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是一种广泛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新型雌激素受体。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理、病理状态下重要的细胞反应。研究发现,通过GPR 30可判断多种雌激素相关疾病的疾病状态并调节细胞增殖,使GPR 30在相关疾病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呈现良好前景。本文就GPR 30对细胞增殖活动的调节及其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G蛋白是质膜蛋白的一种,属于广泛存在的信号转导蛋白。G蛋白与具有7个跨膜结构的细胞膜受体偶联,介导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3类亚单位组成,其中β和γ亚单位一般以βγ聚合体形式存在,βγ亚单位作为一个功能单位参与信号传递。有研究表明,Gβγ不仅能够介导独立信号传递通路,而且可能是G蛋白与其他信号通路进行交互转导的调控点。乙酰胆碱m2受体(mAChR2)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分别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不同亚型,可以与G蛋白结合,同时受到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磷酸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硼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R)密度的影响,对64只SD大鼠行双侧去卵巢手术后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对照(蒸馏水)组,低、中、高剂量硼酸组(4、25、75 mg/kg),雌二醇(E2)组(0.1 mg/kg)以及雌二醇+低、中、高剂量硼酸组[(0.1 mg/kg E2+4 mg/kg硼酸)、(0.1 mg/kg E2+25 mg/kg硼酸)、(0.1 mg/kg E2+75 mg/kg硼酸)].硼酸采用灌胃给予,染毒剂量为2.0 ml/kg;雌二醇采用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3d后取子宫.采用配基饱和分析法测定大鼠子宫ER密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硼酸各剂量组及雌二醇组ER密度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硼酸与雌二醇联合染毒组与雌二醇组的ER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硼酸有与雌二醇类似的雌激素样作用,但未发现硼酸与雌二醇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汪秀  罗剑 《现代保健》2010,(11):24-25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中各主要因素和癌症发生、发展、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癌症治疗靶标的确定提供启发。方法通过国内外诸多相关文献的调研,总结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与癌症的关系,展望其在临床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结果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展望,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中G蛋白偶联受体(GPCRs)、G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RTK)、G蛋白信号途径调节蛋白(RGS)的突变、异常表达和失调都和癌症密切相关。结论很多的证据表明了G蛋白信号异常与癌症发生和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今后可以加大对此类靶点临床药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7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孤独症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G蛋白偶联受体37(GPR37)含量测定。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GPR37表达水平为(12.27±1.73),对照组为(5.35±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61,P<0.001)。孤独症严重程度与血清GPR3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87,P<0.001)。结论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血清中GPR37表达有关,GPR37的表达水平可能作为孤独症严重程度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取6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手术组(OVX组)和戊酸雌二醇组(E_2组),E_2组每天灌胃戊酸雌二醇水溶液(1 mg/kg),而其他组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然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IRS-1和IRS-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结果 OVX大鼠终末体重、肝重、内脏脂肪指数KITT显著高于Sham组,而葡萄糖利用常数KITT显著低于Sham组(P0.05);与OVX组大鼠相比,E_2组大鼠终末体重、肝重、内脏脂肪指数显著降低,而葡萄糖利用常数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VX大鼠肝组织IRS-1、IRS-2表达阳性细胞数目及染色程度较Sham组显著减少,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肝组织IRS-2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及染色程度显著改善,但IRS-1改善不显著;OVX大鼠肝细胞IRS-1和IRS-2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ham组,而E_2组大鼠IRS-1和IRS-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OVX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上调去卵巢大鼠肝细胞IRS-1和IRS-2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hRNA干扰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裸鼠成瘤影响。  方法  将GASP-1-shRNA1、2和3用Lipofectamine 2 000转染到肺癌A549细胞。选择转染GASP-1-shRNA1的细胞,建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GASP-1-shRNA1转染组,采用菌落形成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调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将转染GASP-1-shRNA1细胞注射裸鼠后腿建立原位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检测肿瘤的生长,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  结果  GASP-1-shRNA1、2和3转染A549细胞后GAS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尤其转染GASP-1-shRNA1组。GASP-1下调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A549细胞凋亡;在体内试验中,下调GASP-1能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同时也能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结论  GASP-1的下调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激活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促增殖作用,探讨其在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检测GPE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采用GPER特异性激动剂G1(10nM)和阻断剂G15(1uM)以及ERK信号阻断剂PD98059(1uM)干预血管内皮细胞,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试剂盒、Hanging Cell Culture Inserts小室测定G1对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作用。结果GPER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有所表达,GPER的激活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在G15和PD98059作用下这种促增殖作用消失(P〈0.05)。