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各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缺损,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满意的效果。我们在尸体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设计了一种吻合血管的肩胛区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大型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吻合的质量是决定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是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中存在血管选择、受区血管相关术中表现和血管吻合技术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及技巧。同时,术后对皮瓣危象、并发症进行判断和处理时也有较多的关键点。笔者的团队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口腔颌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在口腔颌面颈部的血管吻合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针对口腔颌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动静脉吻合的技巧、血管选择、血管危象的判断及处理等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03月—2010年08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168例,前臂游离皮瓣90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39例,腓骨肌皮瓣31例,背阔肌皮瓣8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164(97.6%)例,失败4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局部并发症6.5%(11/168),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为5.4%(9/168),其中静脉血栓形成66.7%(6/9),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55.6%(5/9),前臂桡侧皮瓣成活率97.8%(88/90);股前外侧皮瓣成活率97.4%(38/39);腓骨肌皮瓣成活率96.8%(30/31);背阔肌皮瓣8例全部成活,随访2~2.5年大部分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成活率高,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常用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血管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5年5月,对21例患者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创面,供血动脉选用面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回流静脉选用颈外静脉及颈内静脉分支.手工吻合游离皮瓣动脉18条,吻合器吻合游离皮瓣动脉3条、静脉21条;其中头静脉13条,腓动脉伴行静脉6条,股前外侧动脉伴行静脉2条,观察其吻合时间及吻合血管通畅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吻合后勒血试验证实,动脉和静脉血流通畅率100%.动脉吻合中,供血动脉选用面动脉16次,甲状腺上动脉5次;回流静脉选用静外静脉13次,颈内静脉分支8次.手工吻合动脉平均时间为(17.20±2.31)min,吻合器动脉吻合平均时间为(5.48±1.33) min;手工吻合静脉平均时间为(18.39±3.48) min,吻合器吻合静脉平均时间为(6.45±0.60) min.术后随访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缺损修复后皮瓣颜色、形态及质地良好,未出现皮瓣危象及皮瓣坏死.术后血管彩超均显示吻合后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术后1~3个月复诊,均未见皮瓣坏死.结论: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静脉速度快,通畅率高,初步结果证明该血管吻合器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7.
我科自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83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3例患者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45例 ;年龄 31~46岁 ,平均年龄 44岁。舌癌 32例 ,颊癌 2 6例 ,口底癌 11例 ,腭癌 5例 ,口咽癌 9例。皮瓣最大面积 11cm× 8cm ;最小为 6cm× 4cm。供区均为左前臂。受区吻合的血管 :78例颌外动脉 ,5例甲状腺上支 ;80例颈外静脉 ,3例颈内静脉分支。2 结果 83例患者中 ,术后皮瓣 78例 ,失败 5例 ,其中动脉供血不足 1例 ,静脉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8.
李大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2):115-116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2例施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中21例皮瓣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除应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外,重点在于加强皮瓣护理,细心观察皮瓣的血运,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皮瓣区受压和预防皮瓣感染是确保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41例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我科自1983年5月至1989年5月先后对41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其中有36例来自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织缺损,除1例皮瓣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97.56%。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性别:男,27例,女,14例,男:女为1.93:1。以男性为多见。年龄:最大74岁,最小29岁,平均为49.75岁。二、病变部位:左下颌牙龈鳞癌7例;右下颌牙龈癌1例;左上颌牙龈鳞癌1例;右磨牙后区,翼颌韧带,右软腭鳞癌1例。右磨牙后区粘液表皮样癌1例;右软腭鳞癌2例,左舌 相似文献
