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2013年度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目前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136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点。根据《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对监测点所有8~12周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调查改水村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氟含量,以及未改水村饮水氟含量。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结果 所有监测点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28.58%(7950/27817),氟斑牙指数为0.58。其中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监测村患病率为22.28%(3917/17583),氟斑牙指数为0.44;改水工程未正常运转或改水后水氟含量仍然超标的监测村患病率为38.74% (1926/4971),氟斑牙指数为0.84;未改水监测村患病率为40.03%(2107/5263),氟斑牙指数为0.81。三类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降氟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率为93.77%(286/305),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率为76.77%(228/297)。结论 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的病情整体上为边缘流行,有效改水可以显著降低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病区降氟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接近95%,但水氟含量合格率低于8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及病情动态.方法 于2009-2014年在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0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10个改水降氟工程,调查其运行效果,并测定水氟浓度;每个监测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调查改水村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含氟量,检测未改水村饮水氟浓度,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对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和尿氟检测.结果 在监测县中,共监测改水降氟工程511个,正常运转率为97.06%(354/511),水氟合格率为55.19%(282/511).在165个已改水村中,共监测147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7.28%(143/147),水氟合格率为62.59%(92/147).在12个未改水监测村,水氟>1.20 mg/L的村占58.33%(7/12).2009-2014年全部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50.10%(4 563/9 107),氟斑牙指数为1.0,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172.69,P<0.01).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4.81%(2 543/5 675),氟斑牙指数为0.87,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248.30,P<O.01).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61.10%(1 750/2 864),氟斑牙指数为1.26.未改水监测村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47.54%(270/568),氟斑牙指数为1.07.改水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合格监测村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低于改水工程非正常运行或水氟超标的监测村(x2=-202.11,P<O.01).2009和2014年度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8.04%(119/1 481)和7.25%(106/1 463).2014年水氟合格村和水氟超标村成人尿氟几何均值均低于正常值上限(1.60 mg/L).结论 山东省改水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问题较为严重,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做好改水工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2020年对四川省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然村进行了改水工程情况及水氟含量调查,检查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儿童氟斑牙监测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01),氟斑牙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97个病区自然村,截至2020-12-31已全部改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水氟含量合格率为100%;共检测儿童6647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8.05%。结论四川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12个县(市、区)97个病区自然村均已落实改水降氟措施,其中8个县达到控制标准,4个县防治措施达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为降氟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睢阳区未改水的高辛乡候庄村、刘桥村,古宋乡许楼村;已改水的勒马乡集庄村焦庄、临河店乡双庙村东双庙村。民权县北关镇金庄村;花园乡双井村、赵楼村共8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进行居民饮用水氟浓度检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氟斑牙诊断按照(Dean氟斑牙诊断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及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结果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2011年为67.8%;2012年为34.8%。氟斑牙患者可疑、极轻和轻度患者占大多数,而中度和重度患者仅占少数。在8个监测村中水氟超标率2011年为100.0%,2012年为87.5%。结论商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饮水高氟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直接原因,降氟改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刘洋  余波  郝宗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776-2779
目的 调查河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评价防治措施落实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河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抽取10个县,各县随机抽1个病区村,各随机抽取10个降氟改水工程,调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X线摄片检查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以及监测点的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结果 监测100个降氟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行,其中水氟超标工程占15%;调查30个病区村中,7个为已改水村,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全部合格,调查847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50.53%,缺损率6.38%,调查352名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5.68%,其中中度以上氟骨症2.27%;23个为未改水村,水氟>1.2 mg/L且≤2.0 mg/L村11个,水氟> 2.0 mg/L村12个,2 24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54.33%,缺损率15.80%,1 162名25岁以上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5.85%,其中中度以上氟骨症3.01%.结论 河南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现象严重,饮水型氟中毒病情依然严重,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并提高降氟改水工程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改水工程对阳春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儿童氟斑牙病情的影响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中疾控地病发〔2012〕6号)要求,对阳春市高坎村、热水村2个病区村进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水氟浓度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结果 2015年阳春市高坎村、热水村2个病区村水氟含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39mg/L、0.08mg/L。2015年阳春市2个病区村氟斑牙总检出率为55.17%(16/29),较改水前氟斑牙总检出率89.77%(79/88)下降34.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P<0.01)。结论 阳春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程防病效果显著,但工程维护和管理不善影响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及改水降氟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对原6个地氟病区所有8~12岁儿童按照全国统一的Dean分度法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诊断,抽查病区饮用水检测水氟含量。结果16份水样水氟含量范围0.10~1.38mg/L,均值0.33mg/L,个别水样水氟含量仍为1.38mg/L,检查8~12岁学生27例,氟斑牙检出率为22.22%(6/27),氟斑牙指数为0.35,氟斑牙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采用合格水源实施改水降氟工程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加强改水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掌握高氟区实施和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地区居民饮用水源氟含量变化情况,为改水降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了841个氟中毒病区村档案,按照"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0年修订)"要求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 52处病区改水农村仍有42处水氟超标,调查2 850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0.41%;X线骨骼摄片1200人,成人氟骨症征象者9人。结论阜阳市各县区都有氟中毒病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氟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流行现状,为开展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福建省36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的所有病区村,调查改水情况、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和当地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抽取25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尿氟含量及氟骨症病情。