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建红 《广东医学》2008,29(7):1115-1117
目的探讨胰腺干细胞对胰岛体外存活时间及保持胰岛功能的作用,为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更多高质量胰岛。方法分离纯化培养SD大鼠胎鼠胰腺干细胞;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纯化SD大鼠胰岛;实验分组:单纯胰岛培养组(以下简称单纯培养组)、胰岛与胚胎胰腺干细胞联合培养组(以下简称联合培养组),体外观察胰岛形态变化,AO/PI法观察胰岛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胰岛素分泌量及刺激指数。体内实验分别取两组培养7d的胰岛600个移植于糖尿病大鼠左肾包膜下,术后监测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联合培养组的胰岛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培养7d存活率分别为70%,40%;14d时为40%,5%;均P<0.01;高糖刺激下联合培养组胰岛分泌量及刺激指数均高于单纯培养组,培养7d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571.4±42.5)ng/L和(392.8±20.2)ng/L(P<0.01),刺激指数1.95±0.24和1.51±0.13(P<0.01)。联合培养后的胰岛左肾包膜下移植大鼠血糖可于第5天降至正常,而单纯培养后的胰岛移植血糖没有降至正常。结论胎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联合培养可以明显延长胰岛体外存活时间并保持良好的活性,对胰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种胰岛移植最低胰岛细胞有效数量,为临床高效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同种胰岛来自SD大鼠,原位灌注切取胰腺,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组织,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胰岛细胞,DTZ染色进行胰岛细胞计数及纯度鉴定、AO-PI荧光染色进行活性鉴定,采用体外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胰岛功能.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STZ 60 mg/kg诱导Ⅰ型糖尿病模型,然后按照移植的胰岛细胞数量不同随机分为:A组(6 000 IEQ/kg)、B组(9 000 IEQ/kg)、C组(12 000 IEQ/kg) 、 D组(15 000 IEQ/kg).经门静脉途径进行胰岛移植.观察移植后连续10 d的血糖变化,移植3 d后血液中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变化. 结果纯化后胰岛细胞收获量为(3.49±0.23)×105IEQ/kg,纯度为86%,活性为90%.体外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胰岛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移植后,A组、B组血糖未降至正常.C、D组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最早出现时间分别为22 h、25 h.胰岛移植3 d后,随着胰岛数量增多,受体大鼠血液中的胰岛素量随之升高. 结论 每次以12 000IEQ/kg的数量进行胰岛移植可以作为大鼠胰岛细胞移植的最低有效浓度,可以达到胰岛移植的最佳效果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能否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并探讨将其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体外共培养BMSCs及胰岛细胞;18只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PBS组、BMSCs组、BMSCs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组。将Brdu标记的细胞从尾静脉移植入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观察临床疗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Brdu标记的细胞及胰岛素抗体在胰腺的分布。结果: 细胞移植后用血糖仪检测大鼠尾静脉血糖,PBS组血糖较移植前无明显下降(P>0.05),BMSCs组及共培养组大鼠血糖移植后14 d血糖开始下降,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共培养组大鼠移植后血糖较BMSCs组血糖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SCs组及共培养组Brdu标记的细胞在细胞核显色,为棕黑色。其相应的胰岛素表达阳性,主要显色在胞浆,为棕红色。PBS组大鼠胰腺未发现Brdu标记细胞及胰岛素表达阳性。结论:大鼠BMSCs在体内微环境下经尾静脉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可以降低大鼠血糖,而经体外微环境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的BMSCs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后能起到相同作用,且降糖作用强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CL-1肝细胞跟人肝星形细胞(HSC)的微载体微重力共培养来提高CL-1肝细胞的活力与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为两组:CL-1肝细胞微载体微重力单培养组和CL-1肝细胞、HSC微载体微重力共培养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
计数、MTT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两组肝细胞的形态、细胞活力差异,并通过、培养上清中ALT、白蛋白浓度等功能指标测
定,比较两组肝细胞活力和功能差异。结果共培养组较单培养组细胞生长迅速,细胞从24 h贴壁后开始增长,到第5天进入高
峰。共培养组1~7 d的肝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单培养组的细胞密度(P<0.05)。两组肝细胞ALT、白蛋白从第1天开始不断分泌增
加,第5天达到峰值,第6、7天有所下降。ALT功能比较,共培养组明显低于单培养组(P<0.05)。白蛋白功能比较,共培养组明
显高于单培养组(P<0.05)。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MTT均提示共培养组肝细胞形态、活力优于单培养组。结论人肝细胞、HSC
