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养育忧虑问题的存在会对患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从女性乳腺癌患者养育忧虑的概念、评估工具、研究现状、产生原因、多维度影响、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务人员对抚养未成年子女女性乳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告知未成年子女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3-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抚养未成年子女癌症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多数癌症患者经历了由不告知到告知的过程。其心理体验可归纳为:选择不告知的原因、隐瞒病情面临诸多困境、病情告知前的斟酌、告知后感知的益处、病情告知后所遇困境等5个主题。结论 癌症患者常因担心疾病对孩子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等原因而选择选择隐瞒病情,在此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困境。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关注,协助其选择合适的时机、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在促进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国内外癌症青年患者社会心理干预研究现状,为我国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回顾国内外文献,对相关干预性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有氧运动、心理教育、认知行为干预和娱乐媒介干预等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癌症青年患者的心理困扰和社会功能障碍,但存在青年年龄段划分不统一、随访时间短、我国缺乏专业治疗师的问题。结论癌症青年患者社会心理干预方法较多,可借鉴国外研究的优势,结合理论框架,深入挖掘我国青年患者需求,探索出适合我国患者的干预模式,同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大量的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样,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也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生存时间。对癌症病人的治疗,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外,将心理行为治疗用于癌症病人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着重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的方法与功效作一综述。1癌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方法1.1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恶性肿瘤对病人是极大的挫折,使心身均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出现恶性循环:恶性肿瘤确诊消息-情绪应激(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免疫能力下降,病情加重-情绪更加消极。为摆脱这种挫折造成的困境可通过心…  相似文献   

5.
育龄癌症患者是指 15~49 岁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包括青年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研究[1-2]显示,全球青年和青少年新发癌症数超 100 万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育龄癌症患者存活率提高,有生育意愿的患者越来越多,研究[3]显示,74.0%的未生育育龄癌症患者表示有生育意愿,45.8%已生育患者希望再生育更多的子女.但...  相似文献   

6.
余骏雯  黄晓燕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4):2231-223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母亲罹患乳腺癌不仅影响患者本身,也会给其未成年子女带来影响.笔者就母亲罹患乳腺癌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理解未成年子女的经历,为提高其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基于实证研究提出的概念,关注人的心理和精神中积极方面及人积极性的发挥[1],最初研究对象是弱势儿童和青少年,随着概念内涵的不断发展,癌症患者心理韧性也逐渐受到关注. 癌症作为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2],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癌症带来的生理、心理、家庭、经济负担,导致个体生活质量下降.大量关于癌症患者心理研究着重于调查和分析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忽略了心理适应良好的个体,而这部分个体所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正是心理韧性的关注所在.有研究[3]表明,积极态度与患者精神状态和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联系,适应良好的癌症患者能够成功应对压力,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生活质量也更高[4].因此,从心理韧性的角度审视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筛查与管理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心理痛苦的定义、筛查工具、影响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的因素、美国及国内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管理的现状,为建立适合我国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从而减轻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认为如何借鉴国内外心理痛苦管理方法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管理模式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李立娟 《护理学报》2006,13(8):23-25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癌症患者数以每年3% ̄5%的速度递增[1]。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信念、情绪和行为,减轻恐惧、紧张、悲观等不良反应,使其处于全身心的放松状态,并促发乐观、积极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2]。现将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癌症患者的一…  相似文献   