结果共调查153个病区村,所有病区村均改水,改水工程末梢水氟含量范围为0.00~1.05 mg/L,合格率为100.00%(153/15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5.42%(146/153);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72%(76/2789),氟斑牙指数为0.07;不同年龄、不同人口受益率地区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人(n=3765)尿氟几何均值为0.80 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2.00%(6/300)。结论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改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方法对江苏省26个氟中毒病区县的全部病区村开展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依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GB/T 5750.7-2006)测定水氟含量,按Dean法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 2015年2 090个病区村已完成改水2 036个,改水率97.42%;改水工程运转率92.44%,其中水氟合格村1 620个,水氟合格率86.08%。共检查8~12岁儿童149 034人,氟斑牙患病率28.33%,氟斑牙指数0.52。水氟质量浓度在0~1.2mg/L、1.2~2.0mg/L、2.0~3.0mg/L、3.0mg/L的村氟斑患病率分别为23.34%、48.45%、53.48%、65.32%,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40、0.74、1.05、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水完成且运转正常的病区村、改水完成但不能正常运转病区村和未改水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27.04%、41.59%、37.98%,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50、0.76、0.71,不同改水情况氟斑牙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5年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部分病区村未改水或改水后水氟超标,导致该部分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宿迁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其效果,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专用调查表,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分析2003~2005年降氟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2005~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病区村的氟斑牙患病率调查.结果:全市现有病区村788个,已完成改水612个,其中正常供水的584个,占74.11%.2002~2005年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显示,水氟的超标率逐年增加,2005年水氟超标率达17.58%,水氟含量最高为3.25 mg/L.与2002年相比,2004、2005年水样超标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3、5.46,P值均<0.05).与1983~1985年调查相比,2005~2006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69.68%下降到45.18%;其中泗阳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53.06%.结论:采用降氟改水措施后,虽然宿迁市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较大,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因可能有:水氟回升,其他摄氟途径以及氟斑牙统计指标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及时掌握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动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区按轻、中、重病区村进行分类,每类随机抽取1个村,对改水工程运转、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25岁以上居民氟骨症和尿氟进行监测调查。结果 监测的3个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转正常,饮用水氟含量均低于1.0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67%(5/107),尿氟均值为0.65mg/L;25岁以上居民氟骨症检出率为4.67%(7/150),尿氟均值为1.03mg/L。结论 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已得到控制,但还须持续做好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加强改水设施的后期管理和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现状、消长和发展趋势。方法在水牛陈监测点调查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尿液含氟量并检测居民饮用水含氟量。结果水牛陈监测点在2009年改水后水源含氟量控制在1.0 mg/L以下,2007-2011年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70.37%、55.17%、65.22%、53.12%、45.83%,改水后3 a与改水前氟斑牙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水后第一年儿童尿氟有显著下降。结论降氟改水能有效控制氟中毒病情的发展,短期内尿含氟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东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情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方法]2006年,在河东区地氟病村进行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及降氟改水工程状况调查。[结果]检测108个村的540份水样,氟含量超标率为23.15%;检查15处降氟改水工程,3处报废,1处水氟超标;调查8~12岁儿童183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2.02%;调查16岁以上成人11349人,Ⅱ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为5.60%。[结论]河东区地氟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强改水降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章丘市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调查表,对章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村改水后的工程运转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居民饮用水水氟含量;抽样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结果]42处工程正常运转的18处,占42.86%;饮用水氟含量为0.31~2.33mg/L,合格率为50.00%;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1.88%,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改水降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09年选择菏泽市的曹县、牡丹区、单县、巨野县、郓城县等5县(区)为监测地,各县(区)按轻、中、重病区各选择1个村为重点调查点,共15个村。调查内容为饮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与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及人群尿氟水平。结果其检测5县(区)15个村水样69份,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0 mg/L)的水样56份,超标率81.16%,其中2.0mg/L的水样26份,4.0 mg/L的3份,水氟最大值为7.76 mg/L。检测15个村人群即时尿氟728人份,其中儿童435例,成人293例,几何均数分别为2.73、2.92mg/L。对679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临床检查,氟斑牙检出率为50.81%(345/679),缺损型率为4.57%(31/679),氟斑牙指数为1.16。调查7 956名成人地方性氟中毒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7.69%(612/7 956),其中检出中、重度病例175例。结论菏泽地区水氟超标仍很严重,以未改水病村(包括改水后报废病村)为主;尿氟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氟斑牙与氟骨症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高氟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大落实科学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力度,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区域饮水氟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饮水氟含量情况,以期为当地制订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2012年对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地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饮水氟含量检测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临床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结果调查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的84个自然村,水氟范围为1.23~4.95mg/L;检查8~12岁儿童2 813人,检出氟斑牙1 146例,氟斑牙率为40.74%,氟斑牙指数为0.91;中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0.30%;调查的258处正常运转改水降氟工程中水氟达标为168处,合格率为60.00%。结论本次调查显示赤峰市松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同时40%的改水降氟工程因管理不善、使用年限过长而导致水氟超标或报废,应该加快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改水工程可持续性防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梅州市辖区内饮水型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后效果,为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州市的6个地氟病区县(市),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对调查县(市)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的6个县38个乡镇115个病区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1.99%,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1.45mg/L,饮水氟范围为0.10~2.10mg/L。结论梅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通过改水降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9个病区村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未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存在着管理不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措施完成情况与病情变化动态。方法按照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对高密等5县市有关地方性氟中毒指标进行调查。结果高密等5县市共有地氟病村2377个,改水完成率为66.18%,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74.13%;高密等3县市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43.66%,水氟最大值4.89mg/L;重点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84.31%,缺损率17.29%,氟斑牙指数1.90;儿童尿氟群体几何均值是3.67mg/L,个体最大值25.24mg/L。结论山东省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比较缓慢,病情尚未达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