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比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和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诊断的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及MRI资料,将原始数据传至配套工作站,采用MIP、MRP、VR进行重建,分析两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T显示耳部骨性结构具有优势,MRI显示耳部神经具有优势。2种检查对于显示乳突炎并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及耳蜗半规管畸形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显示半规管狭窄的一致性尚可(Kappa=0.485)。结论 CT、MR检查诊断儿童先天性耳聋各有优势,可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和MR对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颅脑损伤CT、MRI表现。结果 头皮损伤220例、颅骨损伤157例、脑损伤236例,可单独或合并损伤。结论 MRI对非出血灶或小出血灶较CT敏感,对白质挫裂伤较CT敏感,对颅后窝病灶的显示更清楚,因此,MRI可作为颅脑CT的重要补充,目前MRI主要受检查时间较长的限制。随着诊断设备的进步,快速成像的MRI仍是颅脑损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脑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中,全部表现为胼胝体缺如,侧脑室体部分离,室间孔扩大和分离,双额角远离,狭小,三角区,枕角及颞角相对扩大,第三脑室扩大,上抬。另伴有半球间裂增宽22例,侧脑室外缘不规则性改变16例,脑灰质异位8例,脂肪瘤6例,蛛网膜囊肿8例,视-隔发育不良4例,中脑导水管狭窄2例,结论:CT扫描对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对比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骨肉瘤的X-Ray、CT、MRI影像特征,探讨影像学表现异同,评价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手术证实的骨肉瘤的X-Ray、CT、MRI的放射学表现.结果:单纯行X-Ray检查24例,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83%(20/24),行X-Ray、CT检查20例,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90%(18/20);X-Ray、CT、MRI同时检查12例,X-Ray和MRI同时检查19例,术前准确卒为97%(30/31).结论:传统X-Ray应作为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在检查诊断骨肉瘤中,应建立在X-Ray片基础上;MRI可精确的判断骨肉瘤局部范围及对骨骺、关节、骨髓腔的侵犯,提供丰富的病灶信息,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类型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表现:7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仅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余17例表现为骨质破坏伴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所有病变均可见到环形或絮状钙化影,其中14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钙化明显,1例中分化普通髓腔型、6例黏液型、3例间质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呈局限、轻微钙化。MRI表现:10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呈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3例黏液型呈以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2例间质型呈中等T1中等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透明细胞型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内部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扇贝形压迹。结论根据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推测软骨肉瘤的病理学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CT和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的CT、MRI表现,比较CT与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卵巢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变经CT检查51例(62个肿块),经MRI检查33例(42个肿块),同时经CT和MRI检查者25例。结果:CT、MRI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对95.2%,89.4%对96.9%,80%对90%,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RI对卵巢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优于CT(P<0.05)。结论:CT与MRI对卵巢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MRI对卵巢肿瘤的检出与定性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常规CT颅脑平扫,由3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CT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共检出的胼胝体发育不良13例,儿童7例,成年6例,病人的年龄为4天至48岁,平均年龄13.2岁。结果CT主要表现:半球间裂增宽,与第三脑室前部异常靠近或相连(100%);两侧脑室前角平直、分离,室间孔分离,侧脑室体部扩大、平行或体部脉络丛夹角缩小;第三脑室扩大、上移,枕角扩大(憩室样)。同时,合并脑裂畸形(1例)、蛛网膜囊肿(2例)、脂肪瘤(1例)、透明隔缺如(1例)、光滑脑(1例)、丘脑融合(1例)和空洞脑(1例)等中枢神经畸形(占62%)。结论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具有典型CT征象,诊断不难,但轻型胼胝体发育不全则可能漏诊。  相似文献   

