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础题 (30分 )(一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多填错填不计分。每题 0 .5分 ,共 10分 )1.“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是说明 (B)A、阴阳相互对立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相互平衡2 .以下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治疗是 (A)A、肝火旺泻心火 B、肝火旺泻脾火 C、肝火旺泻脾D、肝火旺泻肺 E、肺热旺泻大肠3.脾主升清的确切含义是 (C)A、脾之阳气主升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  相似文献   

2.
试题部分一、基础题 (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多填错填不计分 ,每题 0 .5分 ,共 10分 )1.“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是说明 (   )A .阴阳相互对立B .阴阳互根互用C .阴阳相互消长D .阴阳相互转化E .阴阳相互平衡2 .以下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治疗是 (   )A .肝火旺泻心火B .肝火旺泻脾火C .肝火旺泻脾D .肝火旺泻肺E .肺热旺泻大肠3.脾主升清的确切含义是 (   )A .脾之阳气主升B .脾气以升为健C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 .升已…  相似文献   

3.
1 多选题(共40分)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1.1 “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可形成(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阴阳俱虚证1.2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为( )A.阳虚 B.阴虚 C.阳盛 D.阴盛 E.阴阳两虚1.3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  相似文献   

4.
1 多选题(共40分)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 1.1 “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可形成( ) A.实热证;B.虚热证;C.实寒证;D.虚寒证;E.阴阳俱虚证。 1.2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为( ) A.阳虚;B.阴虚;C.阳盛;D.阴盛;E.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5.
试题部分一、基础理论知识题 (30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多填、少填、错填不计分。每题 0 .5分 ,共计 10分 )1、”动极镇之以静” ,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相交感D、阴阳互根互用 E、阴阳互为消长2、以下哪一项属于”子病犯母”(   )A、肝病及心 B、心病及脾 C、肺病及肾 D、肾病及脾E、脾病及心3、”精血同源”是指下述哪两脏的关系 (   )A、心与肾 B、肺与肾 C、肝与肾 D、脾与…  相似文献   

6.
试题部分一、基础理论知识题 (30分 )(一 )单项选择 (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多填、少填、错填不计分。每题 0 .5分 ,共计 10分 )1.“动极镇之以静” ,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 .阴阳相互转化B .阴阳对立制约C .阴阳互相交感D .阴阳互根互用E .阴阳互为消长2 .以下哪一项属于“子病犯母”(   )A .肝病及心B .心病及脾C .肺病及肾D .肾病及脾E .脾病及心3.“精血同源”是指下述哪两脏的关系 (   )A .心与肾B .肺与肾C .肝与肾D .脾与肝E .肾与脾4 .“肾为…  相似文献   

7.
浅谈虚证便秘的辨证治疗及致秘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中医古籍有“阳结”、“阴结”之分,阳结为热证、实证;阴结为寒证、虚证;可因多种疾病引起。而虚证便秘则多属“阴结”,究其病机多责之气血阴阳亏虚,肠道传导无力或肠燥失润而秘。笔者治疗虚证便秘,首分气、血、阴、阳,遵循“虚不胜攻,借补为通”的原则,精选廉验古方,每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内经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B3.D4.A5.C6.D7.C8.B9.C10.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AD2.BCDE3.ABE4.ACDE5.ABCDE6.CE7.ACDE...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源于天然 ,毒副作用较人工合成药物小 ,易被多数患者接受。由于某些原因 ,使临床应用中成药并未发挥最佳疗效。现就如何发挥中成药的最佳疗效 ,浅议如下。1 遵循中医治疗法则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治疗法则。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寒、火、虚、实四种。一般寒性体质易患寒证 ,火性体质易患热证 ,虚性体质易患虚证 ,实性体质易患实证。寒证分为外寒、内寒 ,热证分为实热、虚热 ,虚证分为气、血、阳、阴、心、肝、脾、肺、肾虚等 ,实证分为气阻、血瘀、食积、痰凝、水聚等。证有寒热虚实 ,方有温清补消。若热证用温剂 ,有如火上…  相似文献   

10.
试题部分一、专业基础理论 (依所晋升的专科选答 ,计 2 4分 )[内科 ](一 )单选题 (6分 ,每小题 1分 )1、哮喘发生的病理关键是 (  )A、痰气搏结、壅阻气道 B、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C邪袭于肺、肺气不利 D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E、肾气亏虚、气失摄纳2、李某 ,女性 ,4 0岁 ,胃脘胀痛、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每因情志不遂而作痛 ,舌苔薄白、脉弦、其治法以哪项为主 (  )A、疏肝健脾 B、疏肝和胃 C、疏肝利胆 D疏肝清热 E疏肝理气3、王某 ,男性 ,38岁 ,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泛恶、食少、嗜睡、舌苔白腻、脉濡滑、…  相似文献   

