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流动人口中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干预,了解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探索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上海浦东、长宁、嘉定、青浦4个区5个镇的3287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按照不同人群分5组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平均得分为47.1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60.1分,不同人群有敏感度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同时,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结论对流动人口来说,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艳  胡俊峰  吕繁 《中国健康教育》2010,(4):258-260,277
目的了解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选取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115人深入访谈。结果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6%;其中,娱乐场所人员的知晓率最高(61.4%),家政从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1.8%和42.9%。分别有10.1%、11.8%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不同类别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发生率不相等;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9.3%和53.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者中,分别有35.2%和27.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5.4%和29.0%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5.6%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出现相关症状后,38.2%的患者选择去综合医院就诊,35.1%的患者到私人诊所就诊,21.8%的自己买药治疗,14.2%的未作处理,仅有7.1%的到性病专科门诊就诊。8.9%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免费安全套,26.5%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1.6%接受过完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缺乏,容易发生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两个大型建筑工地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调查;基于基线调查的结果制定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计划;系统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干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提升程度为17.3%,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歧视情况提升程度为23%,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对建筑工人进行健康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枫  张炎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56-1258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模式、效果。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模式、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在2个市场内分别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等方面的基线调查;在给予干预组健康教育宣传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各500人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小商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的干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干预人群的效果比较有限,这可能与小商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有关。结论建议如在岗前教育中等时段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并配合日常广播、宣传折页等宣传手段将会明显提高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由于农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男性和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应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在男性农民工较为聚集的建筑工人群体中,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流动人口815人,干预后共调查728人。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点晓率大部分在75%以上,除“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会传播”以外,各知识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调查对象对“每次性行为后都用药水冲洗生殖器不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46.3%)。干预后,调查对象正确态度持有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认为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隔离”(55.0%)和“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61.1%)的比例仍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题目全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0.9%上升为15.8%(x^2=117.84,P〈0.01),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3.2%上升为12.9%(x^2=50.67,P〈0.01),知识与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0上升为2.3%(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知识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态度转变的效果则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注重知识和态度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场所,他们以男性为主,处在性活跃年龄,但缺少正当实现性满足的条件和可能。关于性病艾滋病的正确知识他们知晓甚少。因此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是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的重要目标人群。我们于2006年7~9月在杭州市上城区部分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群,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逐级整群抽样选定5组人群,其中一组为当地人群(空白对照),另4组为流动人群(流动人口空白对照组、一般干预组、积极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结果干预前,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当地人群;干预后,3个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流动人群中的建筑工人和工厂务工者,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如发放知识手册)的效果最佳;流动人群中的五小企业和娱乐行业从业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放知识手册 专题讲座与当面咨询)效果最佳。干预后流动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方面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不同行业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善相关的态度,而相关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仙居县
4 类流动人口进行抽样,开展艾滋病知识等的基线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干预及再调查,对干预前后指标进
行χ
2 检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4.1%上升到干预
后的94.0% (犘<0.05);干预前信息来源以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61.0% 和39.4%,干预后
信息来源以医生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89.5%和56.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
干预前的33.3%上升到干预后的87.2% (犘<0.05),是否愿意与艾滋病工友一起工作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7.5%提高至干预后的42.4%。结论 仙居县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对相关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但在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使用安全套自我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巩固干预
效果,遏制艾滋病蔓延。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61 0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海盐县各类普通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应用多种宣传形式对各类普通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用无记名问卷进行两次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增加了各类人群从各种途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频次。对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和对“握手”、“共同进餐”、“共用浴缸、游泳池”,“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P值均〈0.01)。对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措施的知晓率,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干预后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情况,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传播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传播的有效途径,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方法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03名暗娼和154名吸毒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78名既往有偿献血人群。结果暗娼希望从医生处获得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吸毒人群希望从艾滋病防治人员处获得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既往有偿献血者希望通过文艺节目获得艾滋病知识。结论要想提高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效果,必须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的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组对象(流动人口组、流动人口对照组和当地人群对照组)进行测试,然后对流动人口组实施性病/艾滋病(STD/AIDS)健康教育,并在干预后1周再次用SRHMS对3组对象进行测试。结果 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与当地人群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健康得分高于当地入群(P=0.01);社会健康得分低于当地人群(P=0.000);干预后流动人口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流动人口社会健康的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 流动人口的社会健康问题应受到关注;在流动人口中开展STD/AIDS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