结论GPER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17β-雌二醇(17β-E_2)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采用MTT法检测17β-E_2对KGN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17β-E_2单独或和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特异性拮抗剂—G15共同处理对KGN细胞转移的影响;分别于17β-E_2单独或和G15共同处理KGN细胞0 min、10 min、30 min及60 min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17β-E_2对KGN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7β-E_2单独处理能够显著抑制KGN细胞的转移,而联合G15处理对细胞转移则无显著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7β-E_2单独处理细胞10 min、30 min及60 min后,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而17β-E_2和G15共同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相比于处理前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17β-E_2能够显著抑制KGN细胞的转移,其机制与GPER1介导的雌激素非基因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激素缺乏大鼠海马血管内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的变化,并比较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素干预对Aβ沉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SD雌鼠的去势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基线组(Baseline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染料木素干预组(Gen组)和小剂量17β-雌二醇干预组(Est组)。所有大鼠均在术后15周处死,取海马结构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Aβ沉积。通过Aβ阳性细胞计数和染色图像灰度分析法观察Aβ沉积的变化。结果Ovx组大鼠海马血管内Aβ阳性细胞计数和Aβ沉积的免疫组化图像灰度校正数据显著高于Baseline组、Sham组、Est组和Gen组(P<0.01);而Est组、Gen组、Sham组和Baseline组的细胞计数和图像灰度校正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内源性雌激素的缺乏可以导致脑内毛细血管内Aβ的沉积增加;染料木素或17β-雌二醇补充治疗均可以拮抗这一过程,且二者之间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是子宫内膜样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部位,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但一般认为子宫基底层内膜异位于宫腔以外生长与高雌激素刺激密切相关,并涉及内膜细胞生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机制。 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GPR30是新型雌激素膜受体。近年的基础研究发现其介导的快速效应途径致靶细胞增殖、侵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对GPR3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变化与子痫发病的关系,建立一种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妊娠孕晚期和子痫前期、子痫期孕妇血清VEGF和sFlt-1水平,比较两者水平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VEGF显著低于正常水平,而sFlt-1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随子痫病情加重,VEGF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而sFlt-1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孕妇血清VEGF的下降和sFlt-1的上升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的早期预测和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探讨ER与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ER、VEGF在内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内膜中ER-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中ER-β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中VEGF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异常,从而调控VEGF的表达,使异位内膜组织易产生新生血管,为异位内膜的生长提供血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 VEGF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腹腔液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EMs患者,根据R-AFs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期15例和Ⅲ~Ⅳ期20例,根据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期17例和分泌期18例。选择同期30例因卵巢、宫颈及输卵管部位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非EMs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VEGF、s VEGFR-1在各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表达水平,并比较VEGF活性指数。结果 EMs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VEGF、s VEGFR-1、VEGF活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对照组分泌期血清及腹腔液VEGF、s VEGFR-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增生期患者(P0.05),而EMs组患者不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患者分泌期VEGF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s VEGFR1均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损伤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川芎嗪对高氧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96只出生12 h内的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24只):Ⅰ组:空气对照组;Ⅱ组:空气+川芎嗪组;Ⅲ组:高氧组;Ⅳ组:高氧+川芎嗪组。Ⅲ组、Ⅳ组新生大鼠高氧暴露(氧体积分数850 mL/L),Ⅱ组、Ⅳ组予每日腹腔注射溶于9 g/L盐水的川芎嗪30 mg/kg,Ⅰ组、Ⅲ组予等量9 g/L盐水注射。在实验3、7 d和14 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处死,取其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及VEGF水平的表达,以PECAM-1阳性染色的内皮细胞面积与肺实质细胞总面积的百分比代表肺微血管密度。结果 第3,7,14天Ⅲ组RAC值及微血管密度较Ⅰ组、Ⅱ组、Ⅳ组均减少(P<0.05)。Ⅲ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PECAM-1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组、Ⅱ组、Ⅳ组。Ⅳ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RAC值、肺微血管密度、PECAM-1及 VEGF蛋白表达和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川芎嗪可改善肺发育,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钙结合蛋白A6(S100A6)经终末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介导影响肥胖儿童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肥胖患儿91例,根据患儿是否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分成损伤组(n=43)、无损伤组(n=48)。