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间关节综合征 (FactJointSyndrome ,FJS)又称关节源性腰痛 ,严格来讲是与椎间关节病变有关的一系列相关症状 ,以下腰痛 (Low -BackPain ,LBP)为主要表现 ,从症状上与盘源性LBP存在区别。对此 ,我院采取椎间关节阻滞 (FactJointBlock ,FJB)复合椎旁阻滞 (ParavertebralBlock ,PVB)对 4 7例FJS患者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4 7例病人中 ,男性 2 7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8~ 6 4岁 ;病史 3天~ 10年 ;ASAI~II级。其中退行性椎间关节炎 2 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行性椎间关节炎 6例 ,脊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冲击波组、神经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甲钴胺治疗,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注射组则辅以正中神经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体外冲击波及正中神经注射联合干预。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病情、腕管电生理检查结果及腕部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腕部正中神经至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腕部正中神经-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症状评分、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冲击波组、神经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DML、SCV、CMAP波幅、BCTQ症状评分、BCTQ功能评分及QOL-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0.70±1.08)分、(3.98±0.65)ms、(49.43±6.85)m/s、(8.61±2.90)mV、(1.25±1.07)分、(1.21±0.98)分、(94.4±28.18)分]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正中神经注射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外科手术实施率,且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依从性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腰椎椎小关节综合征加以重视。方法:结合文献及CT征象对腰椎椎小关节病变的分析。结果:L4-5节段是椎小关节病变好发部位。结论:CT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需要观察的腰椎小关节共57个,超声成功探测到54个小关节。对54个腰椎小关节行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4、12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VAS评分(P<0.001)。治疗后1周与12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与4周、4周与12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体外冲击波和局部类固醇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远期疗效。方法:将腕管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和注射组3组,每组20例。其中冲击波组1例脱落,共19例完成研究,注射组3例脱落,共17例完成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冲击波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注射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类固醇药物的局部注射,联合组患者联合采用体外冲击波和局部类固醇注射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满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进行VAS评定和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BCTQ)症状及功能评定,应用肌电图进行患侧正中神经诱发电位测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及DM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CMAP、SCV及SNA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VAS评分、BCTQ功能评分低于其他2组(P<0.05),SNAP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CMAP指标明显高于冲击波组(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VAS评分、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MAP、SCV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冲击波组VAS评分、BCTQ症状评分、D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注射组VAS评分、DML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SNA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注射组VAS评分、BCTQ功能评分较治疗4周后有明显回升(P<0.05),SCV、SNAP较治疗4周后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CMAP、SCV、SNAP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BCTQ症状评分和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注射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冲击波治疗和局部注射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症状及功能改善,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比较也拥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腰椎旁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克服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空注药和经骶管硬膜外腔注药操作复杂、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缺点,作者研究了腰椎旁垂直穿刺经椎间孔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X光造影证实。造影剂不仅聚集在腰椎旁组织,还可通过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并与经后正中穿刺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给予腰椎小关节注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病变腰椎小关节痛点辅以脉冲整脊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对2组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整脊技术联合腰椎小关节注射对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适用于腰椎任何节段,并且保留了侧椎板和关节突关节的完整,较传统的椎间融合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有关其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很少。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应力方法观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后及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生物力学测试,于2005—08/2006—04在南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
材料:新鲜1月龄小牛腰椎标本20具。
方法:20具小牛标本模拟临床手术,分别依次建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单纯椎闾融合模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模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模型,每组5个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应变、位移、应力、扭角等力学量。
结果:行单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后,虽然在平均应变和应力上变化不大,但刚度和扭转强度明显减小了,说明虽然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分别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其稳定性明显比单纯融合组加强了,甚至超过正常组,附加双侧内固定组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侧内固定组。虽然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腰椎稳定性逊于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但是其即刻稳定性也大大地加强了,甚至超过了正常标本,说明附加单侧内固定同样也能提供腰椎术后足够的初始稳定性。