微载体微重力共培养研究有利于维持及增强旋转生物反应器的肝细胞活力及功能,对人工肝的培养模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及探讨胰腺外分泌细胞对胰岛移植物的损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内逆行灌注胶原酶联合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方法来分离纯化胰岛,人工挑取胰岛细胞并收集胰腺外分泌细胞.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成为糖尿病小鼠.单纯移植组(n=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极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共同移植组(n =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下极同时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和等体积的胰腺外分泌细胞,持续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1个月后切除左肾并继续检测血糖.(2)体外实验: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利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及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测胰岛功能.结果:(1)胰岛移植后,单纯移植组及共同移植组血糖均逐步降至正常,共同移植组较单纯移植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迟,移植术后第2,3,4,5天,单纯移植组受鼠血糖低于共同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两组受鼠左肾3d后,两组受鼠血糖均>21 mmol/L.(2)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2.90).结论:(1)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2)胰腺外分泌细胞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会延迟植入胰岛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细胞移植在大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链脲菌 素复制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用胶原酶V 分别消化新生和成年大鼠 胰腺,Percoll 梯度离心分离胰岛细胞和胰腺干细胞。采用Bonner-Weir 法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DTZ 染色 检测移植物纯度,AO/PI 检测移植物活性。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移植物存活时 间;高糖刺激实验和腹腔糖耐量评价移植物功能;取各组大鼠移植部位标本行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血糖分别在术后3 和5 d 恢复正常(P <0.05), 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有差异(P <0.05),胰腺干细胞组的降糖能力强于胰岛细胞组(P <0.05)。 两组大鼠移植后7 d 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5)。高糖刺激实验表明,各组移植后15 和65 d 高糖刺激后的C 肽水平较刺激前升高(P <0.05),胰岛细胞组移植后65 d 高糖刺激后C 肽水平低于胰腺 干细胞组(P <0.05),胰岛素和C 肽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胰岛素分泌维持时间长于胰岛 细胞组。移植后腹腔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物均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的中位 存活时间分别为73 和88 d,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提示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生存时间较胰岛细胞组延长 (P <0.05)。HE 染色提示肝脏门静脉移植区域可见新生血管包绕的胰岛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细 胞团胰岛素阳性。结论 胰腺干细胞分化后经门静脉移植能安全有效地发挥降糖作用,疗效优于胰岛细胞 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凋亡细胞预处理对胰岛移植受体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探寻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方法。方法
无菌条件下获取供体的脾淋巴细胞悬液,采用60Coγ射线照射的方法诱导凋亡后,经尾静脉注射准备接受胰岛移植的糖尿病SD
大鼠,1 周后行肾包囊下原位胰岛移植术,在移植后的1 周、2 周以及发生排斥后利用2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
(CFSE)细胞染色法评估受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能力,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体脾脏淋巴细胞因子IL-2及IL-10水
平。同时采用移植前注射生理盐水、供体的正常脾淋巴细胞及坏死脾淋巴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凋亡细胞预处理组的受
体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及IL-2水平在移植前、移植后1周及2周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而IL-10水平则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凋亡细胞对受体脾淋巴细胞功能的这种作用可能是其参与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
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分离纯化小鼠胰岛细胞的优良新型方法,经同种异体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建立动物模型.方法:(1)胰岛分离及检测:采用胆总管内胶原酶逆行灌注消化胰腺的方法分离胰岛,淋巴细胞分离液单一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台盼兰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来检测胰岛功能.(2)胰岛移植:空白对照组(n =12),糖尿病鼠组(n=12),对糖尿病鼠组行同种异体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 %,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3).糖尿病小鼠经胰岛移植后,1~3 d内,血糖均降至11.1 mmol/L以下.结论:采用新改进的分离纯化胰岛方法,可获得高质量、高功能的胰岛细胞.经同种异体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行人胰岛小鼠移植及人胰岛同种异体移植提供重要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9.
