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常规腹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后,分别进行肠系膜动脉和静脉成像,成像方法常规采用MIP和VR,需要时加MPR或CPR,描述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表现。结果17例患者中8例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1例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下动脉(IMA)中断;3例SMA见局限性狭窄,其中1例并侧支血管形成;1例见SMA近端动脉瘤。3例SMV血栓形成,其中2例表现为SMV不显影,1例表现为SMV内充盈缺损。结论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是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CTA)在腹主动脉病变诊断及腹部病变经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腹部病变行增强CT检查的112例患者常规行MSCT血管成像。结果:112例腹主动脉CTA三维重建后,均成功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腹部其它脏器病变情况。部分病例在其指导下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主动脉CTA检查速度快,血管解剖关系清楚,立体感强,成功率高,对后期治疗的帮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MI)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腹部MSCT资料,所有检查均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其中15例单独平扫,8例平扫加增强。结果本组8例增强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1例增强肠系膜血管未见明确栓塞,但手术证实小静脉血管多发血栓形成。13例经手术治疗,10例好转,3例术后2d内病情恶化死亡;1例病情危重无法接受治疗死亡;9例经溶栓、抗凝等保守治疗病情好转。结论 MSCT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可靠且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AMI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胸廓内动脉显示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胸廓内动脉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胸部正常者的16层螺旋CT增强图像,结合横断面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组图像观察胸廓内动脉的走行规律,并测量血管长度及内径.结果17例两侧胸廓内动脉显示率为100%,均起自锁骨下动脉,在胸壁内面沿胸骨旁外侧约2 cm下行;左胸廓内动脉平均长度为(20.50±2.10)cm,右胸廓内动脉平均长度为(19.96±1.99)cm;左胸廓内动脉中段的平均内径为(2.44±0.39)mm,右侧为(2.48±0.37)mm,左右两侧内径差异无统计意义(P>0.50).结论应用MS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胸廓内动脉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进行重组,结合横断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观察其中8例患者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8例(9.88%)患者变异的肝动脉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4例(占4.94%)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3例(占3.70%)为替代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占1.24%)为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应作为上腹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CT诊断为SMA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CT扫描包括平扫及增强,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结果 MSCTA可以清楚显示SMA主干及分支,其中SMA血栓7例,SMA夹层3例,SMA粥样硬化17例。结论 MS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准确率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性等特点,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海东  胡铁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81-138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其中6例经病理学证实,其他按照CT诊断标准做出判断。应用MSCT进行腹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同时采用1mm层厚和1mm间隔重组,形成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图像,评价肠系膜脂肪组织、系膜淋巴结、系膜血管及邻近肠道改变。结果所有诊断为肠系膜脂膜炎均起自小肠系膜且仅累及系膜根部,包绕系膜血管、淋巴结,3例可见肠系膜血管变细;9例病变可以看到脂肪环征、肿瘤样假包膜征;肠系膜脂膜炎的强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平扫时肠系膜脂膜炎病变密度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0.01)。9例肠系膜脂膜炎病变在系膜根部可见多发小淋巴结,增强示明显强化,2例病变肠系膜所血管支配的肠道壁肿胀。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首选的非常有用的无创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56层CT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56层CT冠状动脉CTA检查1006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方法观察有无冠状动脉瘘,分析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造影(CTA)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10068例CTA中检出冠状动脉瘘(CAF)28例,检出率为0.28%,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1例,冠状动脉-右心房1例,冠状动脉-右心室1例,冠状动脉-左心室4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1例.结论 256层CT血管造影能够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瘘的血管异常和瘘口,是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烟雾病患者CT平扫和CTA检查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CT平扫示脑梗死3例,脑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1例,3例未见异常;CTA均能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脑基底动脉环等部位血管狭窄、闭塞的形态,管壁状况及狭窄程度,且能清晰显示增多迂曲的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结论CTA对于烟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志勇 《中外医疗》2007,26(20):44-4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本Aquilion16层螺旋CT机对21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 多发性肺动脉栓塞16例,其中双侧多发13例,右侧多发2例,左侧多发1例;单发5例,其中肺动脉段2例,叶动脉1例,段动脉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速度快、敏感、无创,可靠又安全,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式,这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同时经64-S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拟诊为冠心病的图像资料。结果39例50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每位患者分13个节段),64-SCT图像质量1、2、3级分别为185(36.5%)、236(46.5%)、86(16.9%)个节段,其心率范围分别为(62&#177;5)、(66&#177;4)、(75&#177;10)次/min。