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及常规法测定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脑血管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客观指标 ,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脑功能硬化 ,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血液稀释对血液粘度的影响,进而探讨血液稀释对。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价值,我们对献血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包括全血粘度(高、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1 材料与方法1l 观察对象随机选取55例义务献血员,其中男性32例,年龄35~5岁;女性23例,年龄35~45岁。献血量200ml。献血前后无用药史。血压、血红蛋白、血浆谷丙转氨酶均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爱滋病抗体、梅毒抗体检测均阴性,符合献血各项指标。12 方法献血前1~3个月和献血后1~3个月,分别抽取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血8m…  相似文献   

3.
常明 《中国医疗前沿》2013,(3):85-86,115
目的检测高原地区常住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合高原地区健康人群全血粘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严格选择进行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依据高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选取男性红细胞压积为0.43L/L和0.53L/L者各50例、女性红细胞压积为0.37L/L和0.47L/L各50例,分为4组,将男、女各两组5个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男女各压积组不同切变速率下的全血粘度的平均值及标准差。结果全血粘度各切变率检测值的高低与红细胞压积值的高低一致,由此可根据高原地区男性和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范围组的全血粘度值推算出高原地区健康人群全血粘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根据检测得到的高原地区男性和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的上限和下限所对应的全血粘度值作为我们建立的全血粘度参考值的上限和下限,其结果如:男性1S-1是17.79-24.38,10S-1是6.10-8.67,60S-1是3.99-5.84,150S-1是3.51-5.17,200S-1是3.40-5.04;女性1S-1是15.61-21.64,10S-1是5.55-7.62,60S-1是3.61-5.01,150S-1是3.27-4.44,200S-1是3.16-4.32。结论高原地区健康人群全血粘度参考区间的建立,为本地区利用同类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对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兰州地区100名健康人(男50名、女50名)血液粘度诸参数正常值的测定与分析。受试者年龄为18~35岁,采用ELD型锥板旋转式粘度计。用8种不同的切速率(1.92秒~(-1)~384秒~(-1))测定血液粘度值。用一种切速率(384秒~(-1))测定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的测试采用离心法。从测试结果中知,男性血液粘度值高于女性,男性红细胞压积也高于女性。男、女性血浆粘度值无显著差异。从分析结果中得出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呈线性关系,并分别推导出了男、女性红细胞压积与血液粘度的回归方程。论证了人血确属非牛顿流体中的Casson流体,推导出了Casson流体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5.
任爱琨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24-1725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54例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全血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和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但两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滞血症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血脂与高凝、高粘度血症均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 2 5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12 7例脑梗死患者和 5 3例建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外 ,观察组急性期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2 )观察组恢复期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3)观察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和对照组.对3组进行血液检测,对各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及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检出率为76.7%,缺铁性贫血组检出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液检查应用在贫血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艾隽  高越  杨秀斌 《新疆医学》2004,34(5):19-20
目的观察香丹与黄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3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治疗后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香丹、黄芪注射液可使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成年人静脉血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参考值,并比较性别、地区的差异。方法按随机化原则对该地区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男2670人,女1290人,共3960人)采集静脉血,使用迈瑞BC—2000型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参数进行检测,并与对照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血红蛋白浓度男性为129~218g/L,女性为119~193g/L;红细胞计数男性为3.46~8.08×1 012/L,女性为3.23~7.76×1012/L。结论 RBC、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计数男性均高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及海拔高度的健康成年人的HGB、RBC均有显著性差异。经本次调查分析,初步建立了嘉峪关市健康成年人静脉血HGB和RBC的地区参数。  相似文献   

10.
对4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乾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肺心病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及血沉等6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分析表明,血液粘度增高呆损害多脏器功能。红细胞压积增高与心损害呈正盯关。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藻酸双酯治疗。对降低血液粘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海洛因依赖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液流变仪测定吸毒组及正常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数值.结果吸毒组RBC、HCT、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Hb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增高对吸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抗血液流变学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甲亢患者138例外周血象红细胞、血红蛋白关系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年以上甲亢患者外周血象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分别高于正常的原因和相关关系。方法采用KX-21血机检测138例患甲亢病2年以上患者外周血象: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并与5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红细胞单项高于正常的女性有31例,红细胞总数(5.66±0.48)1012g/L;男性有13例,红细胞总数(5.98±0.62)1012g/L;红细胞单项高于正常女性有75例,血红蛋白(160±0.21)g/L;男性19例,血红蛋白(168±0.36)g/L。结论138例甲亢患者服药2年以上产生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别高于正常,而红细胞比积正常,原因在于服药后对一些器官刺激使红细胞增多及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导致比例异常。  相似文献   

13.
157例健康人和65例 AICVD 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对照,除血沉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凡50岁以上男性,红细胞压积大于48%,聚集指数大于1.50;女性,红细胞压积大于44%,聚集指数大于1.43者,可作为AICVD 的发病先兆之一。为预防 AICVD 的发生,作好病情判断、疗效观察、予后推测、对中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者775例,其中男536例,女239例,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四项主要指标减低分布中,女性白细胞减低率4.18%,男性1.31%;女性血红蛋白减低率4.60%,男性1.68%;女性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率明显高于男性。四项主要指标增高分布中,男性红细胞增高率5.60%,女性2.09%;男性血红蛋白增高率5.04%,女性1.67%;男性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为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韩叶光  符生苗  蔡俊宏  符克英  王茹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70-1270,1295
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血清铁参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74例慢性肾衰患者(CRF)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参数,并以12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u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组血清中血红蛋白(ri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低于对照组(P〈0.01),而慢性肾衰组血清铁蛋白(S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参数的检测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XN—5型血液粘度计检测了45例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和40例健康小儿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肾病组患儿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及血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炎组全血粘度增高,但不及肾病组显著,其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而红细胞压积下降。肾衰组全血粘度及血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而其血浆粘度与BUN,Gr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提示抗凝治疗在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10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测试,并与102例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男性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女性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沉方程校正K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男性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女性则以血液聚集性增高为主,男女均存在明显的血流障碍,是易发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液在不同保存时间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含量的变化。方法取2008年5月~2009年2月264份库存红细胞悬液的血标本,分别于6个时间段(4℃贮存0、7、14、21、28、35 d)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比值。结果血液在保存7、14、21 d,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比值变化并不明显;而血液在保存了28、35 d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比值与前三组结果比较明显的下降。Hb、RBC、HCT三项检测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比值随着血液保存的时间延长而减少和降低,尤其是贮存后期的血液。对于急性失血患者、慢性贫血患者和造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输血,应给予保存期较短的血液输注,以提高输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MHD血红蛋白男性110g/L、女性100g/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集束化健康宣教。于第6个月抽血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Hb和Hct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可比性。结论集束化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MHD并发肾性贫血患者依从性,改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2组异常参数及高血压病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的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药物,红细胞变形系数升高,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0.05)。结论高黏滞血症与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液黏度异常是高血压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的药物,对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