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以调查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MP抗体检测试剂,对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796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1796例患者中,检出MP抗体阳性446例,阳性率为24.83%.男性阳性率为20.56%,女性为31.40%,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季节为高,春夏秋冬各季阳性率依次为29.39%,25.99%,17.91%,21.42%.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以小于1岁组最低,为3.19%o,4~6岁和7~14岁组最高,分别为34.67%和32.52%.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较高,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以4~6岁和7~14岁组感染率最高,感染者不只集中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季节上以春夏季感染率最高.对呼吸道感染者宜进行MP抗体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我院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0月检测资料,对各年龄段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898份,其中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肺炎支原体(MP)IgM,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及MP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及季节性分布。结果 3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48例,MP阳性率为38.95%;其中女患儿阳性率44.86%高于男患儿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中,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58.54%,婴儿组患儿阳性率最低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MP阳性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月份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8.53%。结论 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女性多于男性、以学龄前患儿多见、好发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呼吸道及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为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笔者对呼吸道感染儿童255例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王彪  陈洁红 《安徽医药》2020,41(3):333-335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以及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性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读结果的阴阳性并注明滴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间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332例,阳性率26.4%。从性别分布看,男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24.6%,女童28.7%,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看,0岁~组阳性率最低(3.6%),7岁~组阳性率最高(44.8%),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季节分布看,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其中冬、春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1.0%、29.0%,夏、秋季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2%、20.8%,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显示,冬季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分析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同时结合临床诊治过程,分析本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35例检出MP-IgM,阳性率为40.7%;结合临床诊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方法敏感度较高,为83.3%,且无假阳性,特异性强。结论 ELISA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为早期诊断MP的提供客观指标,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MP。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ELISA法,对我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进行MP检测。并按MP阳性与阴性进行临床资料的分组比较。结果 MP阳性40例:PCR检测阳性2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35例,其中20例两种检测方法均阳性。分组比较:除有湿啰音、干咳与有支气管肺炎患者的MP阳性率高于无湿啰音、无干咳与无支气管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各项临床特征MP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和ELISA两种方法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MP检测阳性率,有助于临床的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的血清中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3162例呼吸道症状患儿,按年龄分为0~1岁组(486例)、1~4岁组(1206例)、4~7岁组(895例)、7~10岁组(375例)以及10~14岁组(200例);按季节分为春季组(66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335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应用Serodia-MycoⅡ试剂盒检测Mp-IgM抗体,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结果:1335例患者中Mp-IgM抗体检出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2.70%。其中0~20岁组发病率最高,不同性别和各季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是青少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应用Serodia-MycoⅡ试剂盒检测Mp-IgM抗体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佛山南海区里水医院2008年538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MP.IgM抗体检测。结果538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232例,阳性率为43.02%。0—3岁、4—6岁、7~13岁年龄段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4个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50.45%、49.68%、39.60%、34.53%,其中1和4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和2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和4季度。结论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MP,有低龄化发展趋;l和2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苏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M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 4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M,并分析MP检出情况。结果:12 401例住院患儿中,MP检出率30.76%(3 814/12 401),其中女性患儿MP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2.585,P<0.01)。<6个月、≥6个月~1岁、>1~3岁、>3~7岁、>7岁患儿MP检出率分别为8.72%、20.89%、34.57%、48.98%、65.21%,MP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1 883.359,P<0.01)。春夏秋冬MP检出率分别为26.61%、32.85%、35.98%、27.02%,夏秋季MP检出率高于冬春季(χ2=92.064,P<0.01)。2015-2020年,2016年夏季为MP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胸片改变为节段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的年龄、发热天数、外周血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MP-IgG)变化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219例MPP患儿根据胸片改变情况分为节段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检测两组患儿WBC、CRP及MPIGG滴度指标。