结论:单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后,腰椎的初始稳定性是不够的,附加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都能明显的增加腰椎的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相关的手术器械是按照西方人体格设计,和国人体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融合物难以置入,所以探讨相关的解剖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的:测量腰椎椎间孔及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相关的解剖参数.方法:对14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腰段椎间孔宽度、长度、高度进行了观测;对腰椎各结构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进行了观测.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腰段(L1~L5)椎间孔宽度逐渐变小;L1-L4椎间孔高度逐渐增大,L5略小于L4,L1~L5高度均明显大于其宽度(P<0.01);L1~L5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大(P<0.05).L1至L5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其性别间、左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国人经椎间孔入路能满足高度9~14 mm单枚椎间融合器斜向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置入不会因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而导致脊髓与神经根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性运动干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非急性期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理疗及推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综合性运动干预,包括自编医疗体操、慢跑、腰背部静力性力量练习和动力性力量练习等。于入选时、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Roland-Morris下背痛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2组患者腰椎功能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及腹、背部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干预6个月后发现实验组患者ODI评分为(15.3±2.6)分,RMDQ问卷评分为(6.9±12.6)分,腹肌持续收缩时间为(45.2±12.3)s,背肌持续收缩时间为(40.4±16.20)s,直腿抬高角度为(76.2±5.8)°,上述指标均较入选时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 结论综合性运动干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协同功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具有标本兼治作用,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TLIF治疗的38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术后复位情况和中远期腰椎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术后3年及以上)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手术时间为(157.1±35.7) min,术中出血量为(318.5±76.7) m L;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年,平均4.7年;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8例患者滑脱椎体复位良好,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有效降低硬膜囊和神经根损伤风险,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复位良好的优势,中远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3.
腰椎小关节(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是指由于腰椎小关节退变、损伤、炎症等因素导致病程>3个月的腰痛,占慢性腰痛的15%-40%[1-2].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症状越来越重.近年来,关于中医中药、体外冲击波疗法、脊神经后支阻滞/毁损、射频脉冲等技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报道逐... 相似文献
14.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由于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的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退行性改变,致使患者出现腰腿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16.
正腰椎退行性变常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等,是导致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治疗除了中医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外,目前可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许多临床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广泛开展,我院骨科自2011年开始开展此类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17.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如何准确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并达到长期疼痛缓解,国内鲜有此方面文献报道。本研究在X光机介导下,将石炭酸、得保松、布比卡因混合液注人到腰椎小关节腔内,旨在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14-3415
目的探讨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2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行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组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前、术后7d、术后随访12个月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下肢痛、腰痛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腰椎功能,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7d,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下肢痛、腰痛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融合率(92.68%,38/41)与参照组(90.24%,3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下肢、腰痛,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椎间融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2期)、PubMed、EMbase、MEDLINE、SCI、CNKI、CBM、WanFang Data,检索时限为到2014年2月;收集采用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1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4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具有椎旁肌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早期疗效好,腰痛远期缓解率高等优点;但是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在改善远期运动功能,远期腿痛缓解率,减少并发症方面并不优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且手术时间更长。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能较好解决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痛。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存在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减压组、注射组及联合组,4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依托考昔、马栗种子提取物等药物治疗;减压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注射组患者给予椎间孔注射治疗;联合组患者则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及椎间孔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d、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疼痛、生活质量、腰椎功能障碍等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SF36)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疾患量表(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发现减压组、注射组、联合组患者疼痛VAS、QOL-SF36、ODI、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4±1.2)分、(1.3±1.2)分和(1.1±1.1)分]、QOL-SF36评分[分别为(104.1±19.5)分、(105.2±22.2)分和(106.3±22.1)分]、ODI评分[分别为(8.6±6.5)分、(8.3±6.6)分和(7.5±5.8)分]及JOA评分[分别为(6.9±4.4)分、(6.3±4.5)分和(6.0±4.3)分]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结果(P<0.05)。治疗后6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QOL-SF36、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时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联合组疼痛VAS、QOL-SF36、JOA评分较治疗后1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非手术脊柱减压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同时还具有疗效持久、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