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53蛋白、P-gp的表达。结果发现肿瘤原发灶中p53蛋白、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6%、71.4%;淋巴结转移灶中二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91.4%,均高于原发灶(P均〈0.05)。认为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肿瘤细胞同原发灶相比已发生了异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9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灶、胃癌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的P—gp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灶P-gp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原发灶(84.20% vs 52.63%,P<0.05);淋巴结转移灶P-gp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胃癌原发灶P-gp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gp表达阳性率在高、中分化者较低分化者高,肿瘤浸润未达浆膜者高于已穿越浆膜者.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灶的P-gP表达高于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P-gp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胃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共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机制.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的9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OPN与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93例胃癌组织中OPN与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60/93)和69.9%(65/93),在非肿瘤性胃黏膜中均未见其阳性表达;OPN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浆膜侵犯、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P<0.05).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OPN与VEGF-C之间存在正相关(r=0.493,P<0.01).结论:联合检测OPN与VEGF-C有助于阐述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机制,OPN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周冬梅  费建文  韩进 《山东医药》2010,50(41):88-89
目的检测CCR7、VEGF-C、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NSCLC组织中CCR7、VEGF-C和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CCR7、VEGF-C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E-cad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是TNM分期、CCR7、VEGF-C、E-cad的表达。结论 CCR7、VEGF-C高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促进了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关系,并探讨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基因扩增及表达的异质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 hemistry,IHC)、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180例胃癌原发灶及112例转移淋巴结中HER-2的表达情况及基因状态,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例胃癌原发灶IHC染色0、1+、2+及3+的例数分别为139(77.2%)、16(8.9%)、15(8.3%)及10(5.6%),即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3.9%;112例淋巴结转移灶IHC染色0、1+、2+及3+的例数分别为80(71.5%)、9(8.0%)、14(12.5%)及9(8.0%),即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FISH与IHC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4.0%、82.6%;112例淋巴结转移灶与其对应原发灶相比,有6例IHC和/或FISH结果不一致,其中3例发生了蛋白表达的阳性转变,2例发生了基因状态的阳性转变,未发现阴性转变;HER-2的表达与TNM分期、Lauren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HER-2蛋白过表达与基因扩增有较好的一致性;HER-2过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HER-2基因扩增及表达在胃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具有异质性;若原发灶HER-2阴性,应进一步检测转移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胃黏膜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并与20例胃癌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胃黏膜的远切端组织进行比较,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VEGF-C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定位于癌细胞胞浆中,呈弥散性分布,78例胃癌组织中,6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6.92%,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VEGF-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R-3在正常胃黏膜细胞中着色均匀,主要分布于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质明显,呈灶状或弥散性分布,阳性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黏附分子L-选择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7和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110例肺癌组织中CCR7阳性表达77例(70.0%),L-选择素阳性表达37例(33.6%);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7阳性表达5例(16.7%),I广选择素阳性表达0例.肺癌组织中CCR7、L-选择索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且CCR7表达与L-选择素表达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68例)CCR7、L-选择索阳性率分别为83.8%、41.2%,无淋巴结转移者(42例)CCR7、L-选择素阳性率分别为47.6%、21.4%(P均<0.05).Ⅰ、Ⅱ、Ⅲ、Ⅳ期肺癌患者CCR7阳性率分别为59.5%、76.2%、69.2%、100.O%(P<0.05),L-选择素阳性率分别为21.6%、31.0%,46.2%、80.O%(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CCR7与L-选择索表达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及淋巴结的转移过程,检测二者表达情况有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R、PR表达。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的ER阳性率69.5%、PR阳性率55.6%,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别为63.9%、44.4%;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R、PR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1)。结论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应综合考虑其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胃癌VEGF-C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8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病例,分为伴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另设10例正常胃黏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两步法检测VEGF-C的表达。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为5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伴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较不伴淋巴结转移者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自变量有4个,根据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联系强度及促进淋巴结转移的贡献大小,VEGF-C表达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贡献最大,相关联系强度较高。结论进展期胃癌组织VEGF-C阳性高表达,并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及其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变化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IDC组织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5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CCR5.结果 IDC组织CCR5阳性表达率为84.72%(61/72),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为14%(7/50),两者相比,P<0.01;61例CCR5表达阳性的IDC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75.41%(46/61),与CCR5表达阴性者的36.36%(4/11)相比,P<0.05.50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同时CCR5表达阳性者39例.结论 CCR5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起作用,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ABC酶标技术,对63例胃癌组织及21例转移淋巴结进行菜豆凝集素(PHA)和花生凝集素(PNA)的亲和组化染色,观察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凝集素受体变化。