结果:219例MPP患儿中,节段性肺炎组65例(29.6%),平均年龄(93.83±53.11)月,支气管肺炎组154例(70.4%),平均年龄(55.06±38.60)月(P<0.05);节段性肺炎组入组时平均发热天数(3.03±2.63)d,支气管肺炎组(2.01±2.00)d(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MP-IgG≥640的例数多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CRP值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结论:MP感染后肺部炎症表现为节段性肺炎的患儿年龄偏大、发热天数较长、血CRP水平和MPIGG滴度更高,提示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强烈,年长儿童MP感染后易发生严重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喘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一步为临床诊治MP感染喘息儿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岁以上MP感染及非感染喘息患儿各180例,MP感染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所有随访病例急性发作时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及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两组病例按选用长期控制的药物不同分为三组(n=60):即孟鲁司特组、孟鲁司特组+ICS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的临床指标。结果:(1)MP感染患儿:孟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NO和EOS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阳性例数、FeNO、IgE、EOS、过敏原、肺功能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孟鲁司特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FeNO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MP感染患儿:孟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阳性例数、FeNO、IgE、EOS、肺功能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孟鲁司特组治疗后肺部体征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常用的孟鲁司特或孟鲁司特+ICS的治疗方案对MP感染诱发喘息的治疗是有效的,孟鲁司特+ICS的联合治疗对MP感染后诱发喘息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孟鲁司特。今后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长期随访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明确MP感染导致儿童哮喘的发生机制以及对哮喘儿童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neumonia,MP)的检测对儿童MP感染提供依据并分析M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SERODIA—MYCOII),对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1824例患儿进行检测。结果在1824例患儿中,MP抗体检测阳性者850例,阳性率为46.60%。性别比较,女性MP抗体阳性率(70.64%)高于男性(49.25%)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13,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为:〈1岁组59.84%,1~3岁组47.03%,4~6岁组40.68%,7~13岁组30-27%,年龄组闻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24.88,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很高,女性儿童MP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尽早进行MP抗体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地区11 064例肺炎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7~10 d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G、IgM,结合临床表现分析RMPP流行状况。结果:RMPP在MPP中的总发生率为14.30%,其中男性发生率为13.12%,女性发生率为15.90%,女性患儿RMP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0.05)。<4岁患儿RMPP发生率为6.83%,4~7 岁为20.86%,≥7岁为40.84%,RMPP 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P<0.01)。春季RMPP发生率为14.39%,夏季为16.93%,秋季为12.56%,冬季为12.88%,夏季RMPP发生率最高(P<0.05)。2011-2015 年住院患儿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P<0.01)。结论:苏州地区2011-2015年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为14.30%,女性患儿RMPP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RMPP发生率逐渐升高,夏季为RMPP高发季节,RMPP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 联合检测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80例,根据有无喘息症状、肺部哮鸣音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其中喘息组362例,无喘息组318例,两组患儿均联合检测RSV与MP。结果:680例患儿中单一病原体阳性共221例,其中RSV阳性检出率为18.24%,MP阳性检出率为14.26%,RSV合并MP阳性检出率为2.79%。喘息组RSV、MP阳性检出率以及家族史、特应性体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喘息组(P<0.05)。喘息组获得预防干预患儿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未干预患儿(P<0.05)。结论:RSV与MP联合检测有助于筛查喘息性疾病患儿的病原菌,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实现对症治疗,同时对患儿哮喘的预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对8岁以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2019年年龄>8岁SMPP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随机抽取使用多西环素病例46例为多西环素组和使用阿奇霉素病例52例为阿奇霉素组。多西环素组患儿给予多西环素口服(2.2 mg/kg,bid),阿奇霉素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0 mg/kg,qd),疗程5~7 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激素使用率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肺内病变吸收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多西环素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LDH、CRP水平均短于或低于阿奇霉素组,肺内病变吸收率高于阿奇霉素组(P均<0.05)。结论:8岁以上儿童SMPP口服多西环素治疗安全、有效、价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MRMPP)临床特征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201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42例,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分为耐药组(MR组)92例和敏感组(MS组)50例,其中MR组按初选抗菌药物分为阿奇霉素组(A组)67例和非大环内酯类组(N组)25例,分析其临床指标、疗效、肺外并发症等。结果:MR组和MS组年龄、性别、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S组比较,MR组总热程、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阿奇霉素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后发热时间均延长(P<0.05)。A组和N组年龄、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治疗后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值、CRP、PC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N组总热程、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延长(P<0.05)。N组WBC水平高于A组(P<0.01)。MR组总有效率与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S组(P<0.05)。结论:MRMPP发病率较高,患儿病程较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延长阿奇霉素疗程治疗仍有效,及早诊断、早期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改善MP耐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