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和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语音训练方法。 方法分析108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和112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再各选择21例患者进行语音训练,并探讨两种类型患者语音训练的方法。 结果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语音特点常表现为置换、舌后音化和侧化,108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中,舌尖音置换、舌后音化和侧化异常语音分别有89例(82.4%)、19例(17.6%)和12例(11.1%)。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语音特点常表现为[l]音的浊化代偿和[zh]、[ch]、[sh]、[z]、[c]、[s]的浊化代偿、[i]和[u]的鼻音构音、舌尖中音[d]、[t]的脱落以及[zh]、[ch]、[sh]、[z]、[c]、[s]的侧化;112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中,表现为这4种语音障碍类型的患者分别有85例(75.9%)、67例(59.8%)、47例(42.0%)和22例(19.6%)。21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经1~2个疗程的语音训练后,舌尖音发音错误的个数由训练前的(20.48±8.52)个减少到训练后的(5.33±4.78)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2,P=0.000);21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经2~3个疗程的语音训练后,舌尖音发音错误的个数由训练前的(26.29±6.88)个减少到训练后的(8.29±5.30)个,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4.430,P=0.000)。 结论功能性语音障碍和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具有很大差异性,应根据患者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对患者采取个性化语音训练方案;语音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 方法 选取52例FAD侧化构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 结果 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构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构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性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构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构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性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唇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训练方法。方法分析92 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和85 例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双唇音构音障碍的特点;再各选择20 例有双唇音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语音训练。结果FAD患者中/p/置换成/b/占同类患者有双唇音构音错误总人数的78.8%,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b/脱落和置换分别占30.2%和60.4%。经过语音训练,两类患者双唇音构音错误的个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双唇音构音障碍在FAD患者中主要为/p/音的不送气化,在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主要表现为/b/音的脱落和置换;语音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FAD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语音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4周。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训练组构音清晰度[(84.33±3.84)%],下颌[(79.45±5.20)%]、舌[(82.75±3.60)%]、唇[(90.75±4.46)%]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FAD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边音/l/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分析107例FAD患者舌边音构音障碍特点;对其中30例舌边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舌边音构音障碍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l/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置换成/n/、/y/、/r/、/d/或脱落;当/l/与含有前元音/i/、/ü/的韵母相拼时,构音错误以脱落为主;当/l/与含有/a/、/o/、/e/、/u/的韵母相拼时,置换稍多于脱落。语音训练后,患者舌边音构音错误数显著减少(P0.001)。FAD患者舌边音错误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840),年龄对舌边音构音错误的决定系数为0.422。结论舌边音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置换或脱落,舌边音与不同韵母相拼时出现的错误不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疗效确切;年龄是影响舌边音构音障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方法 选择经过系统语音矫正康复后仍存在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FAD患儿26例,分析其英语辅音发音错误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正。矫正前、后,采用异常英语辅音检测表、复辅音检测表对患儿的英语辅音及复辅音进行测试。 结果 语音矫正后,患儿发[w]、[v]、[θ]、[]、[z]、[r]、[tr]、[dr]、[l]9个英语辅音的正确个数由矫正前[(8.15±2.03)个]显著增加至[(18.04±1.08)]个,发复辅音的错误个数由矫正前的[(14.46±2.37)]个减少至[(0.62±0.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AD患儿的英语辅音发音障碍主要表现在[w]、[v]、[θ]、[]、[z]、[r]、[tr]、[dr]、[l]9个辅音及复辅音,采用针对性的矫正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发音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与语音训练方案。方法对6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其次为省略和歪曲音。经过2~6个月口腔功能训练、构音运动训练以及靶音位训练,58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最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语音训练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舌系带延长术后构音障碍患者辅音与单元音组合时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183例舌系带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和自拟的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录音,并对录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83例患者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置换和脱落,双唇音的构音错误率最低,舌尖后音构音错误率最高。发辅音与/a/、/o/、/e/、/i/组合的词时,置换多于脱落,发与/u/、/ü/组合的词时,以脱落为主。