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探讨IL-23R抗体联合应用Anti-CD154mAb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D大鼠胰岛细胞单独培养;A组,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不加IL-23R抗体;B、C、D组,将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IL-23R抗体0.1 μg/mL、0.5 μg/mL、1.0 μg/mL.作细胞甩片后,行丫啶橙(AO)/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索免疫组化染色、胰岛素刺激实验.体内实验(将分离纯化的胰岛移植于小鼠左肾包膜下)分成4组:对照组,胰岛移植后不予任何干预;IL-23R抗体(200 μg)治疗组;Anti-CD154mAb(200 μg)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监测移植后小鼠血糖,取移植肾作HE染色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共培养3 d后,在胰岛素刺激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葡萄糖刺激指数为3.66±0.10,与A、B、C、D组相比升高(P<0.05).D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各组,达到1.95±0.7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体外和体内实验显示各实验组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明显好于对照组.移植3 d后,对照组血糖与各实验组相比升高(P<0.05),各实验组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胰岛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阻断IL-23R能有效的下调IL-17的表达,阻断效果呈剂量依赖性.Anti-CDl54mAb和IL-23R抗体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胰岛移植物的急性排斥反应,但与单独使用Anti-CD154mAb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梅连消渴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及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高脂高
糖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以低剂量二甲双胍和梅连消渴胶囊及二者联合用药灌胃给药4周,测
定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以HE染色观察胰岛病理改变;以醛复红染色计算胰岛β细胞数量。结果大鼠分别给予低剂量
二甲双胍及梅连消渴胶囊2、4周后,空腹血糖水平及葡萄糖耐量无显著变化;二者联合给药2、4周后,大鼠血糖水平、糖化血红
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葡萄糖耐量显著改善。同时,胰岛β细胞数量增加,胰岛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梅连消渴胶囊与二甲双
胍联合用药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对损伤的胰岛细胞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0,6(4):193-195
目的 :测定胰岛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内胰岛素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10周龄纯系雄性Lewis大鼠作为实验的供者与受者 ,300个胰岛分别移植到正常和注射过60mg/kg 链脲霉素(STZ)的Lewis大鼠肾包膜下 ,并观察血糖的变化。通过提取肾脏内胰岛素后 ,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在注射STZ并胰岛细胞移植后4周 ,Lewis大鼠的血糖降为 (7.8±3.6 )mmol/L ,接近于正常组血糖值。胰岛移植后8周和12周血糖值有所上升。胰岛移植后3d测得胰岛素量较高 ,以后的14周胰岛素量逐渐减少。结论 :同系胰岛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内的胰岛素量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胃浆膜下层与门静脉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功效,探讨胰岛移植的最适宜部 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将其分为胃浆膜组、门静脉组、对照组,每组6 只;经胆总管灌注 胶原酶Ⅺ消化胰腺组织,分离、纯化胰岛,采用双硫腙(DTZ)特性染色并计数胰岛当量(IEQ)及纯度,台 盼蓝染色判断胰岛活性;同期分别将500 IEQ 大鼠胰岛移植入胃浆膜下层和门静脉,对照组输注等量RPMI 1640 液体,移植后分别检测大鼠的血糖浓度,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评判胰岛功能。结果 每只大鼠可获取 胰岛(310±42)个,DTZ 染色显示胰岛纯度为(89.00±4.52)% ;台盼蓝染色显示胰岛活性良好[(89.08± 3.76)%] ;胰岛移植后胃浆膜组、门静脉组大鼠血糖较之前下降(P <0.05),与对照组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胰岛移植后大鼠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大鼠有效控制血糖时间分别为(18.0±1.9)和(11.6±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大鼠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提示糖耐受功能良好。结论 短期内,胃浆膜下层胰岛移植治 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优于门静脉移植;与门静脉相比,胃浆膜下层胰岛移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胰岛移植 的最适宜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细胞分化群40补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Wistar-SD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用携带CD40L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SCs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糖尿病大鼠胰岛移植后生存情况、血糖变化和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以及移植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 (1)糖尿病大鼠血糖平均在移植后2天恢复正常,对照组血糖平均在移植后7天升高,单纯MSCs组和转染MSCs组血糖分别在20天和47天升高。(2)对照组、单纯MSCs组和转染MSCs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9±3.2)d、(25±5.3)d和(53±7.5) d,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F =5.362, P < 0.05);移植糖尿病大鼠生存时间分别为(24±6.8)d、(51±7.9)d、(95±12.7)d,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 =6.821, P < 0.05)。(3)对照组在胰岛移植后7d内,IL-2和TNF-α的水平均急剧上升,显著高于移植前水平(P < 0.01)。(4) 两个治疗组移植物内均可见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转染MSCs组移植物内可见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结论 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抑制大鼠异种胰岛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对糖尿病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体外分 离诱导C57BL/6小鼠腹膜腔M2型和M0型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巨噬细胞表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 C57BL/6雄性小鼠的糖尿病模型作为受体,分离BALB/c小鼠胰岛细胞移植于C57BL/6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将移植 后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胰岛移植术后1,3,7 d分别经尾静脉输注PBS(islet+PBS组)、2.5×106个M0型 巨噬细胞(islet+M0组),2.5×106个M2型巨噬细胞(islet+M2组)。