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因肛门每日排便的特殊生理功能,污染严重,故肛瘘切口一般不予缝合,易导致术后创面恢复缓慢,增加患者的病苦,所以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对  相似文献   

2.
肛门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患病率在50%-70%。肛瘘是仅次于混合痔的肛门部疾病,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和非保守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非保守即手术方法是彻底治愈本病的唯一方法,但术后切口愈合迟缓,疗程长,患者痛苦大,所以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问题一直是肛肠科医生关心的问题。笔者在肛瘘术后运用苦参汤坐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病,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术后伤口多为开放性。由于肛门特殊的生理结构,术后容易出现创面愈合缓慢、疼痛、便血等不良反应。故怎样有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不良反应,逐渐成为现代肛肠科临床医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法在减轻肛瘘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易被患者接受,已成为肛瘘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中医外治法在肛瘘术后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肛瘘切除Ⅰ期缝合与不缝合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不缝合,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情况、肛瘘复发、肛门自制功能受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相近,两组随访1年均有1例复发,但均无明显肛门自制功能受损病例。结论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具有愈合时间短的优势,在处理低位肛瘘中可以选用,但对切口感染率高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骶管麻醉后,肛门瘘管切除一期缝合术.结果: 125例一期愈合99.2 %;一例切口感染占0.8%.结论: 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切口愈合快,遗留瘢痕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肛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祛毒消肿汤对低位肛瘘术后肛门压力及切口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行低位肛瘘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锰酸钾联合祛毒消肿汤治疗,对2组肛门压力、切口愈合进程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Wexn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切口愈合、疼痛消失及水肿消失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行低位肛瘘术患者给予祛毒消肿汤有效提高术后肛门功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切除术治疗肛瘘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共纳入病例8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小切口微创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8.0d,较对照组27.4d明显缩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患者痛苦少、痊愈快,肛门组织损伤少,痊愈后疤痕小,无术后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等后遗症,在治疗和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论:小切口微创切除术治疗肛瘘对肛门直肠结构和功能的保护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时间短、肛门组织损伤少、瘢痕面积小、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肛瘘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作为肛瘘手术的新规范化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肛瘘是常见、多发的肛门疾病,是直肠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感染性的特殊通道,除特殊情况下,一般都有内口、外口、瘘管三部分组成。细菌感染是肛瘘的主要病因,肛瘘的局部症状是肛门部间歇性流脓液,肛门疼痛,湿疹,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手术是治疗肛瘘唯一可靠的方法,只有通过手术才能彻底的清除感染的原发病灶,手术的方式居多,术后创面不缝合,目的是确保引流通畅,术后创面自然愈合缓慢。术后疼痛较剧烈,病程长,给生活带来不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临床一个难点,也是很多患者惧怕手术的原因之一。中医外治法应用方便,操作简单,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成为肛瘘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中药膏剂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临床实践证明,中药膏剂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肛腺感染有关。肛瘘在发病后不能自愈,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留下的创口多为开放性创面,如何加速术后创面的愈合是肛肠学科的一项重要课题。中药油膏外用是古老的方法之一,临床运用甚广。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复习。熟悉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将中药油膏外用于肛瘘术后开放性创面,并与水剂纱条、油剂纱条相比较,证实其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发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切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商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0例。对照组为同期肛瘘切开拌线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昆著性差异(P〈0101);肛门瘢痕小;肌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主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肛瘘EU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愈方法。然而由于肛肠病变部位的特殊生理性,其术后创面修复再生的过程较长,极易导致创面愈合不良甚至复发,有文献报道肛瘘术后复发率为49%。因此,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肛瘘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1]。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肛门及周围肿胀、流脓、疼痛、瘙痒等,专科检查可见肛门周围有外口,指诊可触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内[2]。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由于肛瘘病变部位的特殊性,其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愈合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创面愈合不良甚至肛瘘复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疾病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病苦。因此,研究如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一直是肛肠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丝线实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治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肛瘘指瘘管存在于直肠肛管管腔与肛周皮肤之间,属肛肠科常见病。据报道,肛瘘在我国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部位疾病总发病率的3.6%[1]。肛瘘无自愈倾向,手术是唯一根治方法,术后创面旷置、切口大小不一、创面分泌物及排便刺激等因素,导致术后创面愈合缓慢,加剧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中医学认为,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病机为邪正相争,正胜邪退,淤滞渐化,经络复通,气血调和,正气得复的变化过程[2]。笔者  相似文献   

16.
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高位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弧形切开内口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第2—4天疼痛、切口水肿、肛门功能及形态及愈合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组在治愈率、术后随访复发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疗效较好,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质量在肛瘘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而术后的正确用药是保证创面愈合的关键。中医药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方法良多,文章对中医外治法在肛瘘术后切口愈合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多切口引流挂浮线术治疗蹄铁型脓肿肛瘘的临床疗效,2007年开始我科采用多切口引流挂浮线术治疗蹄铁型脓肿50例、肛瘘30例,治愈率100%,未出现肛门畸形、溢气、溢液等后遗症,随访3月至5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多切口引流挂浮线术治疗蹄铁型脓肿肛瘘脓肿,疗效确切。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的缺点,避免了术后肛门功能异常,肛门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平 《四川中医》2003,21(8):72-72
采用对部分瘘管隧道剥离缝合、主瘘道敞开引流术,对临床疗效和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随访,发现此术式既缩短了疗程,同时减少了引流切口,肌肉损伤较少。愈合后瘢痕小,保证了愈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以及外形的整齐,减轻了病员术中、术后的疼痛。是临床上治疗复杂性肛瘘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手术及术后常规治疗,此外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并分别在术后第1、7、14天对2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疼痛、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物、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在改善肛瘘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