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电生理疗效。方法:DPN患者6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的同时给予HBO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及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CMAP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SCV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指1及指3、尺神经SCV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HBO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方案(泼尼松+泛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抽取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方案(泼尼松+泛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综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vs 66.03%,P0.05)。实验组治疗后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2.54±0.53 mv,瞬目反射R1潜伏期(1.44±0.32 ms,对照组治疗后CMAP波幅1.98±0.53 mv,瞬目反射R1潜伏期1.90±0.43 ms,组间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发挥作用,对于此类患者推荐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作用。方法:CTS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4周,治疗组(34例)给予甲钴胺联合鼠NGF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行电生理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8.6%(P0.05)。治疗后,指1及指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且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指1、指3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及CMAP波幅也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甲钴胺联合鼠NGF治疗腕管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玉英 《大医生》2024,(6):104-107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民勤县中医院收治的1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白脉软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各98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瞬目反射(R1)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角歪斜、露睛流泪、头痛鼻塞、畏风恶寒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较治疗前上升,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甲钴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早期CTS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神经松动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神经松动组在甲钴胺治疗基础上辅以神经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整体症状评分(GS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对2组患者腕部正中神经进行电生理检查,检查指标包括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拇指-腕及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SCV)、拇指-腕和中指-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正中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波幅(CMAP)及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等。 结果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神经松动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3.95±1.87)分、(3.29±1.51)分]、GSS评分[分别为(14.63±4.76)分、(11.62±4.21)分]、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神经松动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神经松动组患者GSS评分及正中神经各项电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甲钴胺治疗轻、中度CTS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甲钴胺口服治疗,电生理检查能客观评价神经松动术治疗轻、中度CTS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甲钴胺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自觉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6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500μg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0.9%NS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1),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感知系统、运动系统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急性脊髓炎,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12月住院的8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胰激肽原酶+甲钴胺治疗,胰激肽原酶3次/d,120 U/次,口服甲钴胺1次/d,1 mg/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甲钴胺静脉滴注1次/d,1 mg/次;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甲钴胺球旁注射联合电刺激治疗完全性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及MRI改变。 方法 共选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激素抗炎、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B族维生素、针灸及心理干预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甲钴胺球旁注射及调制中频电疗,甲钴胺球旁注射每次注射500μg,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d,调制中频电疗每次持续20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d。上述治疗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持续治疗1~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患侧上眼睑睁开时间、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眼球运动情况,其中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动眼神经MRI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3D-FLASH)序列平扫和增强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显示动眼神经脑池段影像,从而了解受损神经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有8例痊愈,2例显效,对照组有1例痊愈,5例显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眼睁开距受伤时间平均为(2.55±0.69)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患眼睁开距受伤平均时间[(5.08±0.74)个月](P<0.05);治疗组患者经3D-FLASH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发现其脑池段动眼神经由之前增强、增粗、粗糙逐渐恢复至正常形态。 结论 甲钴胺球旁注射联合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具有显著疗效,另外3D-FLASH序列增强检查结合MPR技术能清楚显示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9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甲钴胺组(A组,31例)、常规剂量甲钴胺组(B组,31例)和对照组(C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并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甲钴胺10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B组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0.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3组总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97%,B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84%,C组则分别为17%、57%,A、B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1),其中A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P〈0.05)。A、B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比C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1例,B组出现头晕1例、一过性静脉炎1例,均于停药后缓解。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DPN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且高剂量甲钴胺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甲钴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甲钴胺对照组;观察患者血脂、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56.8%,治疗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4.
肖树华  陈静 《华西医学》2010,(6):1135-1137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9年10月收治的DPN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甲钴胺口服,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银杏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于该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蝶腭神经节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传统针刺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穴位注射均隔1天注射1次,每周注射3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变化比例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2、4、8周后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变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R1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于该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蝶腭神经节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传统针刺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穴位注射均隔1天注射1次,每周注射3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变化比例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2、4、8周后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变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4、8周后患侧面神经R1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45例)和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5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显效率为13.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在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曾明  余咏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64-4265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应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3例,为治疗组;另选应用口服泼尼松、肌注维生素B1、B12注射液上述疾病患者4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辅以抗病毒药物,针灸,理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避免了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口服甲钴胺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血清?酌-谷氨酰转肽酶、铁蛋白、丙二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尺神经-大鱼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正常值,以定量分析尺神经共同刺激所致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大鱼际潜伏期的误差。 方法正常组112例,记录224侧正中神经-拇短展肌(APB)和224侧尺神经-大鱼际的CMAP潜伏期和波幅。另对其中10例20侧正中神经,分别记录以正中神经-APB最大波幅之刺激强度的30%、50%、70%、100%刺激时的CMAP潜伏期和波幅。其中4例分别予以120%、150%和200%的超强刺激,记录CMAP潜伏期和波幅。CTS组16例,记录到正中神经-APB的CMAP最大波幅后,继续增大刺激强度,记录尺神经共同刺激效应后的正中神经-大鱼际CMAP。 结果①正常组:尺神经-大鱼际远端潜伏期为(3.17±0.25)ms,波幅为(6.60±1.07)mV;正中神经-APB远端潜伏期为(3.45±0.31)ms,波幅为(6.47±1.08)mV。当正中神经刺激强度从引出最大CMAP波幅之强度的30%、50%、70%增加至100%,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相应缩短0.1~0.3ms;达到最大波幅后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至120%、150%和200%的超强刺激,则潜伏期不再继续缩短。②CTS组:尺神经共同刺激所引起的正中神经-大鱼际CMAP潜伏期缩短范围为0.5~8.7ms,导致正中神经-APB的错误潜伏期范围为(2.9~4.1)ms。 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检测时,若正中神经-APB CMAP潜伏期随刺激强度增大而缩短超过0.3ms,并且达到2.9~4.1ms的范围,则提示可能发生了尺神经共同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