10.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用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31例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37例患者进行了0.5~18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31例成功率99.24%。远期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前臂区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术中血管套接法优于缝合法,应尽量多吻合静脉,该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国产73-Ⅱ型血管套接器与普通血管缝合两种血管吻合方式对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血管吻合方式将2005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63例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分为两组,血管套接组(n=32)修复时采用国产73-Ⅱ型血管套接器吻合动脉及静脉,普通血管缝合组(n=31)采用血管缝线吻合血管,比较两组病例血管吻合时间,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成活率,以及患者面部外形、面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血管套接组、普通血管缝合组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15.66±8.76)分钟、(65.55±15.14)分钟,两组吻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共移植组织瓣63例,术后发生皮瓣危象3例,成活61例,皮瓣危象发生率4.76%,总成活率为96.83%。血管套接组移植游离组织瓣32例,术后发生皮瓣危象1例、成活31例,皮瓣危象发生率3.13%、成活率96.88%;普通血管缝合组移植游离组织瓣31例,术后发生皮瓣危象2例、成活30例,皮瓣危象发生率6.45%、成活率96.77%。两组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的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面部外形恢复良好、舌体运动、咬合关系及吞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安全有效,患者面部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术中血管套接和普通缝合吻合血管的方法,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和皮瓣成活率基本相同,但血管套接法吻合速度快、易于掌握,临床上需根据具体病情,结合患者自身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8年3月以来,采用二级串联皮瓣游离移植,为整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本组4例系晚期恶性肿瘤或复发性肿瘤患者,1例为唇癌手术多次复发,广泛浸润上下全唇及颊部皮肤粘膜;3例系颊粘膜鳞癌浸润颊部皮肤,我们采用广泛手术切除,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修复。其中最大二级串联皮瓣达16.5×7cm和15×7cm。本组采用的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不但使临床医师可以大胆、广泛切除病灶,而且术后功能及外貌的恢复也易为病员所接受。本组4例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均系颌面部晚期肿瘤广泛切除术后的同期修复,8个皮瓣100%成活。本文认为,双前臂皮瓣二级串联游离移植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晚期肿瘤切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领面部缺损,以期达到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方法:选择舌癌、颊癌、口底癌患者20例,设计前臂皮瓣时,一是根据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其皮肤外形,二是根据桡动脉和头静脉走行,设计皮下筋膜层外形,包括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内,大于皮肤范围。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修复器官的解剖形态、黏膜化程度、发音清晰度、运动及饮食类型等诸方面生理功能。结果:20例皮瓣全部获得成功,术后半个月和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外形臃肿,6个月后.修复器官解剖形态无臃肿和牵拉,发音较清晰,感觉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18/20)进普食,少部分(2/20)为软食。结论:皮肤和筋膜下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可以较好恢复颌面部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游离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修复的经验。方法:2007-06~2010-06,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06例(前臂皮瓣42例,腹直肌肌皮瓣18例,股前外侧皮瓣46例),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39例,年龄24~77岁,除3例外均为肿瘤切除造成的组织缺损,所有病例均为即刻修复。结果:106例游离组织瓣成活103例,修复成功率为97.2%。制取的皮瓣面积最大为16 cm×8 cm,最小为5 cm×4 cm;4例出现血管危象,2例抢救成功,2例失败。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组织缺损,游离组织瓣是进行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部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后血管危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血管危象是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1] 。我科于 1978年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全下唇缺损获得成功后 ,开始了用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工作 ,1980年 1月首先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缺损[2 ]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完成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手术 118例 ,失败 4例 ,失败病例主要为血管危象所致[3] 。作者自 1991年来完成 5 9例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手术 ,有 7例出现血管危象 ,占 11.86 % ,其中 2例皮瓣坏死 ,5例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探查后皮瓣全部成活 ,手术成功率达 96 .6 1%。现将血… 相似文献
18.
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2007年11月,应用30块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9例,分析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术后并发症以及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组织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采用游离前臂皮瓣16例、游离腓骨瓣11例、游离前臂皮瓣和腓骨瓣复合瓣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1例,全部游离组织瓣成活,术后1例发生血栓,抢救后组织瓣愈合良好。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吻合旋髂深血管游离髂骨移植成功,是整复骨缺损的新进展之一。1982年上半年我们采用这种新方法,整复下颌骨缺损1例,颧骨和眼眶缺损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33例,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戍活的各种因素。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为颊部的洞穿缺损,15例为上颌骨切除术后的缺损,6例为腭部洞穿缺损,2例为先天性腭裂术后巨大腭瘘,全部患者的33块前臂皮瓣均成活,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皮岛均获得成活并完成修复目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3.0%,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洞穿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血供可靠并且制备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