舌面音、舌尖前音及舌尖后音与/i/组合时出现侧化构音。构音错误频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586,P<0.05)。 结论构音时舌的运动位置改变是造成患者异常语音的主要原因,且年龄可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及时对术后异常语音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边缘性舌系带过短患者异常舌尖后音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 方法选择边缘性舌系带过短患者176例,分析患者异常舌尖后音的语音特点,再从中选择舌尖后音构音障碍的患者35例进行训练方法的研究。 结果176例患者中/zh/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d/有57例(32.4%),与/i/组合时置换成/j/有65例(36.9%),/zh/完全置换成/z/有37例(21.0%),侧化29例(16.5%)。/ch/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舌尖中音/d(35例)和/t/(86例),分别为19.9%和48.9%);/ch/置换成/c/有42例(23.9%),与/i/组合时置换成/q/有53例(30.1%),侧化17例(9.7%)。/sh/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完全置换成/s/有77例(43.8%),置换成/x/42例(23.9%),置换成/z/有11例,置换成/zh/8例,侧化14例(8.0%)。/r/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脱落有65例(36.9%)、完全置换成/y/有32例(18.2%),置换成/θ/有15例(8.5%),以及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l/有12例(6.8%)。康复训练前,35例舌尖后音构音障碍患者舌尖后音发音错误的个数为(34.69±11.31)个,与康复训练4个疗程后的(8.09±3.38)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7,P<0.01)。 结论舌尖后音构音障碍主要发生于/zh/、/ch/、/sh/,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置换及侧化;边缘性舌系带过短舌尖后音构音障碍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仅通过语音训练即可恢复语音功能;本研究为舌尖后音异常的边缘性舌系带过短患者制定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确切,所采用的语音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FAD侧化构音的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其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侧化构音与年龄和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D患者舌尖后音侧化构音频率最高(75.00%),其他依次为舌尖前音(65.91%)、舌面音(56.82%)、舌尖中音(20.45%)。经过1~5个疗程的针对性康复训练,38例治愈,4例好转,总治愈率为86.36%(38/44),其中轻度组治愈率为100%(11/11),中度组治愈率为86.67%(13/15),重度组治愈率为77.78%(14/18);侧化构音字数与年龄(r=0.100,P=0.752)和病情(r=0.257,P=0.092)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发生于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面音;针对性的语音康复训练是矫治FAD患者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者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者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者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O.910 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O.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O.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者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者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综合训练对老年患者膀胱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接受膀胱癌根治术Bricker术的老年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术毕即刻开始给予胃肠综合训练,分时段分部位进行。术前、术后第1日、第3日抽血检测血浆胃泌素水平,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肠梗阻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术后第7日、14日、21日及28日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对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 术前,2组患者血浆中胃泌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第1日[(348.35±55.36)ng/L]、第3日[(378.45±31.84)ng/L]的胃泌素含量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22±0.15)d]、首次排气时间[(1.88±0.22)d]、首次排便时间较短[(2.95±0.19)d],肠梗阻发生率(23.53%)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第7天[(68.46±10.24)分]、第14天[(47.19±10.93)分]、第21天[(24.51±9.81)分]、第28天[(14.49±7.52)分]的GSR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12.79±4.52)d]少于对照组[(17.05±1.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胃肠综合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构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因不能按时完成疗程而剔除,对照组中有2例因并发心血管疾病而转科治疗,最终纳入本研究病例84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单纯一对一方式训练,每日2次,每次30 min,共6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观察组在每日上午进行一对一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下午进行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分项积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8项分项积分中,观察组除颌位置积分[(3.15±0.8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7项分项积分[呼吸 (1.02±1.03)分、唇的运动(2.04±1.25)分、反射(1.02±0.74)分、软腭运动(1.00±0.88)分、喉运动(1.30±1.23)分、舌运动(2.36±1.30)分、言语(2.23±1.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1.99±0.91)分、唇的运动( 4.14±1.91)分、反射(2.08±1.29)分、软腭运动(1.79±1.45)分、喉运动(3.22±1.64)分、舌运动(5.31±2.62)分、言语(3.8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的各指标评分[生理领域(68.51±4.32)分、心理领域(67.53±4.52)分、环境领域(68.86±5.22)分、社会领域(50.36±4.6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理领域(41.22±3.90)分、心理领域(48.66±5.00)分、环境领域(43.63±4.60)分、社会领域(43.92±4.10)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有效的言语治疗方法。 