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费用的机制及影响。方法:对北京市89家三级公立医院、78家二级公立医院和206家一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7年一二季度与2016年一二季度门急诊费用的变化,并分析服务利用和服务价格因素对门急诊费用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2017年二季度监测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总费用为173.77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较2016年同期减少1.14%,费用增速下降2.46%。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费用较历史同期水平分别减少了2.82%和3.02%,增速分别下降4.06%和3.7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较历史同期水平增加17.09%,2017年二季度增速为26.28%,比2016年(15.84%)大幅度提升。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和服务利用对门急诊费用变化的贡献分别为6.98%和-7.65%。三级医院价格和利用对门急诊费用控制的贡献分别为10.37%和-12.00%。二级医院价格和利用的贡献分别为0.72%和-3.3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价格和利用对门急诊费用控制的贡献分别为6.08%和9.57%。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调整卫生服务利用,有效控制了门急诊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慢病老年人的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自行编制并进行效度检验的慢病老年人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京津冀18所医院的630名住院老年慢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病老年人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总评分为28.91±6.528,其中线上用药时间、用药方案和用药注意事项的中高需求者高达91.7%,其它各方面的需求率也在68.9%~90.5%之间。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老伴健在、收入大于支出、熟练使用智能设备、他人对数字化就医评价对你的影响越大、评价医院数字化就医发展速度比较快、家庭成员对数字化就医支持水平低、满意医院线上就医平台的功能的慢病老年人对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他人对数字化就医评价对你的影响、家庭成员对数字化就医支持、医院线上就医平台的功能是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病老年人数字化用药服务需求较高,文化程度高、收入大于支出、他人对数字化就医评价对你有一定影响、家庭成员对数字化就医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3 240名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2 995份,有效回收率92.4%。结果 2 995名基层卫生人员中,2 375名(80.4%)愿意继续服务基层;76.2%的人员认为需提高薪酬待遇,49.3%认为需改善从业环境,48.7%认为需提高社会地位,26.3%认为需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称、第一学历、最高学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程和岗位培训情况(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342,P = 0.004)、年龄大(OR值>1,P<0.01)、第一学历低(OR值<1,P<0.05)、接受过岗位培训(OR = 1.630,P = 0.004)、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程度高(OR值>1,P<0.05)的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更高。结论 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较强,但仍有待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卫生人员服务基层的意愿,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介绍普陀区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抓手推进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作法与成效以及保障措施,说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新形势下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基层卫生服务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模式转变,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制度创新,也是巩固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北京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医疗收入、费用结构及病组结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为深化医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DRGs管理工具对2017年4月-6月出院病例与2016年同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人次及住院医疗总收入同比上涨,费用结构中药品收入下降,耗材费用和医疗服务类收入增加。病组结构变化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单一疾病住院人数下降,合并症患者增加。结论 医改措施初见成效,推动了分级诊疗的落实,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调整医疗技术类服务价格和加强医用耗材管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宜都市实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5年来的主要做法、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了改革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对新医改背景下更好的实施农村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牵动着筹资、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结果的公平性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卫生改革的重点。从概念上界定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支付方式,而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付方式的研究,多从财政补偿力度的角度,论证了对基层的投入不足和一些对具体到某一种服务的支付方式的探讨。尚无文献从支付方式理论出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支付方式和配套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献中提出的政策建议,以强调政府职责为主,对支付方式的选择以及配套政策给予建议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北京市医保抽样数据库;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回归和倍差法分析北京市所有公立医院患者改革前后服务利用变化。结果: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缺血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总费用、基金付费、自付费用的影响较小。住院患者西药费用瞬时水平降低(P<0.001);高值影像检查费用瞬时水平降低(P<0.05);医疗服务费用瞬时水平显著上升(P<0.001),且长期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改革后门诊总费用和门诊药品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西药费用和中药费用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改变了患者医疗费用结构,西药费用降低,服务费用增加,可能存在预期外的耗材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全民预防保健背景下泸州贫困农村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方法 通过调取四川省基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2014年10月-2017年11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叙永县死因监测系统及县门诊住院服务统计系统等系统数据,针对居民服务利用指标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结果 该县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69.7%),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龄化明显;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施后,居民体检率和建档率逐年上升,2017年底覆盖了100%的常住人口;居民参与扫盲夜校、健康院坝会等特色健康教育活动人次逐年上升;居民参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疾病管理服务积极性高,管理率逐年上升(P<0.001);居民利用医疗基层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均有下降。 