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合并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修涛  黄庭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503-250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34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例患儿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者77例(32.9%).重度窒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儿(P<0.001).与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早产儿、过期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和(或)颅内出血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他系统并发症者(P<0.001).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窒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77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中,在生后第1、2、3、4周发生出血的例数构成比分别为51.9%、33.8%、11.6%、2.6%.结论:重度窒息、早产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合并HIE和(或)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窒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生后头2周,尤其是第1周窒息新生儿最易出现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7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儿、高出生体重儿的室息发病率均高于足月儿。结论: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儿、高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严密监测临产产妇,推广复苏技术,提高产科技术,做好药物及器械的准备,加强产、儿科、麻醉科及血液科的通力合作,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唐龙国 《现代康复》1998,2(10):1050-1051
目的:为统计分析东营市正常出生儿体重。方法:对我国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市从1990年至1994年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3461例出生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婴6711例,平均体重3430±436g,女婴6750例.平均体重3306±425g,P>0.05.无明显差异。职工子女体重大于农民子女,P<0.05.有显差异。本组低出生体重儿占16%,巨大儿占70%,较献报道5.3%高。同时发现低出生儿孕周39±2周,女婴明显多于男婴.农民发病率(2.4%)高于职工(1.5%)。巨大儿孕周40±1周,职工(7.2%)高于农民(4%)。男婴明显多于女婴.P<0.05.有显差异。结论:说明改善营养对增加新生儿体重的重要性。本组体重高于美国、新加坡、上海、武钢等新生儿体重,与油田职工营养、生活条件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2例,给予早产儿体温管理、呼吸管理、营养管理、预防感染、严密监护等措施,观察早产儿入院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收治新生儿的26.78%,极低体重儿占低出生体重儿的38.09%;主要并发症有呼吸系统疾病(45.24%)、生活能力低下(30.95%)、窒息(14.29%)、肺炎(35.71%)、败血症(9.52%)、高胆红素血症(33.33%)等;新生儿期存活41例,死亡1例,占低出生体重儿的2.38%。在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系统的临床管理对提高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存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可积极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钱敏  林建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0):1599-1600,1602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心肌酶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例围产期窒息患儿进行脐动脉血心肌酶谱、新生儿外周血心肌酶谱和肾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围产期窒息患儿脐血和外周血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较正常新生儿的显著升高(P<0.05),且外周血的升高更明显(P<0.01)。围产期窒息患儿外周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且肾功能受损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P<0.05)。早产窒息儿较足月窒息儿更易发生肾功能损伤(P<0.05)。结论围产期窒息患儿早期进行心肌酶学和肾功能检测,对相关异常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366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对1997年~1999年在汾阳医院出生的3863例活产儿中36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9.5%,新生儿死亡37例,因窒息死亡24例,占死亡总数的64.8%,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前三位原因是胎盘功能不全、脐带、产程异常。本组资料 产儿窒息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32.4%,故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儿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道管理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简称特殊婴儿)的影响。方法:对778例特殊婴儿实施消化道管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死亡21例(2.7%),放弃治疗21例(2.7%),其余均达到出院标准。结论:消化道管理是特殊婴儿得到充分营养供给的基础,是喂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岳秋征 《全科护理》2020,18(4):449-451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出生后3个月、6个月智力发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身长和体重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身长和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降低并发症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 全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低体重儿由我所统一管理,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在2~2.5kg者发生率最高,早产儿也达到了71.11%。造成新生儿低体重的原因可能与父母的生育年龄、文化、职业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等有一定的关系。胎儿因素:双胎占了21.11%。结论 提高父母优生优育理念,改善工作环境。合理营养,母亲怀孕期间保持身体健康,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40%;其中窒息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0.84%,11.36%,11.22%;呼吸道感染的构成比为66.31%,居首位;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2%。结论 医院感染的高危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提示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应积极监控高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窒息新生儿要做好吸痰及防感染,以控制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g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χ2=9.78,P〈0.05;χ2=18.81,P〈0.01)。②阴道分娩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χ2=13.21,P〈0.01);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χ2=21.30,P〈0.01)。③围生期窒息和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围生期窒息、机械通气等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可有效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颅脑B超可做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筛查、早期诊断和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住院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血小板数(PLT)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①早产儿凝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低下,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显著;②按窒息缺氧程度分组,窒息程度越重凝血功能越差;③颅内出血患儿早期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颅内出血患儿足月与早产儿组凝血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动态监测围产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几凝血功能指标,对颅内出血早期及窒息缺氧程度乃至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3~2007年的204例住院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2.03%,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产科因素以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多胎妊娠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新生儿感染、窒息、早产,防止孕期并发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1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同期120例非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资料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结果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早产、难产、窒息、新生儿生后用多巴胺、APTT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新生儿体重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完善产妇孕期保健,避免孕期合并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挤压脐带(UCM)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1 