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补肾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及BB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温阳补肾灸和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补肾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显著,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悬灸配合中药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悬灸配合口服温阳健脾祛湿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温阳健脾祛湿活血方治疗。治疗15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TBil、ALT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0%和95.7%,对照组分别为76.1%和82.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灸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和正  李海燕 《新中医》2015,47(5):110-112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祛瘀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保肝、利尿及补充白蛋白,纠正、预防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补肾祛瘀汤治疗,疗程均为1月。结果:临床主要症状积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体重、尿量、腹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腹水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90.0%,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候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90.0%,对照组76.7%,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祛瘀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对消除腹水、改善肝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安琦  芦希艳  王伟  安荣  冯军强 《陕西中医》2023,(10):1382-1386
目的:分析抗激护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观察组口服抗激护肠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中华生存质量量表(ChQOL)评分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白介素-10(IL-10)、神经肽Y(NPY)。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大便频次、性状、腹痛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但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分别优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Ch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物灸联合补肾祛寒方治疗肾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肾虚寒凝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隔物灸联合补肾祛寒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和双醋瑞因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积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和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试验组VAS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关节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积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隔物灸联合补肾祛寒方治疗肾虚寒凝型KOA,治疗效果与口服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和双醋瑞因胶囊相当,止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活血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健脾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临床症状积分及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NBAP)、骨钙素(OST)、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NBAP、OST及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腰椎骨密度值,调节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肝降压操、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肝阳上亢型EH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及西药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肝降压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24 h动态血压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2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夜间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观察组夜间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夜间血浆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温和灸与改良长蛇灸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温和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长蛇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寒湿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寒湿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长蛇灸能有效改善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寒湿症状,提高其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温和灸。  相似文献   

10.
季尹霞  孙波  施适  钱雪芹 《四川中医》2023,(10):188-190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揿针埋针疗法结合温和灸治疗胃肠道肿瘤癌因性疲乏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胃肠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进行本次研究,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原络配穴揿针埋针疗法及温和灸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简易疲乏量表(BFI)及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分变化、中医症状总积分变化变化、KPS提升率、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85.00%vs9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FI评分与CFS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BFI评分及CFS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BFI评分及CFS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提升率(88.33%)高于对照组(71.67%)(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原络配穴揿针埋针疗法结合温和灸治疗胃肠道肿瘤癌因性疲乏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湘雨  王洋  李婷婷 《新中医》2021,53(16):151-154
目的:观察益肺灸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肺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COPD-ESQ)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OPD-E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2组COPD-ES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COPD-ESQ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灸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R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肾活血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视力、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DR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3.
荐明  文雅  赵锦弘 《河南中医》2020,40(2):206-209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即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透皮浅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积分(CASCS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0 min,治疗后24 h VAS评分及CASCS积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0 min CASC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24 h CASCS积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30 min,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 h,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即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阳陵泉运动针法联合背俞穴针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24例,采用区组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背俞穴针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阳陵泉运动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F-36评分、CASCS评分、NDI评分、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主症、次症和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ASCS评分、NDI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温和灸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OA患者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00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动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WOMAC总评分和各单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前后WOMAC总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WOMAC关节僵硬及日常活动困难单项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联合运动训练可缓解KOA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困难,疗效优于单纯温和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法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KPS评分均增加,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能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四逆泻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及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逆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化疗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泌素(GA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泻心汤能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随机分为艾盒灸组、中药加温外敷组、联合组3组。艾盒灸组采用艾盒灸疗法,中药加温外敷组采用中药加温外敷疗法,联合组采用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疗法。7 d为1个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胃脘痞满、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艾盒灸组与中药加温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艾盒灸组与中药加温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艾盒灸组的68.8%及中药加温外敷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联合中药加温外敷疗法可改善脾胃虚寒型CG患者的寒性证候,缓解患者胃脘疼痛,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温阳针法治疗高脂血症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温阳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水平、TG水平、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C水平、TG水平、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温阳针法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多项指标,预防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