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四肢专用磁共振(E—MRI)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例正常跟腱及8例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经E—MRI不同序列检查,观察分析正常跟腱的形态、信号及跟腱断裂的部位、程度及MRI形态、信号改变。结果5例正常跟腱,MRI矢状面呈条带状低信号;横断面显示两端较薄,呈弧形或月牙形,凹面朝前,突面朝后;中段较厚,近似椭圆形。8例跟腱断裂部位在跟腱跟骨附着点上3~6cm处,MRI显示跟腱的连续性中断,断端回抽,跟腱损伤处扭曲增粗,信号不均匀,T1WI呈中等信号,T2WI及STIR上呈高信号;中断处嵌入撕裂的软组织;周围软组织挫伤,STIR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影。结论E—MRI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断裂部位、程度及MRI形态、信号改变,诊断准确可靠,是闭合性跟腱断裂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腱损伤MRI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25例有踝关节外伤史、经临床及手术证实,MRI资料完整的闭合性跟腱完全或部分撕裂病例,总结MRI特征。结果 MRI诊断跟腱完全撕裂11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撕裂14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跟腱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19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跟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其MRI表现特征。结果:跟腱完全性损伤的患者8例,其MRI表现特征为跟腱肌腱不完全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内T1WI、T2WI上呈混杂性信号。跟腱部分性损伤11例,MRI表现特征为肌腱增粗,肌腱内T1WI、T2WI上呈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内毛糙、不规则。手术病理证实9例完全性损伤,10例部分性损伤。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病例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证实的跟腱断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跟腱断裂病灶分别位于跟腱部5例,跟腱跟骨结合部2例,跟腱肌肉结合部1例。病灶信号表现为跟腱内局灶性条片状T1加权像(WI)稍高、T2WI高信号,抑脂序列显示更为清晰的高信号,断端肌腱挛缩呈团状,周围可见出血、水肿。7例跟腱完全断裂予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跟腱不完全性撕裂行膝屈曲、踝屈120°长腿石膏固定4~6周,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撕裂跟腱断端的形态及肌腱周围软组织的挫伤、出血,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中断处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肩峰形态呈平直形6例、弧形18例及钩形22例。4例肩峰-肱骨距<5mm,为钩型肩峰伴有肩锁关节增生、赘骨形成;23例肩峰-肱骨距为5~7mm,13例肩峰-肱骨距>7~10 mm,6例肩峰-肱骨距>10~15 mm。40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或积液改变。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SIS患者肩袖损伤征象,亦能显示肩峰形态及肩峰下滑囊等改变,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及其术后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21例经手术与临床诊断为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21例患者均行常规MRI横断位T1WI,矢状位T1WI、T2WI和STIR,冠状位T2WI-STIR序列扫描,其中3例使用Avanto 1.5T MRI仪,18例使用Spectra 3.0T MRI仪。结果 21例跟腱断裂中,20例为完全性断裂,1例为部分性断裂;右侧跟腱断裂14例,左侧跟腱断裂7例;男性19例,女性2例。跟腱断裂的MRI表现为,腱束连续性中断(20例),部分中断(1例),断端回缩变形,断端呈波浪状(3例)、马尾状(10例)、毛刷状(3例)、杵状(5例);断端处水肿、充满血液,于MRI T2WI和STIR呈高信号。冠状位STIR显示跟腱断裂处间隙及断缘形态上优于矢状位。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跟腱的形态结构,精确诊断跟腱断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的诊治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跟腱断裂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跟腱撕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例有急性踝关节损伤病史、经手术证实为跟腱完全撕裂或部分撕裂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1例MRI均有异常表现,诊断跟腱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14例。表现为跟腱增粗、腱内信号增高、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手术结果完全撕裂9例,部分撕裂12例。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高频超声与低场MRI表现,并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急性期跟腱部位闭合性损伤并均行超声及MRI检查的病例88例,以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跟腱断裂52例作为对照组,将无跟腱断裂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超声与MRI的表现特点,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急性期跟腱完全断裂超声显示回声中断,断端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MRI显示跟腱低信号带中断,断端挛缩分离。部分断裂超声显示跟腱增粗,结构模糊,回声不均;MRI显示跟腱局限性增粗及信号异常。超声与MRI诊断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超声80.8%、72.2%、77.3%;MRI 96.1%、94.4%、95.4%。结论:低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断裂的部位及类型,比超声检查具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42例肩袖损伤的影像表现,探讨MRI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行横断位T2WI,斜矢状位T1WI,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T1WI、T2WI、分析磁共振扫描与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及关节镜检查,分析MRI诊断肩袖损伤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冈上肌腱36例部分撕裂,5例完全撕裂,1例未见异常。19例显示冈下肌腱态和信号异常,12例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肩胛下肌损伤6例。喙突下滑囊积液19例,盂唇损伤12例,骨损伤20例。其中斜冠状位能把冈上肌、冈下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显示于一幅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结论: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及结果均优其它序列。MRI对肩袖损伤有较高的诊断率,对患者的初步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骨损伤状态下腘肌及腘肌腱(PMT)损伤后的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33例PMT损伤患者,对全部病例均行膝关节外旋15° MR检查,28例行X线检查,15例行CT检查。