方法共选取101例FAD患儿,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其进食习惯及口腔运动功能情况(包括下颌、唇、舌的位置及运动功能),采用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评价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采用普通话语音测试评估其语音状况,然后进行一对一言语治疗(包括语音治疗及口腔运动功能训练),并于治疗后再次采用普通话语音测试评价其疗效。 结果101例FAD患儿伴有不良饮食习惯者39例(占38.6%),存在口腔运动功能障碍者46例(占45.5%);按照发音部位分析,入选患儿错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舌尖后音、舌尖中音、舌尖前音、舌根音、舌面音,唇齿音及双唇音较少错误;错误形式主要以替代和省略为主。经言语治疗后,完全治愈者73例(占72.3%),部分治愈者27例(占26.7%),效果不明显者1例(占1%)。完全治愈患儿与部分治愈患儿PPVT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存在口腔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FAD患儿主要错误构音方式为替代和省略,累及声母(主要为舌尖后音、舌尖中音、舌尖前音、舌根音等),语音治疗结合口腔运动功能训练及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治疗FAD患儿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评价及训练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 12例及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 5例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 ,比较并分析儿童及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特点及疗效。结果 构音检查方面 ,儿童与成人的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 ,主要的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儿童与成人平均错误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训练时 ,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 (P <0 .0 0 1) ,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 (P <0 .0 0 1)。经训练后 ,12例儿童患者中有 10例完全纠正 ,2例部分纠正 ,治愈率为 83.33 % ,有效率为 10 0 .0 0 % ;5例成人患者全部纠正 ,治愈率为 10 0 .0 0 % ;总治愈率为 88.2 4% ,总有效率为 10 0 .0 0 %。结论 儿童与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差别不大 ,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 ;语言训练效果好 ,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 ,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3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但治疗期间,因个人原因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本研究33例。2组患者均采用侧移训练矫正疗法作为常规康复训练,侧移训练每周4次,每次训练10 min,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姿势解密技术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增加悬吊训练治疗,每周治疗1次(错开侧移训练日),每次治疗20 min,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脊柱侧方弯曲度(Cobb角)、锁骨角(CA)、躯干旋转角(ATR)、椎体旋转度(VR)、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表22项(SRS-22) 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16.76±6.67)°]、锁骨角[(1.35±0.50)°]、ATR[(6.18±3.23)°]和SRS-22评分[(88.18±5.47)分]均较组内治疗前[(20.12±6.98)°、(2.53±1.20)°、(8.65±4.15)°、(84.65±6.76)分]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Cobb角[(17.31±6.83)°]、ATR[(6.31±2.52)°]、SRS-22评分[(86.25±10.53)分]较组内治疗前[(18.13±7.08)°、(7.06±2.84)°、(85.00±11.02)] 明显改善(P<0.05),但锁骨角改善并不明显(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ATR、锁骨角和SRS-22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VR改善程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姿势解密技术手法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的脊柱侧弯、肩部失衡程度,有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记忆训练对脑血管病后记忆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3例脑血管病后记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和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记忆训练,对照组给予人工记忆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日2次,每周5d,共训练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力评定,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指向记忆[(17.13±3.62)分]、联想学习[(21.32±5.33)分]、图像自由回忆[(23.98±5.22)分]、无意义图形再认[(24.85±5.31)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25.35±3.48)分]、总量表分[(111.65±13.59)分]、记忆商[(109.34±12.65)分]评分等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记忆量表治疗前后差值指向记忆[(7.50±3.32)分比(4.25±2.78)分]、联想学习[(8.89±3.45)分比(5.13±3.30)分]、无意义图形再认[(9.30±3.87)分比(4.74±3.68)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7.47±2.98)分比(3.81±1.89)分]、总量表分[(42.87±6.18)分VS(24.99±5.89)分]、记忆商[(32.78±5.35)分比(19.61±4.8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计算机辅助训练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病后记忆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疗效优于传统人工训练。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及言语矫治方案。方法:对5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构音评价,分析错误构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矫治方案并进行言语矫治。结果;52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音,其次为省略音和/或扭曲音,其中声母的构音错误占绝大多数,主要为舌尖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及舌根音。经2周-7个月的言语矫治,45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治愈率86.5%。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最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言语矫治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矫治效果与构音障碍严重程度及依从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