺治疗瘤样麻风。我国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于2002年获得批准文  相似文献   

16.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早搏10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和针剂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分口服给药部分和静脉给药部分。将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早搏>4 000次、符合入选标准受试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随机、空白对照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剂或针剂,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室性早搏的变化和安全性各项指标。结果:口服组中试验组总有效率68.8%,对照组总有效率33.0%,2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静脉组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2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试验组24 h室性早搏数均明显减少,心悸、胸闷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和针剂均可有效减少冠心病病人的室性早搏次数,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奈达铂化学治疗出现急性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奈达铂(nedaplatin)化学名称为顺-二氨基甘醇酸铂,是第2代有机铂类抗癌药物,1995年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制,国内则于2000年由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仿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其抗癌机制与顺铂(cisplatin)相同,以与顺铂相同途径抑制DNA的复制,其溶出度大约是顺铂的10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为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由于其降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在临床广泛应用。该药引起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的报道不多,较其他他汀类少。现将我科最近遇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plasma level and antiarrhythmic effect of lorcainide (R 15889)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15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VPB). Therapy was initiated with an intravenous dose of 1.9 mg/kg given over 10 min, followed by a constant infusion of 0.18 mg/kg/h for 24 h. In 8 patients the corresponding doses were increased to 2 mg/kg and 0.27 mg/kg/h. After the intravenous doses patients were treated orally with 100 mg tid for 6–7 days. The two dosage regimens were selected so as to achieve theoretical steady-state plasma levels (css) of 200 and 300 ng/ml, respectively. The combined intravenous treatment approached (181 ± 6.8 ng/ml and 273±28.5 ng/ml, respectively) the desired css within 2 to 4 h. During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minimal plasma concentrations following the lower intravenous dose (184±18 ng/ml) were significantly (p=0.0001) lower than after the higher intravenous dose (264±20.5 ng/ml). The dealkylated metabolite of lorcainide was not detectable after the intravenous doses, but it accumulated during oral treatment, when its concentration exceeded that of the parent compound. In 5 of the 7 patients receiving the lower dose VPB were effectively reduced. However, in only 4 of the 8 patients on the higher dosage schedule could a significant antiarrhythmic effect be demonstrated. In addition,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6 of the subjects.Supported by the Robert Bosch Foundation, Stuttgart/Germa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