将不同程度骨损伤时PMT的表现分为4型,观察其MRI表现。结果 Ⅰ型单纯腘肌、腘肌腱损伤(不伴有膝关节骨质异常)10例,3例MRI显示单纯性PMT内T2WI高信号改变;7例为PMT内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伴PMT部分撕裂。Ⅱ型PMT损伤伴腓骨近端骨折4例,MRI显示为PMT内部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2例显示腘肌斜行撕裂,2例PMT多发撕裂。Ⅲ型PMT损伤伴胫骨近端骨折12例,1例为单纯性T2WI高信号改变,11例显示为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同时伴PMT多节段撕裂。Ⅳ型PMT损伤伴胫腓骨近端多发骨折7例,7例均显示PMT内T2WI高信号改变,同时伴PMT多节段撕裂。结论 PMT损伤的MRI影像特征表现为T2WI不均一高信号改变,同时多伴PMT撕裂。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跟腱断裂超声和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和磁共振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有跟腱部位闭合性外伤史并均行跟腱超声和磁共振检查30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11例(病例组),跟腱无断裂19例(对照组)。着重观察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和磁共振表现特点,并用诊断试验分别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为跟腱较强回声不连续声像,断端间不均质回声或无回声区。磁共振表现为肌腱增粗、腱内信号增高、腱束连续性中断和腱周积液。超声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84%和80%,MR/分别为91%、95%和93%。结论:从临床诊断价值的角度来看,磁共振检查比超声检查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其中9例做了增强。结果:单骨型12例:股骨8例,胫骨2例,腓骨1例,肱骨1例;多骨型3例:2同时侵犯股骨和胫骨,1例同时侵犯肱骨和尺度。MR表现:7例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T1WI呈均匀极低信号,其中T2WI上3例为均匀高信号,3例仍为极低信号;2例T1WI和T2WI均为较均匀等信号。所有病灶边界均清楚,其中3例病变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带,全部患者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9例增强后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其中3例为均匀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并无特征性,信号特点取决于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9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男4例,女5例,年龄9~57岁,平均36岁。所有病例均无明确外伤史。常规行SE T1WI矢状位及轴位,T2WI矢状位及轴位。7例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结果:9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中,位于椎管内背侧8例,仅1例位于椎管内腹侧,累及3~5个椎体节段,平均4个椎体节段。颈段4例,颈胸段4例,腰段1例。血肿呈新月形及长条状。3例血肿呈T1WI及T2WI高信号,4例血肿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呈等高混杂信号。血肿与脊髓间T1WI及T2WI均可见低信号线相隔,以T2WI明显。增强扫描3例见血肿壁强化,4例未见强化。结论:MRI是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血肿部位、范围、血肿的新旧程度及脊髓受压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RI影像学资料。结果36例瘤体实质部分在T1WI表现为低、中等信号,在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7例瘤体内坏死或黏液变性,表现为双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42例瘤体周边强化明显,瘤体近中心区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表现。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肿瘤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膜炎(HP)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以提高对肥厚性硬膜炎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肥厚性硬膜炎(hypertropic pachymeningitis,HP)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7例肥厚性硬膜炎,2例累及胸椎硬脊膜,5例累及多部位硬脑膜,均表现为硬膜不均匀性增厚,6例增厚的硬膜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2例T2WI低信号边缘可见条带状高信号影环绕;仅1例增厚的硬膜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7例增厚的硬脑(脊)膜均呈明显强化,3例伴有脑实质或脊髓受累,软脑(脊)膜异常强化。结论 HP以硬脑(脊)膜广泛性不均匀增厚为特点,T2WI多呈低信号,明显强化,可伴有软脑(脊)膜、脑实质或脊髓受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及梯度回波(GRE)T2*序列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海绵状血管在以上各序列上的信号特点,重点分析GRET2*序列信号特点及对病灶显示能力。结果 15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共提示出18例病灶,其中12例病灶在T2WI、T1WI均呈网状、高低混杂信号;4例病灶在T2WI、T1WI均呈高信号;2例病灶T1WI、T2WI均呈等信号,16个病灶T2WI灶周具有"铁环"征,2例病例在GRET2*下发现合并其它隐匿性血管畸形。GRET2*显示的病灶范围包括瘤体及灶周含铁血黄素区域,敏感性高。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常规序列与GRET2*序列相结合,能准确全面提供诊断信息,且GRET2*序列提高了隐匿性血管畸形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MRI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XGC的患者的术前MRI影像。观察胆囊本身改变(壁增厚的方式和程度、信号特点、黏膜线是否完整、强化程度及是否有结石)、胆囊周围脂肪及肝实质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胆囊壁增厚,范围为0.8~2.6cm,其中13例为弥漫性增厚,2例为局灶性增厚。13例弥漫性增厚的病例中均匀性增厚2例,不均匀增厚11例。10例患者出现胆囊壁内结节,大小为0.2~0.7cm,表现为较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未见确切强化。15例患者均表现为黏膜线显著强化,其中黏膜线完整11例,中断4例。合并胆囊结石15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强化,邻近肝实质出现肝脓肿7例,与十二指肠粘连6例。结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壁内出现结节、黏膜线完整并明显强化、邻近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强化是XGC较常见的影像表现,并符合其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CT检查15例,平扫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其中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8例,增强后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MRI检查8例,病灶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等、稍低信号6例,混杂高信号2例。结论肾脏嫌色细胞癌属少血供肿瘤,CT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灶和血供情况,而MRI容易检出肿瘤内小出血灶、囊变坏死灶以及中央星状瘢痕,可对肾脏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