000名剖宫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利用UCM方式将脐血输给新生儿分为实验组(n=428,含124名早产儿与304名足月新生儿)与对照组(n=572,含136名早产儿与436名足月新生儿),比较两组中足月与早产新生儿窒息情况、出生后3 d血红蛋白(HGB)水平、红细胞压积(PCV)、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 0. 05);实验组HGB、PCV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P <0. 05);实验组中足月与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贫血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均> 0. 05);对照组中早产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P均<0. 01),足月与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相近(P> 0. 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实施UCM给新生儿输血,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贫血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尤其对早产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苏青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61-26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 2 8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 ,分析孕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行臀牵引术分娩者最高 ,发生率 5 8 33% (14 / 2 4 ) ,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的 0 14 % (4/ 2 918)(P <0 0 5 ) ,其次为胎吸助产 ,剖宫产分娩。结论 :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Recent advances in neonatal pharmacotherap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provide commentary and reviews and brief discussions in controversial or innovative recent advances in neonatal pharmacotherapy. To discuss cutting edge drug delivery systems that may become useful in neonatal drug delivery in the future. DATA SOURCES: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searches of MEDLINE (1990-October 2005), key articles in the authors' files, and in some cases, through data generated and/or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of a particular topic. DATA SELECTION: Article selection and relevance to the topics under discussion was determined by individual authors. DATA SYNTHESI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ddressed in this review include the use of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including a simulated amniotic fluid preparation containing these growth factors for neonates with selected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erythropoietin for neuroprotection following perinatal asphyxia, drug therapy 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evaluation of advances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neonates and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N) of the newborn. CONCLUSIONS: Despite being over 30 years old, the practice of neonatology is as much of an art as a science. Advances in the basic science research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use of pharmacologic agents in the premature and full-term neonate including drug disposition pathways. Expanding our knowledge on issues such as physiology of hematopoietic factors, the pharmacologic responses of conditions such as PDA and PPHN, and newer technologies for drug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other pharmacologic responses in the neonate are v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and efficacious treatments for neonates. Many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and every clinician must make an effort to contribute to th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harmacotherapy i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早产发生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淑荣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073-1075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早产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并对其分娩方式、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前置胎盘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而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臀先露及双胎妊娠亦是引起早产不可忽视的因素。孕龄小死亡率明显升高,特别是孕龄〈32周者,高危因素愈严重早产儿死亡率愈高。阴道分娩者早产儿死亡率高。结论:早产因素多且复杂,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且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床旁超声对1400例新生儿(男752例、女648例;早产儿1050例、足月儿350例)在出生后3d内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1050例早产儿颅内出血166例,患病率15.81%,其中<32周的早产儿100例(60.2%)、≥32周的早产儿66例(39.8%)。350例足月儿颅内出血38例,患病率10.86%,其中<40周足月儿27例(71.1%)、≥40周11例(28.9%)。早产儿颅内出血患病率高于足月儿(χ2=5.17,P<0.05)。752例男新生儿中出血患儿113例(15.0%),648例女新生儿中出血患儿91例(14.0%),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新生儿颅内出血类型:166例颅内出血早产儿脑室出血155例(93.4%),脑实质出血11例(6.6%);38例颅内出血足月儿脑室出血35例(92.1%),脑实质出血2例(5.2%),硬膜下出血1例(2.6%)。早产儿和足月儿在出血类型和脑室出血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中,141例(69.1%)有明显异常围生史,其余63例(30.9%)无明显异常围生史。结论低胎龄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较高,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及异常围生史,应进行常规筛查。床旁超声检查能够为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并且便捷、无创、易于随访,应作为筛查、监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消化道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消化道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87例HIE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度窒息儿、早产儿、低体温儿较轻度窒息儿、足月儿、体温正常儿合并消化道损害的发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早喂养可加重消化道损害。结论 新生儿HIE并胃肠道损害是缺氧、早产、低体温、喂养不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