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男用化妆品的需求日渐升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男用化妆品销售额已占化妆品销售总额的30~35%,而且销势持续看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相继推出了系列化男用化妆品,如男用香水、面霜、润肤蜜、剃须膏、剃须后用水、香波、摩丝、喷发剂、发乳等。  相似文献   

2.
化妆品热向何方? 据统计,94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20亿元;国内生产化妆品的厂家已有2200多家,化妆品市场已形成国产货和进口货并驾齐驱、各厂家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目前,化妆品销售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1.少数名牌产品独领风骚。名牌产品价格超出普通化妆品近30%,20至100元左右的香水市场销售看好,护发品则中外合资产品占了近月80%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据权威部门统计, 201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800亿元,面对这一极具诱惑力的数字,世界各大化妆品跨国公司无不跃跃欲试,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力争在  相似文献   

4.
据对我国美容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最赚钱的美容项目中,皮肤护理、保养、增白、祛斑等排在前列,结合国内外新的美容潮流,你可以参考以下项目投资经营: 以抗衰老为主导的美容生物科技异军突起据调查,当前美国流行最广泛的是抗衰老产品,其销售额已占其护肤化妆品市场的一半以上。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抗衰老化妆品也占护肤品市场的55%,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已形成了抗衰老化妆品的热销态势。据估计,我国抗衰老化妆品的年销售额不少于45亿元。抗污染护肤品正大行其道如防晒、抵抗物理损伤及化学  相似文献   

5.
1989年,德国威娜公司在天津合资生产洗发香波和护发素,揭开了外资向我国化妆品市场渗透的序幕。随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资本也相继涌入,形成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竞相抢占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局面。到1995年,化妆品行业中合资企业的销售额超过70亿元,销售过亿的企业已达10余家。形成了对国有化妆品企业的猛烈冲击。据调查,在京沪等地的大商场中,国产和进口化妆品大约各占10%的市场份额,剩下80%属于三资企业的领地。北京某商场的一位负责人说,该商场目前销售的国产品牌化妆品仅“大宝”销量较  相似文献   

6.
数字     
《医学美学美容》2010,(3):10-10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统计,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我国化妆品工业生产销售额为3.5亿元;2007年达到1200亿元,为1980年的342倍,2008年为1300多亿元,2009年的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数字     
36% 化妆品生产商雅诗兰黛表示,第一财季净利润达到1.911亿美元,约合95美分每股,去年同期为1.407亿美元,约合71美分每股,同比增长36%;营收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和中国的需求提高。  相似文献   

8.
据亚洲市场策略有限公司预测, 未来中国的美容美发市场每年将有20~30%的增长,其中美容品增幅虽然最大,然而市场占有率仍以护肤品为主。此外,合资企业在贸易待遇上仍占优势,销售渠道可能更向零售方面发展。据该公司的研究显示,至201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值可达220亿美元。美容及美发院数目将由1979年的1万家增加至7万家,平均每人花在购买化妆品的金额已由1986年的0.21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美元,升幅超过10倍。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商品陈列面的大小变化、化妆品陈列的高低变化和化妆品的陈列时间等均会影响化妆品店的销售额。首先,商品陈列面的大小变化会引起销售额的变化。如由4个货位减少到2个货位,销售额锐减48%;由3个货位减少到1个货位,销售额锐减68%;由2个货位增加到4个货位,销售额增加40%。所以,在化妆品店的商品陈列中,要加大购买频率较高品种的陈列面,并以大陈列面形成聚焦点,刺激顾客购买。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出现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但是国际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在1993~1997年内仍然上升了20%,这一数据来源于《国际市场追踪》(MTI)的权威统计报告。该统计报告表明,国际香水市场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大,市场销售出现严重滑坡。但与此同时,其他类化妆品特别是彩妆品的销售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据雅芳2005年第3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在华销售额同比继续下降16%,没能扭转第2季度下跌19%的势头。而美国雅芳总部也已经宣布,2005年其全球4大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第3季度全球销售收入为18.6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第1~3季度累计销售收入为56.905亿美元,下降6%,主要是由于产品定价和产品组合的不理想,以及加大了策略性投资,导致总体利润下降。雅芳公关部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市场尤其下滑得厉害,直销试点不仅没给雅芳带来预期的收益,还导致营业额16%的降幅。  相似文献   

