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查氏膝痹方配合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92例KOA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疗仪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查氏膝痹方)各46例,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和中医证候积分、屈伸活动度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查氏膝痹方配合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膝关节隔姜灸治疗与西药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诊断为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隔姜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的VAS评分与Lequesne指数评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两种方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Lequesne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与Lequesne指数评分明显降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VAS评分与Lequesne指数评分均有所上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隔姜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7):866-867
目的:探讨防风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86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防风汤加减治之,连续治疗4个疗程。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观察膝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其关节僵硬程度,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僵硬、VAS、Lyshom评分、WOMAC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尤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僵硬,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则给予对照组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的疼痛度,促使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药热奄包佐治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乐安县中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5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热奄包佐治,治疗6周后对比2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肿胀、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佐治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可通络活血、温经散寒,能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68.9%(31/4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和WOMAC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膝散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至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股四头肌锻炼、外用消炎止痛膏及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增加川膝散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JOA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检测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介素1b(IL-1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及WOMAC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WOMAC评分更低,而JOA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LR4、NF-κB p65、IL-1b、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针刺联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等分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实验组则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针刺,1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尤其是Lysholm评分及WOMAC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能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并能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且改善程度优于止痛药。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究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间2019年7月—2020年10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比较分析临床疗效、膝关节JOA评分、WOMAC膝骨关节炎评定量表、VAS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9例(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WOMAC膝骨关节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疼痛、综合积分等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可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极佳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宣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8例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宣痹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Lysholm-Ⅱ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的效果满意,可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治疗组给予普通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复方强膝通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强膝通痹汤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及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ISOA及WOMAC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强膝通痹汤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附辛加味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2例,予桂枝附辛加味方内服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桂枝附辛加味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伤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新伤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指数、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各期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和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膝关节疼痛评分和WOMAC指数降低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1月时,2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患者的PF、BP、GH、SF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P、VT、RE、MH虽也有一定改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伤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WOMAC指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提高患者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镜清理术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完成膝关节镜清理术且伴有术后肿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消肿药物七叶皂苷钠片口服,观察组35例采用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均连续治疗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与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通痹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外用清热通痹膏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外用扶他林软膏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同时进行综合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WOMAC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痹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膝痹汤合舒膝散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内服抗骨增生胶囊、外用骨科外洗二方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内服膝痹汤、外用舒膝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WOMAC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有效率为6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OMAC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较为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膝痹汤合舒膝散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妙丸汤加减的不同剂型对膝骨关节炎VAS、WOMA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风湿科就诊的80例风湿热痹证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行四妙丸汤加减传统饮片煎剂治疗,对照组行四妙丸汤加减配方颗粒冲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汤加减的不同剂型均能降低VAS评分、WOMAC评分,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腧穴选择为内部与外部血海穴、膝眼穴、阳陵泉穴、梁丘穴、阴陵泉穴)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膝痛穴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益肾蠲痹丸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与体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126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63膝)和对照组41例(63膝),治疗组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和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评分及WOMAC评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8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