结论 泸州贫困地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积极性高,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现了全民体检和分类健康管理等目标工作,在激活居民健康需求和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作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基层卫生服务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施对于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收集的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方法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其影响。结果:2017年4—10月,三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12.11%;二级医院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下降2.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机构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11.49%。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事服务费的调整和基层用药目录与三级医院对接等主要措施,使得门急诊患者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下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基层是否有动力接收病人,以及能否接住病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展和效果,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北京、安徽、河南和重庆作为样本地区,共调查17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1家乡镇卫生院,借鉴WHO系统模块框架构建分析框架。结果:改革以后,基层卫生人员数量增加,但结构仍不合理,护士缺口依然较大,学历和职称水平较低;机构收入中政府补助占比显著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服务数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住院服务有所削弱,乡镇卫生院的趋势更为明显;合理用药问题仍然突出,高血压和糖尿病有效控制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较高水平;服务费用快速增长得到缓解;医务人员对收入满意度较低,患者对人员技术、设施设备和就医费用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空间。结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但持续性的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建议完善长效稳定的基层财政卫生投入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促进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今后基层慢病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4月在全省17地市的20个县市区对基层医生就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基本防病知识及他们开展慢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统一问卷进行了调查。[结果]基层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5.3%。世界糖尿病宣传日知晓率为58.2%,对重点人群进行过健康教育宣传的占38.3%,对重点人群进行过高血压、糖尿病筛查的占44.1%。[结论]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水平较低,应加强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安徽省农村地区为例,从慢病人群视角了解该省卫生服务整合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安徽省卫生服务整合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慢病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患者版本的综合护理彩虹模型测量工具(C-RMIC-MT)调查慢病人群对卫生服务整合的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慢病人群C-RMIC-MT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167位慢病患者,C-RMIC-MT总维度得分52分,每条目平均得分3.47分。组织整合维度每条目平均得分最低(3.0分),其次为团队协作维度(3.33分)、以人为本维度(3.5分)、专业整合维度(3.67分)和临床整合维度(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在一起的人数越多(t=2.325,95%CI 0.014~0.172,P=0.021)、建档立卡贫困户(t=3.618,95%CI 0.055~0.186,P<0.001)、签约家庭医生服务(t=2.309,95%CI 0.01~0.124,P=0.022)、医务人员给出治疗或建议的次数越多(t=2.53,95%CI 0.005~0.039,P=0.012)是...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基层卫生日益重视,投入不断增加。要将政府的基层卫生投入转变为有效的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行为至关重要,而满意度是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因素。总结了目前国内对于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儿童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填写调查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调查基层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配置情况、设施设备配置和业务开展情况,儿童卫生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满意度情况等。 【结果】 1)基层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部分设备存在不符合要求、陈旧破损、闲置未用等。2)基层儿童卫生服务人员兼职占48%,初级职称占68%,中专及以下占42%,88.5%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不是预防专业的。3)基层儿童卫生服务人员知识正确率为65.7%,其中城市社区的知识水平高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总体满意度58.9%,基层儿童卫生服务人员主要对工资待遇和工作负荷等不满意。4)均开展了儿童基本医疗、保健和计免服务,但保健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还存在差距。 【结论】 基层卫生机构存在设备配置不合理,人员不足,人员知识技能欠缺及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限制儿童卫生服务能力发展,应采取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培训、购买合理设备、加大宣传等措施提高基层儿童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层预防性卫生服务的质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卫生监督的改革 ,卫生防疫站将不复存在 ,它将以新的机构分立。然而 ,任何机构科学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 ,都是一个宗旨 ,尤其是新成立的机构将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实行多方位的服务 ,其任务更加繁重 ,并将赋予更新的内容 ,因而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也将随之更加迫切和重要。他将是工作的开展 ,进行科学化管理的纲领性要件。1 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是基层预防性卫生服务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 :“坚持质量第一 ,采用先进标准 ,搞好全员全过程管理”。朱钅容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 :“当前我们面临经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卫生人员慢病患病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不同级别及类别的卫生单位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单位的所有在职职工进行内科体检、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慢病患病率为58.90%,男性65.71%,女性54.9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监督机构患病率为67.88%,疾控机构为64.85%.医疗机构为57.37%,乡镇卫生院为48.67%,各机构间患病率明显不同;患病居第1至第8位的是高脂血症、胆囊疾患、高血压、慢性鼻炎、慢性消化性疾病、COPD、风湿性关节炎及贫血,其患病率分别为26.38%、16.88%、13.23%、12.17%、9.76%、7.51%、7.32%及5.9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超重与肥胖、吸烟、食肉类型、睡眠质量、生活紧张程度是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卫生人员慢病患病不容忽视,应积极开展慢病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