12.
一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整个化妆品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为16%,“七五”期间为32%,“八五”头三年为38%。目前市场还远没有饱和,预计到2000年的增长速度为45%。我国美容化妆品的年消费总额现已突破1200亿元,人均美容化妆品年消费金额超过100元,与文革时期相比,至少增长了20倍。从品牌上来讲,我国化妆品市场中的洗发类产品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如飘柔的市场占有率是32.5%,海飞丝13.5%,潘婷10.6%,诗芬6.8%。这些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指名购买率均已达到60%以上,新品牌很难对其构成市场威胁。国产品牌只有大宝、奥妮系列具有一定的消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美容市场的迅猛发展和逐步规范,目前美容及化妆品年消费总额已超过1200亿元。据统计,全国已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700多家,化被品的品种和规格达上万个。1996年国内化妆品的销售总额突破200亿元,1997年又增长了20%。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近10年来国内消费品市场发展最快的商品是化妆品。专家们同时预测,到2010年,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今后15年内平均年递增12.9%左右。而且,未来化妆品消费将随着人们消费思想的成熟而更加理智化,因而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会出现不同于现在的新局面。▲专业化妆品市场继续升温目前,全国各地的美容院约有10万多家,仅北京市就有3000多家。但是,许多美容院所使用的专业化妆品质量令人担忧。经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专业美容化妆品的合格率不足40%,这使得人们对名忧专业美  相似文献   

15.
美容护肤品是指滋润、营养、保护和美化皮肤的化妆品,按功能可分为洁肤品(洗面奶、洁面乳、面膜等),润肤品、护肤品(保湿系列、美白系列、防晒系列、去皱系列、祛斑系列等),在整个化妆品市场中占35%的份额。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执行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化妆品消费市场调查表明,在当今城市居民中已有近一半人与美容护肤品结缘。调查显示,润肤品以44.5%(过去一年内使用过的人)居首位,护肤品为44.1%,洁肤品为34.6%。  相似文献   

16.
李铃 《医学美学美容》2000,(12):106-106
据专家们预测,到2010年国内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平均年递增12.9%左右,同时会出现不同于现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塑身内衣在经过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2004年一些著名品牌的销售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据有关的权威调查资料显示,内衣市场的发展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内衣市场销售额近500亿元。在未来5年内销售额将达5000亿元,其中塑身内衣的份额可望达到大半以上。这组数字足以说明中国内衣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信息     
国家卫生部近期公布了1996年全国化妆品卫生抽查结果。在这次全国性的抽检中,共检查了56家商场的1155件进口化妆品的卫生许可批件,发现有254件、184个品牌无卫生许可批件,占22%。在对57家商场销售的433件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查中,无卫生许可批件的占69.5%。对市场销售的176件粉类化妆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有7个产品的有害金属含量超标。抽检57家美容院使用的产品中发现17种超标,其中13种护肤护发产品的细菌总量超标。根据国务院《化妆品卫生监督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化妆品(包括护肤品,香水等)市场中的产品,除了国产品牌、合资品牌最争时尚女性青睐的就算世界名牌化妆品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品质平凡的化妆品往往自诩为“国际名牌”,而众多真正的世界驰名化妆品却不为普通消费者关注,受到冷落。据市场调查及国际化妆品资料分析,掌握世界化妆品市场的著名公司和驰名品牌者,基本集中在欧美等几个发达国家。以下将为消费者介绍几家最为著名的国际性化妆品公司及其品牌。  相似文献   

20.
自从涉泽宏一就任董事兼副总经理一职以来,高丝化妆品公司上下也随之而动:2005年,高丝化妆品销售额同比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旗下顶级品牌美谛高丝全面占据全国最好的15家百货商场专柜;同时,兰皙欧、颜皙、艾文莉等中档及大众化品牌也开始分团队独立运作,品牌特征及市场策略灵活性得以彰显和提升。在一级市场终端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后,兰皙欧、颜皙、艾文莉对二三级市场专柜渠道的渗透将成为涉泽宏一今后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