8.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l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MRl检查23例,CT检壹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无明显占位效应,周围无或有轻度水肿.CT检查的全部病例呈稍高及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检查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仅少数轻度强化.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l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l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本组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男4例,女4例,年龄30~68岁.包括CT检查4例,MRI检查8例,总结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8例背部弹力纤维瘤发生于左侧3例、右侧3例和双侧2例,肿瘤均位于肩胛下区,呈扁平椭圆形贴于胸壁,在CT和MRI上表现为肌肉样密度(信号)的软组织肿块,内散在分布条片状脂肪样密度(信号)灶,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诊断特征性,不难做出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分期中的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累及鼻腔,其中10例累及单侧或双侧筛窦,7例侵及同侧上颌窦及蝶窦,5例破坏同侧纸样板或颅底骨侵犯眼眶和颅内,有1例出现钙化。结论对于典型病例,CT和MR可作出较明确诊断,并进行分期;MRI显示软组织肿块侵犯范围优于CT,而骨质破坏及钙化的显示不及CT。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0岁。因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半年,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病程中偶伴有尿便障碍,既往健康,长期饮酒史,2两/日。入院时查体:BP150/80mm 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清语明,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差。颅神经正常,双下肢肌力4 级,双侧跟膝胫实验欠稳准,右侧病理反射阳性。CT平扫:胼胝体膝部、压部见片状低密度影,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双侧脑室前角略变窄。MR扫描:矢状位T1WI见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胼胝体压部中层片状低信号(图1)。轴位T1W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低信号。轴位T2W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孕妇,年龄19~35岁;孕龄22~39周,平均29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后24~48 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及扩散...  相似文献   

13.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综述,旨在梳理各种胼胝体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以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超声和磁共振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MRI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CC)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怀疑胎儿ACC孕妇16名,均在超声检查后3天内接受胎儿MR检查。将超声、MRI结果与出生后或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 16名孕妇共检出胎儿16胎,MRI证实14胎为胎儿ACC(出生后随访证实5胎,引产后证实9胎),1胎为单纯双侧脑室扩张伴灰质易位,1胎为脑白质、脑干发育不良。MRI与超声比较,诊断胎儿ACC一致者7胎;超声可疑、MRI肯定者7胎;对于其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两者一致者7胎,MRI多于超声者4胎。结论 超声检查是产前筛查胎儿ACC的普遍方法;MRI对胎儿ACC的显示明显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ACC并判断其分型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和超声(US)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US提示胎儿颅内异常孕妇32例,均在US检查后1天内接受胎儿MR检查,对出生或引产胎儿行影像学检查及尸检,并与产前US、MR结果对照,评价US和M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2胎US检出颅脑发育异常胎儿中,MR诊断为ACC 32胎(包括完全型ACC 26胎,部分型ACC 6胎)。MR与US比较,诊断胎儿ACC一致者 17胎;US可疑ACC 6胎、未发现ACC 9胎,这15胎MR均肯定ACC。单纯ACC 18胎, ACC伴发其他畸形14胎;对于其他伴发畸形, MR发现伴发畸形多于 US为8胎,2胎伴发畸形MR诊断与引产后病理不符。 结论 MR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 ACC 并判断其分型及伴发畸形,可作为US有利的补充及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标准,24例患者,Ⅰ型22例,Ⅱ型2例,其中有4例和2例分别系同一家族成员,分别为母亲和3个儿子及父亲和女儿,且均为Ⅰ型患者,合并皮肤牛奶咖啡斑的12例,皮下多发纤维瘤结节的10例,其中19例行手术确诊。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NF1型占大部分,NF2型较少,结合典型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及CT与MRI影像资料,18例均行MRI检查,15例同时做CT检查,分析其CT、MRI常规扫描及DWI表现。结果单眼发病15例,双侧眼球病变3例。18例均表现为眼球后部肿块,14例发现病灶内有钙化(包括3例双眼病变均有钙化),为斑块状或斑点状钙化;眼球突出8例,眶周软组织肿块4例,视神经增粗4例;MRI显示病灶T_1WI为等、稍高信号,T_2WI为低信号,DWI为高信号。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与MRI扫描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CT、MRI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肾嗜酸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位于骨皮质,边界光滑清楚,突向肾实质外。CT表现为实质密度肿块。中央显状低密度区。MRI T1WI亦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中央显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强化,而中央区不强化。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非常少见的肾脏肿瘤,CT、MRI具有相对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