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受检者均于入院当日采血检测血清S100A6与游离RAGE(sRAGE)水平,并测定三组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包括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N-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100A6、sRAGE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间的相关性。结果 损伤组血清S100A6、sRAGE水平高于无损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血清sVCAM-1、vWF、sICAN-1水平高于无损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S100A6、sRAGE与sVCAM-1、vWF、sICAN-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与正常儿童及无血管内皮损伤的肥胖儿童相比,有血管内皮损伤的肥胖儿童血清S100A6、sRAGE明显上调,这可能与sRAGE增高导致S100A6上调,而进一步致sVCAM-1、vWF、sICAN-1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 lt-1)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及绒毛中表达水平,探讨sF lt-1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0例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和30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VEGF及sF lt-1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组孕妇绒毛组织VEGF mRNA及sF l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组与正常早孕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637.50±2145.09)ng/L和(982.67±675.47)ng/L,血清sF lt-1水平分别为(13 796.67±11 917.08)ng/L和(3 540.67±2 989.80)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绒毛组织VEGF mRNA及sF lt-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及sF lt-1表达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具有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并探讨干扰效果强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以抑制白血病细胞。方法设计人VEGFR-2siRNA,并转染HL60细胞,MTT法筛选最有效siRNA;合成VEGFR-2shRNA,并构建VEGFR-2shRNA表达载体;比较VEGFR-2shRNA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后干扰的效果。结果筛选出最有效siRNA;VEGFR-2shRNA正确正向克隆入pENTR TM/U6,成功构建VEGFR-2shRNA表达载体;以其将VEGFR-2shRNA瞬时转染入HL60细胞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为84.9%,P〈0.01;VEGFR-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必要和有效的筛选机制,才能找到抑制效果相对高的siRNA靶序列;VEGFR-2shRNA表达载体可在细胞内简单、快速地克隆shRNA,VEGFR-2的表达抑制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孕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以及sFlt-1/PlGF比值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的筛查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杭州市2家医院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根据分娩结局轻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GH组、PE组、重度子痫前期(SPE)组、对照组,检测4组孕妇血清sFlt-1和PlGF水平,并比较其浓度分布及sFlt-1/PlGF比值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cut-off)、曲线下面积(AUC),对sFlt-1、PlGF水平及sFlt-1/PlGF比值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GH组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PE组、SPE组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GH组PlGF水平高于对照组,PE组、SPE组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GH组sFlt-1/PlGF比值低于对照组,PE组、SPE组sFlt-1/PlGF比值高于对照组,4组孕妇sFlt-1/PlGF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GH组血清sFlt-1、PlGF和sFlt-1/PlGF比值的AUC分别为0. 692、0. 725和0. 795;PE组的AUC分别为0. 838、0. 852和0. 864,SPE组的AUC分别为0. 714、0. 791和0. 771。结论 sFlt-1/PlGF比值筛查GH和PE的效率优于单独sFlt-1、PlGF的筛查效率,但对SPE的效率没有优于sFlt-1、PlGF的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肠道缺血/再灌注(I/R)的淋巴液对炎性因子和Toll样受体4(TLR4)的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影响.方法 收集淋巴液,SD大鼠20只,体重(300±20)g,分为淋巴液引流组(N组,只引流淋巴液180 min)和肠道I/R淋巴液引流组(I/R组,引流淋巴液180 min同时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后复灌120 min).TLR4基因缺陷(TLR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C57BL/6)各32只,分别分为4个亚组(n=8),从尾静脉注射不同成分.N组:注射普通淋巴液;I/R组:注射I/R的淋巴液;Edt组:注射内毒素;HMGB1组:注射HMGB1蛋白.180 min后取材.结果 大鼠肠道I/R时,VR组引流的淋巴液中内毒素和HMGB1显著高于普通引流组[内毒素:(0.034±0.050) Eu/ml比(0.017±0.023) Eu/ml,P=0.033;HMGB1:(4.293±0.883) ng/ml比(0.509±0.128) ng/ml,P=0.006].TLR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注射不同成分后,注射HMGB1的野生型小鼠比HMGB1的TLR4-/-小鼠回肠黏膜厚度(TLR4-/-比野生型小鼠:(602.1±37.5) μm比(335.8±43.2) μm,P=0.000]和绒毛高度[(404.5±18.6) μm比(273.0±31.7)μm,P=0.000]显著降低;注射I/R淋巴液的二组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都有所降低,但TLR4-/-组比野生型组小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的降低显著减少;注射普通淋巴液和内毒素的TLR4-/-与野生型小鼠之间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和HMGB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I/R淋巴液的TLR4-/-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其野生型小鼠组[TLR4-/-比野生型,TNF-α:(28.637±5.166) pg/ml比(41.917±8.175) pg/ml,P=0.000;IL-6:(60.900±24.729) pg/ml比(110.265±28.545) pg/ml,P=0.000];注射HMGB1的TLR4-/-组的炎性因子浓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组[TLR4-/-比野生型小鼠,TNF-α:(20.865±6.464) pg/ml比(31.059±6.204) pg/ml,P=0.004;IL-6:(36.268±8.977) pg/ml比(76.677±14.009) pg/ml,P=0.000].结论 大鼠肠道I/R时淋巴液中的内毒素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小鼠注射I/R淋巴液、内毒素和HMGB1后,注射I/R淋巴液组的炎症因子和HMGB1较普通淋巴液的小鼠显著增高;TLR4-/-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炎症因子水平和肠道黏膜的局部损伤都显著减轻.“肠-淋巴”途径在肠道I/R损伤中可能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