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 要: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是我国正在推行的一种基于点数测算的医保支付方式,但 是DIP支付方式还处于探索期,存在病种覆盖不全、分值确定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探索。文章结合试点地区 DIP的实践情况,对DIP的主要环节、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完善DIP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河北省保定市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机制创新,加强病种目录库建立过程控制,利用病种分值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施治,多方位探索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精细化管理,推动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3年,样本城市开始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完善,对该市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对样本城市DIP改革背景及结算方式进行描述,通过DIP入组情况、辅助目录调整病例占比、病种费用等指标运行情况,总结分析DIP改革给三级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病案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实践应用效果,指出DIP不仅可促进医院加强医疗、医保协同发展,同时可推动医院强化业财融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医院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4.
宋丽梅 《智慧健康》2023,(11):1-4+9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在2020年10月中旬国家医疗保障局颁布了《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既对我国未来的医疗支付体系提出要求,同时也根据时代发展特征提出了相应挑战。DIP主要是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其中包括了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算的管理过程,同时借助模糊数学方式解决支付问题。本文针对DIP分组付费应用原理进行分析,探讨支付改革背景下科室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出作者的精细化管理思考建议,意在为我国的支付发展提供更多角度。  相似文献   

5.
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Packet,DIP)是未来几年国内医疗机构运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通过对DIP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认为DIP主要从“分值”和“点值”两个路径对医疗机构收入产生影响。文章归纳了当前医疗机构应对DIP的主要做法,分别为提高病案质量、强化费用控制、调整绩效考核,并进一步从巩固自身定位、加强纵向合作、注重行业联合等3个方面提出了医疗机构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积极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驱动了医院管理的变革。介绍了广东省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的实践具有共同的核心环节,包括确定预算总额、建立病种分值库、设定医院权重系数等,并指出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适应这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医保管理应主动求变,在准确掌握政策的基础上,做好优势病种遴选、提高病种诊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优化基于按病种分值付费的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医保管理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支付改革不断发展推进的形势下,医院费用成本管控迎来新挑战。深圳某医院探讨在DIP支付方式改革形式下,结合临床路径和DIP医保支付标准,建立DIP病种临床路径,优化医院医疗服务费用结构,合理使用医保基金,促进医院成本管理转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运用统计描述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DIP政策对关键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 DIP实际付费后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自付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病案书写质量有所提升,受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双重差分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龙江省国家试点城市DIP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DIP改革的推进,要持续完善病案书写质量,提高分组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监管考核体系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全省统一的DIP监测指标体系,不断提高DIP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国DIP付费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做比较分析,评价内容和提出完善建议,以为其他城市制定DIP政策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政府公开信息平台检索和向政府申请公开的方式获得试点城市的DIP相关政策文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适用范围、费用超低病例的确定、总额预算管理、监督管理4个方面,选取5个关键变量编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18个DIP付费试点城市共23份政策文件,比较分析发现我国DIP试点城市政策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从继续扩大DIP付费适用范围;灵活调整DIP病种分类标准;优化年度调节金的提取方式;增加DIP付费风险储备金的设立;畅通群众参与DIP付费监督的机制途径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国善 《中国卫生》2022,(10):34-35
<正>山东省济宁市自2020年10月被国家确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城市以来,按照《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开展DIP改革。随着DIP支付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试点医疗机构在践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绩,实现了医、保、患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应用按病种付费方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按病种付费方式在新农合中的应用策略,为新农各付费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DIP付费下病种成本管理模式创新,为进一步强化病种成本控制,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淮安市某三甲公立医院作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服务单元叠加法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结果:病种成本的精准核算促进医院降本增效;合理用药管理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临床路径联合DIP病种分值管理实现了病种成本的有效控制(P<0.05);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降低医疗资源消耗等。结论:DIP付费模式促进医院成本管理转型,通过病种盈亏、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病种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在我国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总结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关键技术环节,分析目前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该制度应该完善的技术。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整理我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设计和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和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结果:我国按病种分值付费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病种区分方法粗放、医疗机构考核监督不够、等级系数确定不合理。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符合我国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通过提高病种区分技术水平、强化考核水平、扩大实施范围、强化协商管理的手段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将医院、医保、患者引入按病种分值付费的SWOT分析中,剖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和医保的管理角度提出建议: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提升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创新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方案、健全医保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医保和医疗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以来,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在全国71个试点城市铺开,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康复类专科医院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产生的结算亏损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质控费、优化成本、强化监管,落实执行等对策,基于本地实践取得的良好效果,希望能为公立专科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索公开发文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方案,了解试点改革实施现状,提出促进改革有效开展的政策建议。方法:搜索试点公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利用内容分析法从6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检索到19个试点共21份文件,比较发现目前我国DIP试点工作推进状况总体良好,但还有部分方面有待完善。结论:从适当拓宽付费范围,在病种权重制定及分值纠偏方面减少病例单议专家评审,探索智能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10月19日和11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先后印发《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决定在71个城市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DIP试点文件出台比DRG试点文件出台晚了将近两年,但试点城市数量比DRG多出41个。从进度要求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广州市某三甲公立医院肿瘤病组住院患者的费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成本管控策略。方法 选取改革前(2016年1月—2017年12月)患者3 474例和改革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患者9 197例,采用ICD-5版本分组最终纳入558个DIP分组共计12 670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革后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护理费用、治疗费用均具有正向反馈(P<0.05),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D12.2、D12.4、D24.X病组盈亏与改革具有相关性,且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日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IP支付方式改革政策下医院应强化控费意识,降低医疗成本;优化病种分值和入组设置,注重遴选优势病种;严控住院标准,避免低标入院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梳理黑龙江省3个国家试点城市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政策基本运作模式与现状,总结做法与经验,为进一步深化DIP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访谈和内容分析法,对3个DIP试点城市政策文件进行系统编码与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3个DIP试点城市基于技术规范指导,积极创新本地化DIP管理办法,改革成效显著,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自付金额均显著下降。改革过程中存在DIP辅助目录不健全、医院对DIP认知不足、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结论 加强协议管理,进一步完善辅助DIP目录库和结算规则,不断提高对DIP的整体认知水平,倒逼医疗机构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促进医保、医疗间的协调联动,发挥DIP改革效能。  相似文献   

20.
宿迁市对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进行付费方式改革,市人民医院经过4个月的运行取得了一些成绩,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控制,但同时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改革还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