结果示;(1)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原发灶与PHA和PNA结合的阳性率(分别为90.3%和87.1%)高于以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原发灶(71.8%和65.6%)。(2)淋巴结转移组的PHA与PNA阳性强度以强阳性为主;无淋巴结转移组则以弱阳性和中等阳性为主。(3)淋巴结转移灶与胃癌原发灶的阳性强度基本一致,符合率为PHA57.1%,PNA71.4%。结果表明胃癌原发灶中凝集素受体的变化与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中带有PHA和(或)PNA受体的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VEGF-C与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VEGF-C与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7例正常胃黏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8例胃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38例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63.2%(24/38),而VEGFR-3阳性率为71.1%(27/38),两者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强度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分化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VEGF-C与VEGFR-3的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环氧合酶-2(COX-2)与多药耐药因子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3例伴区域淋巴结阳性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60岁)标本中COX-2、P-gp、GST-π、TopoⅡα的表达情况,同法检测32例对照组(<60岁)胃癌原发灶、转移灶中4种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在两组患者之间、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之间的强度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患者P-gp在转移灶表达高于原发灶(P<0.05),TopoⅡα则在转移灶中表达降低(P<0.05);TopoⅡα表达在原发灶、转移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99 3,P<0.01)。老年患者原发灶组织中COX-2与TopoⅡα之间存在负相关表达(r=-0.588 9,P<0.01),P-gp与TopoⅡα之间存在正相关表达(r=0.382 0,P<0.05);转移灶各因子表达间未发现相关关系(均P>0.05)。原发灶老年组COX-2、P-gp和GST-π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转移灶老年组COX-2、P-g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OX-2及部分多药耐药因子存在异质性表达,老年患者多药耐药性与其他年龄患者不同,对老年患者进行多药耐药性逆转的胃癌生物治疗应根据COX-2、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Lun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为靶基因,实时P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探讨人肺特异性X蛋白(humanlung-specificXprotein,Lunx)、VEGF-C、VEGF受体3(VEGFR-3)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病变切除的20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SYBRGreenⅠ嵌合荧光实时RT-PCR检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60枚LunxmRNA表达并与常规病理比较;以肺部良性病变切除的组织20例为对照,检测VEGF-C、VEGFR-3在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NSCLC患者癌旁组织VEGFCR-3、VEGF-C阳性率分别为60%(18/30)、77%(23/30),分别与病理阳性率37%(11/3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4,P<0.05;χ2=6.72,P<0.01);60枚NSCLC患者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阳性率78.3%(47/60),与病理阳性率55%(33/60)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68,P<0.01)。结论VEGFCR-3、VEGF-C、Lunx均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与病理比较有较高的敏感性;实验采用一种新颖的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分析结果,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9-01~2003-02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 (1)胃癌组织中COX-2、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64.3%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的10%(P<0.05).(2)COX-2、VEGF-C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关(P>0.05).(3)COX-2、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COX-2、VEGF-C表达均增高并且呈正相关.两者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S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在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放置液氮及低温冰箱中冷冻,然后再行RT-PCR检测组织中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4.14%(43/58)、58.62%(34/58),高于正常组织50.00%(15/30)、33.33%(10/30)。肿瘤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肠型组、弥漫型组、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间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16/27)、87.10%(27/31)、87.80%(36/41)、41.18%(7/17);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70.97%(22/31)、68.29%(28/41)、35.29%(6/17),以上各组间VEGF-C、VEGFR-3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中VEGF-C、VEGFR-3基因高表达与MSCT征象上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相关,二者能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COX-2、VEGF-C及微淋巴管密度(ML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6%、72.9%,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C、临床分期、MLD、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C与胃癌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与VEGF-C、MLD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参与胃癌微淋巴管生成而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旋菌(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胃癌患者手术病理组织蜡块标本90例,采取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C、-D、-A、FGF-2、Hp-L型表达水平,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Hp-L型阳性组VEGF-C、-D阳性率显著高于Hp-L型阴性组(P0.01)。VEGF-C、-D阳性表达组和Hp-L感染L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D、FGF-2表达和Hp-L型感染阳性率、LVD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LVD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p-L型感染、VEGF-C、-D、FGF-2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Hp-L型感染、VEGF-C、-D在胃癌组织淋巴管生成方面具有一定作用,Hp-L型感染、VEGF-C、-D、FGF-2可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 (SLN)术中定位和检测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预测胃癌淋巴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 1 %亚甲蓝染色剂 ,对 2 8例 (T1、T2期 )胃癌病人进行术中SLN定位 ,切除蓝染淋巴结〔平均每例病人 (2 6± 1 7)个〕 ,随后对患者均行胃癌扩大根治术。SLNs和非前哨淋巴结 (nSLNs)均行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结果  2 8例中有 2 7例 (96 4% )成功检出SLN ,1 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 ,其中 6例存在SLN及n SLN转移 ,3例存在SLN转移 ,1例只有n SLN转移。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敏感性为 90 % (9/ 1 0 ) ,特异性为 1 0 0 % (1 7/ 1 7) ,准确率为 96 3 % (2 6/ 2 7)。T1组 (1 2例 )与T2组 (1 6例 )敏感性分别为 1 0 0 %和 88%。结论 应用亚甲蓝染色剂对胃癌SLN定位检测成功率高 ,SLN状态 ,尤其是T1期胃癌 ,能够准确预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20.
胃癌转移早期以淋巴系统转移为主,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范围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VEGFD是特异性淋巴管生成调节因子,以往研究较多关注胃癌中VEGF-C、VEGF-D各自的表达情况,但对于VEGF- C/VEGF-D比值在胃癌及转移灶中的情况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还不十分清楚,国内外鲜见报道.因此,深入探讨VEGF-C/VEGF-D比值与胃癌淋巴系统转移的关系,将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胃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