其中1、2级共421/507(即优良率达83.1%)个节段,能满足临床诊断;而86(86/507,16.9%)个节段因严重钙化51个(51/86,59.3%)或运动伪影35个(35/86,40.7%)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64-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50%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94.9%、93.3%、88.5%、95.5%。结论64-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在腹腔内脏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MDCTA诊断的腹腔内脏动脉瘤28例(其中包括10例经内脏动脉造影(DSA)确诊。结果 2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31枚,其中脾动脉瘤9枚,肝动脉瘤6枚,腹腔干动脉瘤5枚,肠系膜上、下动脉瘤分别为5枚和1枚,肾动脉5枚。VR、MIP、MPR可准确、清晰地显示瘤体位置、形态、范围、瘤壁、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VE可清晰显示腔内血栓和钙化。结论 临床诊断内脏动脉瘤极为困难,MDCTA是简单、快速、无创、安全、可靠的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内脏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对腹腔内脏动脉瘤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替代DSA检查,它提供的详尽信息为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经肾静脉自发性分流的多层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经肾静脉自发分流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220例临床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扫描参数:准直/有效层厚/重建间隔为5mm/6.5mm/2.0mm(180例)或2.5mm/3.2mm/1.6mm(40例)。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6~28s,门脉期延迟55~60s。对图像进行电影显示,对有异常血管的病例分别完成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TS-MIP)和容积显示(VR)三维血管成像。结果:经肾静脉分流26例(11.8%),其中脾左肾静脉分流20例,胃左肾静脉分流16例(同时有此2种分流12例),门脉右肾静脉分流2例。肾门周围静脉增多、增粗7例。结论:自发性门脉-肾静脉分流并不少见,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可有效显示分流血管,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病例。对28例病例行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其中9例有DSA对照。结果 28例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均像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和血管直径。12例肺癌病例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未见肺动脉供血,16例支气管扩张病例显示支气管动脉主干明显扩张、迂曲。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从而指导相关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6层CT显示支气管动脉较佳的扫描参数?方法:依据注射条件的不同,将80例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第1?2?3组分别采用4?5?6 ml/s的对比剂注射速率,均采用阈值触发技术扫描,触发阈值均设为300 HU,对比剂总量采用1.5 ml/kg体重?第4组采用6 ml/s注射速率,触发阈值设为120 HU,对比剂总量采用1.0 ml/kg体重?扫描结束后,测量各组患者肺动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增强扫描增加的CT值,并统计各组支气管动脉显示的优良率?结果:各组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增强后增加的CT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增强扫描后主动脉增加的CT值在第4组和1?2?3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支气管动脉增加CT值在第4组和第1?2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1~4组支气管动脉显示的优良率分别为:50%?55%?65%和80%?结论:采用6 ml/s注射速率?120 HU的触发阈值?1.0ml/kg体重对比剂总量及高浓度对比剂(350mgI/ml),利用MPR?MIP和VR技术是支气管动脉CTA较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兔肝门静脉阻断的MSCT血管成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SCT的肝动脉与门静脉血管成像价值,评价MS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显示兔肝门静脉阻断效果中的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门静脉左外支结扎,另20只仅行假手术对照.3周后行MSCTA检查,对每只实验兔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并统计其肝动脉与门静脉的I、Ⅱ级分支及≥Ⅲ级分支的显示情况,尤其是门静脉的阻断情况.结果肝左外叶门静脉分支结扎者均能被MSCTA检查证实.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MSCTA显示率(40%)明显低于Ⅰ、Ⅱ级肝动脉分支的显示(分别为100%和70%)(P<0.05).对于门静脉分支的MSCTA显示方面,各级分支的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TA可无创直观地显示免肝动脉与门静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在兔肝门静脉阻断效果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拟诊并经手术证实的32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E)和DSCTA 。根据双源CT图像确定是否存在主动脉病变以及伴随的心血管畸形,并与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32例患者的主动脉缩窄术前DSCTA均获得正确诊断。28例为局限性缩窄,4例形成弥漫性长管状缩窄。DSCTA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敏感性为100%(32/32),而CDE为84.38%(27/32)。5例为单纯型主动脉缩窄,27例为伴有其它心血管畸形的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在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中,其中DSCTA诊断19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漏诊。DSCTA诊断的准确性为95%(19/20),而CDE为100%(20/20)。其余畸形DSCTA和CDE均诊断正确。 结论:双源CT血管造影能准确地对主动脉缩窄进行诊断,并能同时显示合并胸部的大血管及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64排螺旋CTA检查资料,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成像以及仿真内镜图像后处理。结果:52例AD中,StanfordA型12例,StanfordB型40例,全部显示真假腔、内膜片,76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及再破口位置98处。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结论:64排螺旋CTA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迅速准确诊断AD,为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AD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病人同时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MS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79.17%,特异度为97.11%,准确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95.28%。结论 (1)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低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2)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筛选手段和冠状动脉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