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健康与法     
患者都有什么权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 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根据以上规定:公民在患病时应该享有知情权和  相似文献   

2.
建立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由于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致使医疗事故发生时,一系列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这是必须通过立法来做出规定的。2002年4月4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对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来说,对医疗事故的规定作了一些改进,但也有不足之处。医疗事故侵害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医方应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告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告知是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医疗纠纷的一项重要措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按照这个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健康月刊》2005,(4):106-10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列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9月1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医疗事故处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分开进行,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将医疗差错纳入四级医疗事故范畴),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并变补偿为赔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为司法解释,从保护受害方(患者)的角度,规定了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秀彩 《工企医刊》2004,17(4):118-11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为了更好地在癌症患者中实施这一规定,我们对我院43例癌症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了“知情权”需求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怎样运用知情同意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同意原则是临床上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之一。它既是患者的权利,又是医务人员的义务。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履行好这一义务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有法律保护的。《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后果;医师进行试验性临床医疗,应  相似文献   

8.
魏静 《现代医院》2009,9(1):104-106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施行,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产生了重要影响;而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施行,则更是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集中到了患者的权利及其保护,对此,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行业在内的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和卫生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第二专业),通过冷静的研究发现,当我们的立法机构和社会在对患者的权利呼吁并付诸实践的时候,却忽视了医患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一的医务人员的权利及其保护,这是我们立法和制度设计中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浅析知情同意权和保护性医疗原则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应当尽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第10条规定:“对按照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医疗纠纷赔偿案件呈上升的趋势,对于何种医疗行为构成违法行为,就成了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本文从医疗医疗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医疗违法行为的方式,并就医疗违法行为的正当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呼唤人性化医疗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和实施后医院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研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积极应对的措施与方法,指出医院必须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人性化医疗服务对减少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及其争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对医疗执业过失给患者造成的损害进行充分赔偿,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化医疗公共秩序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医院主体是公立医院,侵权法人身损害赔偿相对于综合医院尚未到重大程度,并且综合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过失案件基本确定,选择合适医疗责任保险模式,如医疗责任保险信托等,能促进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实践表明,商业性医疗责任保险不宜成为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主体。建立独立的医疗过失纠纷调解鉴定机构,才能保证医疗责任保险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作为医疗侵权的类型之一,可以采用侵权法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的进程,医疗事故的经济属性逐渐明显。本借助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试图分析医疗事故的经济实质,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加深对医疗事故的理解。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探讨实践中常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和管理过失等法律问题,并为其提供经济方面的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三级医院医疗事故鉴定的趋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上海市5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985年至1999年15年间医疗事故鉴定的发展趋势所作的回顾调查与比较分析(其中随机抽取45例医疗事故鉴定作原因分析),结果显示:(1)15年作一级事故[鉴定数共295例,5年年均数29.8例,比前10年年均数上升51%,(1)15年定为事故与鉴定数的相关比较P>0.01,无显著差异,后5年两者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3)15年门急 总量6860万人次,与鉴定数逐的的相关分析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4)随机抽样45例鉴定数:(1)手术科室,急诊室分别占73.33%,15.56%,死亡率为42.22%,(2)医院有不规范诊疗等7项医源性原因,结论:15年来医疗事故鉴定数呈上升趋势(后期5年尤为明显),它与定性事故数的多少无,与医疗业务量增减无关。手术科,刀诊室是发生医疗 纷的高危部门,其中重危病人是高危对象,医疗纠纷除医源性原因外,还有非医源性(社会,病人)原因,提出了加强管理,减少纠纷的6条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了RFID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可行性,简要阐述了RFID的控制、存储以及通信电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医疗设备管理和患者信息管理的RFID技术具体应用,最后通过对上位机通信终端和医疗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构成了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医疗管理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成本,保证了医疗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患纠纷处理的重要证据,对医患双方的利益都至关重要。但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关于鉴定的提起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的规定。由于医患双方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而使得鉴定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争议进行医疗事故的判定,对初次鉴定的审查,以是否进一步鉴定的规定,有明显的行政权干涉民事权的倾向;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医学依据同样应当受到司法审查,而医学会的鉴定行为缘其关乎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同样应当受到相应的监督。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关问题尽早做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医疗过失诉讼具有过失认定的专业性和不确定性、医疗损害的基础性和自然进展性、因果关系判断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并存在诉讼结果的非预测性、证明责任的医患两难性以及诉讼导致医患对立的缺陷。这些基本特征与缺陷是基于医疗服务和法律的专业性以及医学与法学的局限性而产生的,与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医疗服务模式没有关系。我国当前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以至采取了开放性的医疗过失诉讼制度,并在某些方面基本上视医疗损害责任为一般人身损害责任。这种改革趋势加剧了医疗服务的非医学化,有违医学规律,在某种程度也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9.
医疗安全与医院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医疗风险、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长期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加强医疗风险的认识和应对措施非常重要。强化医疗风险管理的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机制,加强重点专业、医院感染和病理质量管理,是有效规避医疗风险,防范医疗事故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医疗侵权民事诉讼环境的变迁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实践中公平原则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医疗侵权民事诉讼案件。针对这一情况,分析医疗纠纷的司法环境,并提出按照规章办事,把握法律底线:实施风险评估,科学合理诊治:区别对待赔偿,保护员工权益: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