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 68 例 NSCLC 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以 GP 化疗治疗,观察组以 GP 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 CD4+、CD3+、CD4+ /CD8+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0.59 %,高于对照组的 44.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4+、CD3+、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 CD4+、CD3+、CD4+ /CD8+ 水 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 CD4+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 CD4+、CD3+、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GP 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 NSCLC 效果显著,能减轻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 对照组(30 例,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观察组(30 例,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 两组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皮质醇、白 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 CD3+、CD4+、CD4+ /CD8+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黏膜 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 MM 并接受治疗的患者 51 例,其中 26 例使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为观察组,25 例使用 常规化疗方案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淋巴细胞 CD3+、CD4+、CD4+ /CD8+ 水平及淋巴单核细胞 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单核细胞比、CD3+、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治 疗后淋巴单核细胞比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 80.76 %,高于对照组 的 5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硼替佐米治疗 MM 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州市中医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是否应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将 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西医治疗)与观察组(45 例,应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7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55 %,与对照组的 13.32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 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肠结核患者应用吡嗪酰胺联合乙胺丁醇片及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 T 淋巴 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 36 例肠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8 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吡嗪酰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乙胺丁醇片。观察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 T 细胞淋巴因子 CD3+、CD4+、CD8+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94.44 %)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者(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3 %,低于对照组的 66.6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D3+、CD4+ 水平明显提高、CD8+ 水平降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使用吡嗪酰胺联合乙胺丁醇片对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有利于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莲花清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院 2018 年 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未应用莲花清瘟颗粒治疗) 与观察组(45 例,应用莲花清瘟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 48 h 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2、白细胞介素 –4 及 C 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K 细胞、CD3+、CD4+ /CD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8 h 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78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莲花清瘟颗粒可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消除炎症介质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是否应用槐杞黄颗粒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 例:未应用 槐杞黄颗粒治疗)与观察组(30 例:应用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 CD3+、 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D3+、CD4+、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儿血浆白蛋白高于对照组,24 h 尿蛋白、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 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应用槐杞 黄颗粒治疗可显著提升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口服芪萸仲柏汤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郑州市第 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42 例肾移植手术患者,按照是否在术后口服芪萸仲柏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 例:未口服芪萸仲柏汤) 与观察组(21 例:口服芪萸仲柏汤),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 CD3+、CD4+ /CD8+ 高于对照组、CD4+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治疗 3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 95.24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口服 芪萸仲柏汤有利于改善肾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剂,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功能ALT、AST、Tbil、AFP,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健脾消瘤合剂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AF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功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标志物指标,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评价予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血小板生成素(TPO)联合他克莫司(FK506) 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信封法对菏泽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20 例 NSAA 患者分组,其中 10 例 为观察组,剩余 10 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 TPO 联合 FK506 治疗,对照组患者 给予 FK506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比对照组的 40.00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治疗后的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网织红细胞(RET)、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AN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 WBC、Hb、PLT、RET、ANC 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D4+ 水平、CD4+ /CD8+ 比值均显著提升,CD8+ 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的 CD4+ /CD8+ 、CD4+ 水平比对照组高,CD8+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 者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TNF–α、IL–6、hs–CRP 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取 TPO 联合 FK506 治疗 NSAA 患者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可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与血液指标,有利于缓解疾病损害,且此种治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肝主调节论     
何利宣 《山西中医》2012,28(8):61-62
肝位处中焦,以疏泄条达为顺,以藏血为本,疏藏协调,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此称为调节功能。肝的调节功能失职则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如不及时平衡则可变生五脏六腑多种疾病。简述了肝主调节的功能,强调临证要注重调理肝的功能,以恢复机体气机及各系统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53-1655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同用药剂量对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说明书推荐剂量,20 m L/次,1次/d,实验组给予超说明书用药剂量,21~50 m L/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ALT、AST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实验组的ALT、AST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不显著。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与年龄、性别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经多因素分析证实,高龄、男性及危急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舒血宁注射液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可能影响着患者肝功能,实践中应根据说明书及患者具体病情,设计个性化与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以此保证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除正常组外,剩余24只大鼠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组、穴位注射组按80 mg/(kg.d)予腹腔内及足三里注射硫普罗宁,治疗6周。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CHOD-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胆固醇(TC),采用GPO-PAP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三酰甘油(TG)。结果模型组血清AST、ALT、TC、TG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组比较,穴位注射组能明显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降低大鼠TG、TC、ALT、AST水平(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硫普罗宁能明显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低血脂、肝脂,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绿茶糖苷类黄酮对酒精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5组采用50%浓度的酒精灌胃,每天5 ml,连续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按1 mg/kg、2.5 mg/kg、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绿茶糖苷类黄酮,秋水仙碱组按0.1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秋水仙碱,灌胃容量均为5 ml/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LT水平,选取小鼠肝左叶上缘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形、坏死、凋亡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肝纤维化Ishak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绿茶糖苷类黄酮在保肝护肝、延缓肝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肝功能检测对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 广州开发区医院诊治的 46 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正常体检的 40 例健康者,将其例为对照组。 均行免疫球蛋白及肝功能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 白 M(IgM)、免疫球蛋白 A(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γ– 谷氨酰基转肽酶(GGT)、 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及时对肝功能衰 竭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肝功能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174-1176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找出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检测、CTP分级、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ICG清除试验结果[血浆清除率(K)、15 min滞留率(R15)、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及CTP分级情况。结果: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中,肝郁气滞型与其他五型比较,K、R15、EHBF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水湿内阻型比较K、R15、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湿热内蕴型比较,R15与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R1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CTP分级具有相关性,肝气郁结型与其他五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与其他证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有相关性,中医分型能够反映临床证候趋势,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脏储备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规律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三七脂肝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5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七脂肝丸治疗肝功能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0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服用三七脂肝丸,5 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肝脾B超检查;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两组ALT,AST复常率相当;观察组TC,TG,LDL-C和HDL-C复常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脂肪肝程度均有好转,观察组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均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脂肝丸对肝功能异常NAFLD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能促使患者血脂好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TNF-α和IL-18水平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情志是中医病因学内因要素之一,早在《内经》就有"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肝在志为怒等,阐明情志致病与脏腑气机的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情志异常超过人的心理或生理承受能力时,则发生病变,首先往往是伤肝之气机,同时与情志病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活血降脂方煎剂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血脂康胶囊口服。两组患者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方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调节其脂质代谢,同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肝功能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祛瘀化浊汤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瘀化浊汤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运用祛瘀化浊汤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ALT、AST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祛瘀化浊汤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