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VA)、维生素D(V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256例3岁以下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测患儿血清VA、VD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肺炎组(n=200)、重症肺炎组(n=56),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56例肺炎患儿血清VA、VD水平分别为(0.84±0.37)μmol/L、(48.11±17.55)nmol/L,其中VA缺乏(VAD)、VD缺乏的检出率分别为46.5%、58.2%;重症肺炎组VA、VD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VAD、VD缺乏检出率升高(P<0.05);不同VA水平的肺炎患儿VD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患儿VD缺乏检出率更高;VD缺乏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长于VD不足组和VD正常组(P均<0.05)。结论:肺炎患儿VA、VD水平高低与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维生素D(V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年龄的关系,以期为儿童CAP的病情预测与评估及VD的补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5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肺炎组(100例)和重症肺炎组(45例),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9例住院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60例健康儿童相应资料予以比较。结果急性支气管肺炎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92±0.3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32)μmol/L,P<0.01]。急性支气管肺炎组可疑SVAD及SVAD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低龄、发热、重症及家居农村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较低(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患儿年龄、发热、病情程度、居住地与体内维生素A状况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营养不良患儿维生素D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3年9月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90例,分为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消瘦组,各30例.分别测定各组患儿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消瘦组维生素D缺乏比率较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低下组、生长迟缓组、消瘦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不良患儿,特别是生长迟缓的患儿普遍缺乏维生素D,临床上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与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维生素A(VA)的变化规律.方法:(1)比较173名2岁以下急性期肺炎患儿和182名正常同龄儿血浆VA水平;(2)随访患儿家长同意并在恢复期抽血的30名V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VA水平,比较患儿急性期、恢复期VA水平.结果:(1)肺炎患儿血浆VA低于正常健康小儿[(0.99±0.60)vs(1.17±0.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期惠儿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0.77±0.33)vs(0.48±0.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正常健康小儿水平.结论:肺炎惠儿血浆VA水平较同龄正常健康小儿明显下降,雏生素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8.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糖尿病合并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维生素D水平对感染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作为病例组(n=170)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足者210人作为对照组,留取标本,检测糖尿病及维生素D相关指标.数据统计使用SPSS。结果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41.69nmol/L vs 55.86nmol/L,P=0.026)。病例组中维生素D不足的发病率为80%,而对照组中则为66.81%(P=0.005)。维生素D缺乏引起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是维生素D正常者的1.986倍(95%CI 1.231~3.205)。通过对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维生素D水平与CRP、PCT升高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更普遍,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糖尿病合并感染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临床带来更大的益处,这还需要更多的干预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轻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MPP患儿100例分为难治性(RMPP组,22例)和轻度MPP(MMPP组,78例)两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RMPP组及MMPP组血清25-(OH)D3、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低于C组(P<0.05),且RMPP组低于MMPP组(P<0.05)。RMPP组和MMPP组IgA、IgM、IgG和CD8水平高于C组(P<0.05),且RMPP组也高于MMPP组(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免疫功能损伤,继而影响儿童MPP的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7岁,每次1 mL;>7岁,每次2 mL,bid,治疗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口服治疗,400 U,qd,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IL-17、hs-CRP、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过程中共脱落11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39例/40例)和82.50%(33例/40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5.14±1.08)和(6.87±1.24)d,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69±1.21)和(8.52±1.29)d, CD3+水平分别为(6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确诊的MPP患儿100例作为MPP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MPP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MPP组患儿的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轻症组,CD8^+水平高于轻症组(P均<0.01)。结论:MPP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监测血清25-(OH)D3水平及免疫功能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不同维生素D(vitamin D,VD)预防剂量状态下V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合理补充V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5所医院健康体检婴幼儿751例(0~3岁),采用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根据不同VD预防剂量、年龄、季节、喂养方式等分组,了解以上因素对25(OH)D的影响。结果:0~3岁婴幼儿VD补充率74.6%(560/751),VD预防剂量30~1 600 IU/d;25(OH)D水平为(35.29±10.39)ng/mL,并随VD补充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保持平稳的趋势;未补充组25(OH)D水平为(30.51±11.03)ng/mL,显著低于补充组;未补充组中VD不足及缺乏率达14.7%,高于补充组(P<0.05);高剂量补充组(>600 IU/d)较其他组VD缺乏和不足的比率明显下降(P<0.05);不同季节、年龄、喂养方式、预防剂量可影响25(OH)D水平,以冬春季无食物来源儿童25(OH)D水平最低[(18.44±11.91)ng/mL]。结论:重庆地区0~3岁婴幼儿预防性VD补充率高,但补充剂量差异较大。