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中国农村现实问题。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需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成为新选择。但受制于养老观念落后、资金匮乏、专业人才不足、政策保障缺失等问题,医养结合在农村发展缓慢。笔者从转变养老观念、发展乡村经济、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探索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整合梳理了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类型、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选择,以期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医养结合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核心,合理优化配置医疗养老资源。通过回顾总结日本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转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中医药医养服务等问题,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构建提出多维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介绍了该市在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中的具体举措,分析医养结合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总结精准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建立中医药和智慧医养体系、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通过促进医养功能耦合、提升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制度、拓宽医养结合融资渠道、壮大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路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真正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于现有标准的需求情况。方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行现场调研。结果目前养老机构在服务对象的准入、机构人员的配置、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需求。结论医养结合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  相似文献   

6.
医养结合服务是涉及多个主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以养老机构为牵头单位,通过智慧化平台,充分对接医院、企业等服务资源,发挥多个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多方面服务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对养老机构牵头构建“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评价内容与具体要求,规定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服务评价的原则、内容、实施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为老年人提供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意义,并为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对护理的需求及医养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的优势,建立完善的转诊流程和机制,使养老和医疗有机结合,加快专业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结果我国现阶段存在四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对于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政府应在监管同时加大补贴投入,规范社区管理,加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构建多元化医疗供给体系。以我院为例的医养结合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中设养,完善了我国养老体系,因此应使其健康良性发展,使其变得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识不强,基层缺乏专业医养护理人才,尚未建立长效筹资和医养结合管理体系等阻碍湖南省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医养结合的问题,提出了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增设医养结合服务科室、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合作以及第三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4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农村医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龄、空巢、失能、失智加剧的"中国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军队离退休干部对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存在着庞大的刚性需求,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适应新要求,而"医养结合"模式将成为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1]。所谓医养结合,是把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养老、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相关服务[2]。在军队调整改革期间,军队干休所如何为老干部构建起一个安全、专业、便捷、多维、无缝的经济高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一直是党和军队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L县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95份,有效回收问卷454份(91.72%)。结果454名农村老年人中160人(35.2%)有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等14项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子女数、家庭月收入、到卫生院距离、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孤独程度、医养结合赞成程度、对医养结合机构了解程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较低,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客观了解需求情况,加强医养结合的宣传,建立多档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姚安县始终坚持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模式,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全县现有医养结合机构3个,其中:公立医养结合机构1个,私立医养结合机构2个。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患病比例的增加,就医质量需求的增长,让如何养老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热点社会问题。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有的养老需求,促使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新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提出,已经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响应。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较弱、专业人才短缺,医养服务质量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不高、政策细则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仍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和困难。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构建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多层次专业人员培养模式,加快养老服务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医疗保险方式,健全护理保险体系、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以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非常契合我国老年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经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是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6~7月,随机抽取徐州市5个区30家养老机构的1 000名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28份,有效回收率92.8%。入住机构老人医养结合服务总需求(65.93±12.34分),各维度中需求最高的是医疗护理(72.25±17.1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自己或子女支付入住费用、自感健康状况差、失能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P<0.05)。结论:徐州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资源可及性和老人身体状况影响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养老机构应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建议政府加大培养医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政策宣讲和资金引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该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相关政策、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方法调查研究。结果三明市养老问题突出,居家养老是主要发展方向;医养结合模式主要以"公办"为主导,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是医疗卫生服务嵌入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感到满意。结论三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符合老年人服务需求、养老方式及经济支持等愿望,该模式值得推广,但此项工作刚起步,在顶层设计、政策优惠和法律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沛县立足全县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养老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一系列医养结合新政策,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为契机,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中心,拓展思路,集聚政策,优化服务,积极探索出一条试点先行、优化资源、医养结合、创新模式、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满足了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进了全县医养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找出其在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完善相关策略和措施,为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320名老年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收入来源和居住情况与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相关(P<0.05)。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自身健康关注程度以及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相关活动及满意程度也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了解程度和满意度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为大病康复服务(63.3%), 58.3%的老年人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费用较高。结论 广州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度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强化宣传引导,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及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力求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充分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及传统养老观念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研究旨在分析“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指明该模式推广实施的关键因素、制约因素,并基于西南大学康养苑“六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施案例,为“六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 要: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照料和护理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广泛试点,逐渐探索 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实践模式。适时地梳理并总结典型案例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功经验,将有助于在下一阶 段的老龄工作中进一步复制和推广。文章立足于当前我国着力构建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从满足不同养老场景下老年人 的医养需求,促成医养结合全覆盖目标的角度,深入剖析当前医养结合实践的典型模式和发展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 出建议,以期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促成医养结合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面对多样化、复合化的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推动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是如今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南京市秦淮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运用协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多主体协同下社区医养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协同管理特点与优势,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社会主体、家庭的组织与协作,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多主体协同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实现多层次协同治理,激发核心主体内生动能,促进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