10.
"心理韧性"一词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护理领域,青少年心理韧性成为一个广义而实用的概念[1].对于患有癌症的青少年,疾病成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加强青少年癌症患者心理韧性不仅可促进其心理健康,也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此,本文从概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等方面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Yeh CH  Wang YF 《Cancer nursing》2004,27(5):413-42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 a group of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in Taiwan and to compare the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emotional problems scores of these children with normative scores to assess competence and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 of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cancer. Subjects included parents (124 mothers and 22 fathers) of 146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who completed the measures. Factor loadings of the overall fit indices for the study subjects yielded or approached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all syndromes, except for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indices for both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syndromes also showed good model fit.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cancer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etence scores on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4-18 than did Achenbach's sample, except Taiwanese girls with cancer, who had higher activity competence scores, but these scor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aiwanese boys with cance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all of the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 but had lower delinquent behavior,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externalizing syndrome scores. In contrast, girls with cance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somatic complaints and internalizing syndrome,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externalizing syndrome scores. Taiwanese adolescents with cancer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etence scores compared with normative scores, with the exception being that the adolescents in the current stud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hool competence scores. These adolescents also had significantly fewer attention problems but tended to have more somatic complaints. These findings clearly indicate that healthcare for children with cancer should include psychological services to prevent long-term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儿心理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烧伤患儿于入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其心理行为障碍状况,并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后再次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烧伤患儿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及阳性症状总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烧伤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提高患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手术人员行为心理状态对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普外科手术、骨科手术和妇科手术90台次进行研究分析,选取4名主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19例,腹腔镜直肠Mile’s术11例,股骨粗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0例,分别给主刀手术者佩戴小米手环,从术前1天19点开始至术后1h,监测手术人员各项指标变化,分析术者行为与心理状态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手术人员术前佩戴小米手环监测睡眠及行为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数值波动较大者,手术中的操作及术后患者恢复受到影响,相对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明显降低;当术中出现意外事件时,小米手环显示手术人员心率、血压及体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通过小米手环检测手术人员术前至术后1h各项生理指标,表明手术人员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及行为状态,能够显著提高手术人员术中意外情况发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获得提高。 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手术安全性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我国肝癌病人多合并乙肝及肝硬化,患者一般状况较差,术后极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本研针对患者肝癌术后营养支持问题设立品管圈管理,旨在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康复进程。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患者。由我院肝肿瘤外科病区10名护理人员组成QCC小组后进行现状调查,经小组讨论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干预。结果:QCC干预组患者对营养状况及饮食认知正确率明显提升(88.5% vs 34.2%, P<0.01)、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5.6% vs 43.4%, P<0.01)。同时,QCC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6±1.1 vs 8.2±1.3, P<0.01),住院费用降低(42.5±8.0 vs 46.7±9.6, P<0.01)。结论:我们的QCC干预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术后患者的营养干预效率及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了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疲劳是COPD患者的第二大常见的症状,发生率高,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本文综述了疲劳的概念和发病机制,以及COPD 患者疲劳症状的诱因和治疗方法,为医务人员加深对疲劳的了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对7~14岁的80例哮喘儿童和80例正常儿童用美国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儿童往往存在焦虑、抑郁、自卑感、过分依赖等。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多心理行为问题,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魏小清  王永兵  黄美训 《全科护理》2013,11(14):1319-1321
综述精神心理异常与功能性便秘(FC)的关系、FC病人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机制及FC病人的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情况,认为心理行为干预对FC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干预措施及疗效判断的方法尚未统一,值得我们尝试新的方法,且心理行为干预对FC疗效改善的机制还未阐明,也值得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晚期癌症病人死亡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病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旨在减轻晚期癌症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以提供更加有效、符合其实际需要的照顾与支持。方法对84例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生理状况好的晚期癌症病人对死亡的接受程度高于生理状况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况好的晚期癌症病人对死亡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心理状况差的病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在面临即将死亡的威胁时,都害怕死亡,承受能力较低,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加强晚期癌症病人的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危害.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的互联网医疗方式,可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该文对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及国外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的探索方向,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患儿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共纳入175例人住我院的农村留守及非留守患儿,其中非留守患儿90例,留守患儿85例。记录所有患儿的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留守患儿相比,留守患儿存在愤怒、忧虑、郁闷、恐惧等负性情绪以及言语障碍、特殊学习障碍、睡眠障碍、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遗尿症等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发生比例更高,二者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与非留守患儿相比,留守患儿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其很可能持久迁延而最终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学习及适应的困难。因此,对于留守患儿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出现的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