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全面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南省10所院校3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并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10所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1.3%,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55.3%、45.7%、3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民族、自评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父亲的学历、母亲的学历、专业门类是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应通过创新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健全健康素养知信行内部转化机制、加强大学生健康素养动态监测,全面提升河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被调查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为更有效地的在大学生中进行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学生200人,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健康技能的掌握较好,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次之,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得分最低,并且对于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均衡。[结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日常生活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在2008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南京、成都、广州、北京、西安)10所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5.3%,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知晓率分别为41.9%,10.0%,55.9%,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0.2%,48.4%,24.1%,20.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专业(OR=5.016)、对健康知识关心(OR=1.945)和获取健康知识容易(OR=2.547)的大学生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慢性病防治知识方面较差.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云  王凯强  白羽  初炜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7):1074-1076
了解大连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探讨健康素养内部路径转化关系,为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大连市1 514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AMOS 21.0构建健康素养内部通径模型.结果 中小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6.7%.其中,52.4%的学生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45.4%具备健康技能素养,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为28.5%.不同学段学生总体及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481,63.991,27.821,6.411,P值均<0.01).健康素养内部转化模型表明,健康知识对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34,0.083).结论 健康素养内部存在着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芜湖市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3所高校986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芜湖市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6%,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25.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2.7%,基本健康技能持有率为61.5%。5类健康问题方面,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最低,为8.7%。结论芜湖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偏低,尤其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应进一步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汕头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中关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分别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无记名封闭式调查。[结果]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总形成率为44.00%,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率为57.75%,城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影响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及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P﹤0.05)。[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及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水平不高,应利用城乡健康教育网络,全面铺开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静  杜正芳  马莎 《中国健康教育》2011,(6):442-444,4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市6所高校共905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具备健康素养大学生的比例为24.7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41.7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13.37%,基本健康技能持有率为73.04%;医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最高,为41.92%,其次是文科生,为18.01%,理工科学生最低,为12.55%。女生具备的比例为27.88%,高于男生的20.66%。来自于城市及城镇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学生专业、来源地与健康素养水平相关联。结论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方面的水平,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华乐  周雪阳  黄仙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469-1471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健康相关行为及其生命质量的现状,探索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相关行为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 采用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 以及SF- 36 健康调查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杭州市652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杭州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3.9%,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64.87±25.23) 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吸烟饮酒、健康基本知识、饮食及锻炼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睡眠习惯; 健康基本知识通过健康相关行为间接影响生理健康(0.161) 和心理健康(0.137); 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健康相关行为间接影响生理健康(0.063) 和心理健康(0.130).结论 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也可通过健康相关行为间接影响生命质量.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展,推行差异化健康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健康素养测评,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总结教学和课程管理经验。方法对2020年3月—2021年12月间选修该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进行两次健康素养测评。干预前测评在学期第1周课堂进行,根据问卷调查中薄弱知识点,调整后期面授课程重点内容,加强对知识点的讲解。在干预3个月后,学期第14周进行干预后测评,比较两次的差异,评价教学效果,总结经验。结果 930名大学生干预前健康素养水平为63.0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依次为76.77%、68.17%和45.70%,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94.84%,科学健康观88.39%,传染病防治素养66.34%,健康信息素养65.48%,慢性病防治素养61.83%,基本医疗素养32.04%。干预后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为81.51%(P<0.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P<0.05);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素养的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P<0.05)。结论 结合健康素养测评结果改进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可以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21年云南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21年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8%,民族、文化水平、职业、健康状况是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居民健康技能素养和慢性病防控素养均低,主体民族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非主体民族。[结论]该民族自治县居民健康素养仍然较低。提升民族自治县健康素养,首先要重点关注相对弱势民族,继承并推广民族习俗中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摈弃不健康行为;其次,加强文化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并增强家庭的健康支持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强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许雅  叶小华  曾转萍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32-1434