移植术后取尾静脉血监测受体血糖水平的变化,记录 胰岛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10 d每组随机抽取2只小鼠处死取左肾做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物形态结构和胰岛素表达 水平。结果:Islet+PBS组、islet+M0组和islet+M2组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6.5(4~10),7.5(4~10)和24(>15) d;与 islet+PBS组和islet+M0组比较,islet+M2组移植物调节血糖正常水平时间和中位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病理学检 查结果显示islet+M2组胰岛移植10 d后移植物结构完整,胰岛素染色阳性;而islet+PBS组和islet+M0组胰岛移植物均被 排斥,胰岛素染色阴性,局部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腹膜腔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能减轻受体对胰岛移植物的 免疫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受体对血糖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因转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基因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胰岛细胞,植人糖尿病大鼠肾胞膜下,建立人-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移植后血糖变化、生存情况及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CTLA4-Ig、胰岛素的表达和移植大鼠IL-2、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 (1)糖尿病大鼠胰岛移植后2 d血糖降至正常,对照组和转染组血糖平均分别在移植后8 d和25 d升高.(2)转染组移植物存活时间(28±6)d,较对照组(10±2)d显著延长(t=10.52,P<0.01).(3)移植大鼠生存时间:转染组(48±8)d显著长于对照组(21±6)d(t=12.23,P<0,01).(4)对照组在移植后1周内,IL-2、TNF-α水平均急尉上升,较移植前显著升高(P<0.01);转染组则较移植前下降.(5)转染组移植物可见CTLA4-Ig和胰岛索的表达.结论 基因转移CTLA4-Ig可抑制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大鼠和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胰岛的方法,并对其体内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改良的胶原酶消化结合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纯化NOD 小鼠胰岛?应用体外糖刺激实验检测分离纯化的胰岛功能,以及通过监测移植小鼠的血糖?体重变化及糖耐量实验对移植胰岛的体内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HE 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被膜下移植胰岛的存活情况?结果 胰岛产率为(116 ±12)个胰岛/胰腺,纯度>90%?体外糖刺激实验结果显示,NOD 小鼠胰岛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水平明显低于KM 小鼠胰岛?胰岛移植实验显示,移植胰岛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体重和糖耐量,但改善作用一般仅能维持2 周左右?HE 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肾被膜下可见胰岛素阳性的胰岛细胞团,并且在残存的移植胰岛细胞团周围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改良的小鼠胰岛分离方法可由NOD 小鼠分离得到大量较高纯度的胰岛,可用于今后探索如何阻断自身免疫损伤保护移植胰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Costimulatory signals play a vital role in T cell activation. Blockade of costimulatory pathway by CTLA4Ig or CD40LIg have enhanced graft survival in experimental transplantation models yet mechanisms remain undetermined.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TLA4Ig and CD40LIg gene transfer on islet xenografts rejection in rats.Methods Human islets were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containing CTLA4Ig and CD40LIg genes and implanted beneath the kidney capsule of diabetic rats. Levels of blood sugar,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survival of grafts were recorded. Expressions of CTLA4Ig, CD40LIg and insul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cytokines levels were quantifi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Results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ransplant rats decreased to normal level on the 2nd day post transplantation. The mean blood gluc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TLA4Ig transfected group, CD40LIg transfected group and CTLA4Ig +CD40LIg cotransfected group increased on days 8, 24, 21, 68, post trans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he grafts in control group, CTLA4Ig transfected group, CD40LIg transfected group and CTLA4Ig + CD40LIg cotransfected group survived for (8±1), (29±4), (27±3), and (74±10) days, respectively. Survival in CTLA4Ig + CD40LIg cotransfec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Survivals of CTLA4Ig transfected group and CD40LIg transfec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controJ animals, serum interleukin-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in seven days post transplantation. Ha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 of grafts showed live islets in situ of transplant rats without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of insulin at islets in all experimental groups.Conclusions Transfer of CTLA4Ig and CD40Llg genes, especially the cotransfer of both, inhibits rejection of murine islet xenografts.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s of Th1 cells related cytokine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