VD预防性补充是维持婴幼儿体内25(OH)D水平的重要措施,季节和喂养方式可显著影响VD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经儿童家长知情同意,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CAP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1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年龄纳入范围1个月~2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析其与CAP患儿一般资料、病程、病情、ALT、白蛋白、CK-MB、血钙、免疫球蛋白、血常规等指标的关系。结果:CAP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28.21±1.43)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或者不足的患儿比例为65.45%,高于对照组的18.18%(P<0.05)。日照充足季节(春夏秋)CAP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39.00±22.72)ng/mL,高于日照不足季节(冬)的(16.00±8.37)ng/mL;≤1岁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5.00±8.26)ng/mL,低于>1~2岁患儿的(37.00±11.45)ng/mL;病程>7 d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8.00±0.27)ng/mL,低于病程≤7 d患儿的(26.00±3.21)ng/mL;重症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3.00±6.23)ng/mL,低于轻症患儿的(27.00±7.36)ng/mL;住院时间>7 d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9.00±2.26)ng/mL,低于住院时间≤7 d患儿的(23.00±2.43)ng/mL(P均<0.05)。CAP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与血钙、IgG、IgA水平呈正相关,与WBC、CRP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与PLT、RBC、血红蛋白、ALT、BUN、CK-MB水平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CAP患儿25(OH)D缺乏或者不足较常见,其25(OH)D水平受年龄、病程、病情、住院时间、季节(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血钙、IgG、IgA、WBC、CRP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龋儿童体内血红蛋白(Hb)及维生素D[1,25(OH)2D3]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龋齿患儿106例,其中重症龋齿患儿44例(重症组),非重症龋齿患儿62例(非重症组),同时选取无龋齿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1,25(OH)2D3水平。结果:重症组Hb和1,25(OH)2D3分别为(108.81±6.72)g/L和(64.15±9.87)nmol/L,明显低于非重症组和对照组(P<0.05);非重症组Hb和1,25(OH)2D3分别为(113.03±7.20)g/L和(72.06±10.6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龋失补牙数(dmft)为(8.90±1.11),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Hb、1,25(OH)2D3与dmft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2和-0.454,P<0.05);非重症组Hb、1,25(OH)2D3与dmft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重症龋儿童Hb和1,25(OH)2D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患儿dmft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临床关系,为T1DM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新诊断及使用3C疗法治疗的T1DM患儿,分析T1DM患儿与健康体检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 D水平,将T1DM患儿分为3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比较三个亚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情况,探讨不同tanner分期、性别、季节、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T1DM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42.31±22.01)nmol/L,较健康对照组的(50.37±22.28)n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儿中,维生素D充足组的空腹C肽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及维生素D缺乏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空腹血糖水平及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按血清25(OH)D水平测定时间不同分A组(1-3月、10-12月)和B组(4-9月),A组25(OH)D水平低于B组(P<0.05);合并DKA组25(OH)D水平低于无DKA组(P<0.05)。结论:T1DM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合并DKA、及1-3月及10-12月的患儿;维生素D充足的T1DM患儿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上要加强T1DM患儿的维生素D的监测以及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0~3岁健康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参考值。方法:选取代表重庆市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域的区/县所在地医院儿保科进行正常体检儿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900例儿童,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血清25(OH)D浓度,同时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0~3岁儿童外周血25(OH)D参考值范围为(34.99±20.27)ng/mL。女童和男童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27,P=0.185);<1岁组儿童25(OH)D水平高于1~3岁组(u=2.062,P=0.040);冬春季25(OH)D水平低于夏秋季(u=-4.299,P=0.000)。结论:重庆地区0~3岁儿童25(OH)D的参考值范围为(34.99±20.27)ng/mL;健康儿童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25(OH)D水平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得出的参考值范围与全球专家共识及美国医学会的推荐值基本一致,可为婴幼儿期维生素D的补充及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维生素A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4例来我院就诊的T1DM患儿,随机分为未干预组29例和维生素A干预组2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维生素A干预组每日服用维生素A 2 000 U,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留取血清-80 ℃保存,检测患儿血清IL-17及维生素A水平,并与同期于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8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未干预组和维生素A干预组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维生素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维生素A干预组干预后3个月的血清IL-17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1);未干预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P>0.05)。结论:T1DM患儿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维生素A干预可以降低T1DM患儿血清IL-17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4种不同维生素D干预治疗方案对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儿保科门诊定期体检以及入托入园体检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接近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的婴幼儿80例,按以下用药方案分组:A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万IU;B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20万IU;C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30万IU;D组每日给予维生素A 3 600 IU+维生素D 2 000 IU,持续给药1个月。1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A、B、D组(P〈0.01),且接近安全范围的上限。结论: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20万IU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