11.
“热证忌灸”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证忌灸”说源于《伤寒论》,而实践证明灸法也有补泻之分,故不但可用于虚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本文就文献和临床所及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B1 型题 ]1~ 2A 风肿 ;B 寒肿 ;C 火肿 ;D 湿肿 ;E 痰肿。1 高肿火欣热是 ;2 漫肿 ,不红不热或皮色暗青是3~ 4A 有脓 ;B 无脓 ;C 脓已成熟 ;D 脓浅 ;E 脓深。3 肿势平坦 ,皮色不红不热 ,或微红微热 ,按之乃痛而应指者为    4 肿块已软 ,有鸡啄样痛5~ 9A 火毒炽盛 ;B 血分有热 ;C 火毒炽盛 ,正气不虚 ;D 火毒炽盛 ,正气内虚 ;E 气血壅塞 ,正气不足。5 疔疮的病因病理 ;6 丹毒的病理 ;7 走黄的病理 ;8 内陷的病理 ;9 流注的病理10~ 11A 乳癖 ;B 乳腺增生病 ;C 乳疬 ;D 乳痈 ;E 乳岩。10 乳房内单个肿块 ,不…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医学基础》部分一、多选题 (一)在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在号码上打“√”,以示回答。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①凝滞收引②生风动血③耗气伤津√④重浊粘滞⑤善行数变 2.气滞引起的疼痛表现为: ①隐痛②灼痛√③胀痛④刺痛⑤重痛 3.阳虚可以导致: ①实热证②实寒证③虚热证√④虚寒证⑤以上都不是 4.湿热内蕴可见: √①舌红苔黄腻②舌淡苔白腻③舌红苔黄干④舌绛少苔⑤舌紫苔灰滑 5.小儿指纹色鲜红,多主: ①热证√②寒证③虚证④淤血⑤惊风 (二)在下列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打上“√”,以示回答。  相似文献   

14.
冯文林 《中医杂志》2008,49(10):953-953
<素问·调经论>有段阐发气血虚实病机和由此所产生的证候举例:"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相似文献   

15.
连翘酯甙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1 材料 美国Waters公司 2 0 1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HPLC)及Delta40 0 0高压设备系统 ;日本岛津SHIMADZU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连翘酯甙标准品 :沈阳药科大学徐绥绪教授提供。丹麦TL30 72超净工作台。日本MODEL30 4二氧化碳孵箱。日本Olympas显微镜。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3型 (Ad3)、腺病毒 7型 (Ad7)、柯萨奇B组病毒3型 (CB3)、柯萨奇B组病毒 5型 (CB5)、流感病毒甲 3亚型 (Fa3)、副流感病毒Ⅲ型 (PF3)。以上病毒由黑龙江省防疫站病毒研究所提供。对照药 :双黄连粉针剂 ,哈尔…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医学基础》部分一、多选题 (一)在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在号码上打“√”,以示回答。 1.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①凝滞收引②生风动血③耗气伤津④重浊粘滞⑤善行数变 2.气滞引起的疼痛表现为: ①隐痛②灼痛③胀痛④刺痛⑤重痛 3.阳虚可以导致: ①实热证②实寒证③虚热证④虚寒证⑤以上都不是 4.湿热内蕴可见: ①舌红苔黄腻②舌淡苔白腻③舌红苔黄干④舌绛少苔⑤舌紫苔灰滑  相似文献   

17.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5 2例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的分析研究。认为采用分期辨证能较好地反映狼疮性肾炎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及其演变 ,提出活动期分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和湿热壅滞证 ;缓解期分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和脾肾气 (阳 )虚证 ,湿热、瘀血、水湿等作为兼证 ;疾病后期则与一切肾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表现相类似 ,按阴阳两虚、浊瘀阻络辨证。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属本虚标实之病,其虚是指心气血阴阳之虚,其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阻滞。心绞痛即是这些实邪阻滞心之经络,不通而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心痛协作组以寒热为纲,研制出寒证与热证二种心痛气雾剂,该药获得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为严密观  相似文献   

19.
浅谈食管癌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晶  刘亚娴 《陕西中医》2006,27(3):318-319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中医治疗。方法:综合分析历代文献对噎膈(食管癌)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总结食中医治疗管癌的理、法、方、药。结论:食管癌发病的根本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阴血亏虚,肾水枯涸,标实是指瘀血、痰阻、逆气。本虚是疾病的本质,贯穿疾病的始终,标实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派生的不同表现。临证过程中,把食管癌分为3期,早期病在气分,表现为痰气交阻,中期为病在血分,表现为瘀血内结,晚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并提出术后针对本虚治疗是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 [原文] 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灵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