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105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为妊娠期经过系统治疗且分娩前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者,对照组为未经正规系统的治疗或曾进行短暂治疗后自行停药在住院分娩前发现甲状腺功能显著升高者。比较2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体重儿(LBW)、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减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妊娠合并甲亢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加强孕妇甲状腺功能监测,积极治疗可减少孕妇和胎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香 《北方药学》2018,15(7):77-78
目的:探究丙硫氧嘧啶口服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84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疏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统计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等甲状腺功能,并比较两组不良分娩结局(早产、低体重儿、人工流产、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T3、FT4、TT3、T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甲状腺药物用于治疗妊娠"甲亢"患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妊娠"甲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非抗甲状腺药物(如放射典或手术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妊娠患者不良反应(或结局)的发生率,以及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或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甲亢"患者,不良反应(或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能降低了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改善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治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按是否入院前后确诊甲亢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产前已确诊甲亢,并定期产前检查,给予丙基硫氧嘧啶(PTU)规范治疗;对照组(未定期产检)临产前或孕晚期因并发症入院确诊为甲亢,才予PTU治疗。临产前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分娩后抽取新生儿脐血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其水平变化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及甲亢危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总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妊娠期甲亢患者的早期诊治,加强围产期监护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坪山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76例坪山区常住孕妇,依据孕妇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6例)、亚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60例)和对照组(健康孕妇,60例)。三组孕妇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比较三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孕妇分娩方式;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低体重及阿普加(Apgar)评分。结果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孕妇的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FT4水平均高于甲减组,对照组FT4水平高于亚临床甲减组,且三组孕妇TSH和FT4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的剖宫产比例58.93%高于亚临床甲减组的43.33%和对照组的35.00%,且三组剖宫产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亚临床甲减组的剖宫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占比41.07%高于亚临床甲减组的20.00%和对照组的15.00%,且三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低体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孕妇需要定期检查其甲状腺功能,监测TSH水平,避免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妊娠并发症或胎儿畸形,要早观察,早预防,早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妊娠结局。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共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经过治疗后,比较其与45例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与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羊水胎粪污染风险均增加;以TSH<3.0MIU/L做为治疗目标值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前及孕期甲减的筛查并及时给予足量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11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4例孕妇(甲亢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 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期间甲减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FT3、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TS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高于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与甲减组围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甲减组体质量低于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和甲亢组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威胁母婴健康,妊娠期间需注意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指标,早期识别,加强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母儿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减退(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6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甲亢组42例中妊娠结局严重不良22例;甲减组20例中妊娠结局严重不良6例。甲亢组中早产10例,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14例),足月新生儿体重为(3 154.25±352.28)g;甲减组中早产2例;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4例),足月新生儿体重为(3 231.56±374.85)g。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孕前未控制或孕前、孕期自行停药,均可导致母儿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的动态监测,及时调整药量,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80例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治疗效果以及妊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T3、FT4、TS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SH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ALT、AST、GGT水平分别为(13.20±5.55)μmol/L、(27.52±4.19)U/L、(22.27±3.48)U/L、(29.02±6.05)U/L,均高于对照组的(16.18±5.89)μmol/L、(35.27±6.88)U/L、(34.10±4.56)U/L、(34.87±5.99)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1,P=0.396>0.05)。观察组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不同剂量的丙硫氧嘧啶在治疗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中的疗效相当,但相较于常规剂量丙硫氧嘧啶,低剂量丙硫氧嘧啶能够减少肝功能损害以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3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给予系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入院后预防甲亢危象发生。比较2组妊娠并发症和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子痫前期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0、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41.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引产率、流产率、小于胎龄儿比例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控制者母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干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甲亢99例,根据实施干预时间分为A组35例,B组30例,C组34例.A组孕周<12周,B组孕周12~ 15+6周,C组孕周16~ 20周.3组均服用甲巯咪唑.观察3组母婴结局.结果 A、B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B、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早期或孕前确诊的妊娠期甲亢实施早期(孕周<12周)干预有利于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T3、TT4、FT3、FT4水平以及血清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TT3、TT4、FT3、FT4水平和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优于甲巯咪唑单一治疗,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100 mg/次,3次/d,服用半个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剂量为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抑亢丸,6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3、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6.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恢复,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改善母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GDM的孕妇,单纯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及时治疗或发现时间太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对照组孕妇分娩时BMI较观察组增高(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观察组显著增高(P<0.01),产科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及新生儿转科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确诊为GDM孕妇进行早期营养性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亢灵胶囊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亢灵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游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型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灵胶囊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夏枯草颗粒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为100 mg/次,3次/d,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有所改善后,逐渐减量至50~100mg/d,后期维持此剂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夏枯草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和骨代谢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显著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甲状腺功能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CT)、骨钙素(BGP)水平均显著降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代谢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骨代谢,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480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96例妊娠期糖尿病为糖尿病组,52例妊娠期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332例正常孕妇分为对照组。统计3组孕妇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二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变化趋势及平均水平。分析3组孕妇的各类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情况。结果孕中期的FH4水平,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比对照组低( P ﹤0.05);孕中期的 FT4下降率,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高( P ﹤0.05);孕中期的 TSH 水平,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高( P ﹤0.05);孕晚期的 TSH 水平,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较对照组高( P ﹤0.05);3组孕妇 TSH 平均水平随着孕期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孕晚期,累计的临床甲亢发病率、临床甲减、亚临床甲亢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累计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比对照组均高( P ﹤0.05);累计的低 T4血症发病率,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比对照组高( P ﹥0.05);孕晚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在糖尿病组比对照组高( P ﹥0.05),而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 =0.096)。结论相较于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 TSH、更低的 FT4水平和较高的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临床上对这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栀子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单纯予以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栀子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激素[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激素T3(FT3)、游离甲状腺激素T4(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及统计2组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135,P=0.013);2组烦热、易汗、眼球突出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TT4、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8.658,P=0.003)。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采用柴胡栀子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表现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明丹  郑荣秀 《天津医药》2018,46(7):742-74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筛查的影响,为避免漏诊CH提供依 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1月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206例,同期1∶1随机抽取 TSH初筛阴性的新生儿20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2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体质量和母亲合并疾病对CH初筛及确 诊的影响。结果 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初筛正常的新生儿(P<0.05),而2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以 及早产、足月产和过期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SH初筛正常组相比,初筛阳性组的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比例和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低(P<0.05),而2组母亲合并贫血、妊娠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以及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复查为正常的新生儿(198例) 相比,确诊为CH的新生儿(8例)体质量更低,其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例和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 低(P<0.05),而CH组与复查正常组的性别、胎龄、母亲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低体质量及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CH的初筛和确诊,筛查CH时应特别 注意,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