目的 了解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行为、技能水平及其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 74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内容的正确回答率为65.6%,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8.8%,60.1%和69.8%.正确回答率低于40%的项目为“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3.4%)、“孕妇产前检查次数”(16.3%)、“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11.0%)、“肺结核病病人可以享受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32.1%)、“癌症早期信号的认识”(20.6%)、“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26.3%)、“认识药品说明书”(34.5%).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知识和理念与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与健康技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437,0.438.结论 广东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15~69岁常住居民。首先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通径分析进一步探讨各项影响因素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作用方式。结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最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城乡、年龄既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产生直接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素养产生间接作用,而是否从事医疗工作、自我健康状况评价、是否患有慢性病通过影响基本知识和理念与基本技能素养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改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改善的关键是基本知识和理念的改善。故健康教育应加强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民办高校本科阶段的1 560名学生,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7%,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7.5%、18.1%、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生源地区、学校类型等。结论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一般,不同地域高校差异明显,应注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引导,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滕州市抽取西岗镇的南张庄村和鲍沟镇的三清阁村的500名15~69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00名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1.83%。其中,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2.27%,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0.49%,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24.6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0.47%,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21.13%,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2.36%,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25.14%,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5.31%。[结论]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中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全市14个学校2 3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的人数为572人,比例为24.65%,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基本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分别为939、463、1 954人,比例分别为40.50%、20.03%和84.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评学习成绩是中学生总体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OR=1.25,P<0.001),年级和自评学习成绩是中学生各维度健康素养(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深圳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与自评学生成绩和年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天津市某理工类大学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于2017年2—6月方便选取天津市某理工类高校某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大学生共159名,采用健康素养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健康素养状况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健康素养得分[M(P25,P75)]为57.0(49.0,63.0),46.84%的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健康素养,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64.56%,基本健康技能持有率为59.4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27.85%。低年级学生具有健康素养的比例(61.29%)高于高年级(37.50%),母亲从事脑力劳动者学生的健康素养(62.50%)高于从事体力劳动者(46.55%),城市生源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59.15%)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36.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和生源地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其OR(95%CI)分别是0.232(0.086,0.626)和3.354(1.413,7.966)。结论天津市某理工类大学本科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低,高校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素养,在培养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高年级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解健康素养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640名15~69岁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isrel 8.70软件对3个维度的健康素养进行模型构建、拟合和参数估计。结果模型拟合情况为GFI=0.81,CFI=0.95,SRMR=0.061,RMSEA=0.082,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基本知识和理念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52和0.49,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总效应为0.69;就医相关理念与知识和地方病、传染病相关知识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知识与理念中载荷最高;信息获取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基本技能中载荷最高。结论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程度高于基本技能。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要更注重就医、地方病、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和信息获取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本科生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和江湾校区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近法和配额抽样结合的方法进行抽样,开展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761名本科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27.7%,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水平具备率分别为39.7%、4.9%、7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母亲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研究对象为参考,母亲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研究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更高(OR=2.550);以艺术文史类专业的研究对象作为参考,生物医学类专业的研究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更高(OR=2.634)。在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方面,母亲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理工类、经济管理类、生物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具备率更高,家庭居住地为乡镇的学生具备率更低;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生物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具备率更高;在健康技能水平方面,理工类和生物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具备率更高,家庭居住地为乡镇的学生具备率更低(均P0.05)。结论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有很大提升空间。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干预,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之间健康技能的中介效应,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12个区(县)36个街道(乡镇)72个居委会(村)的3475名15~6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采用χ~2检验,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选取Bootstrap检验。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475份,459人(13.2%)具有基本健康素养,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者的比例分别为18.6%、15.0%和1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及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健康素养升高(OR=1.447,95%CI=1.259~1.664),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民(OR=8.556,95%CI=4.676~15.658);基本知识和理念与健康技能、基本知识和理念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之间均呈现出强关联性(r=0.821、0.821、0.836,P0.01);健康技能的中介效应为0.136(95%CI=0.119~0.154),基本知识和理念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总效应为0.49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27.4%。结论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提高,应重视健康技能的中介效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当前南宁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编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4所高校共900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南宁市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总体健康素养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3个维度的素养平均分均高于非医学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月生活费、健康状况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非医学类高校应增加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