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仅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化痰清肺汤联合刮痧治疗,比较两组睡眠质量PSQI得分,评估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分别为(3.04±2.41)、(6.54±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除睡眠障碍外,其余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FVE1、PEF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改善效果好,肺功能恢复好,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西药胺糖美辛肠溶片联合中药方剂内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胺美辛肠溶片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3.46±0.72)分,对照组为(4.58±1.9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增加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柴胡温胆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4,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4.76±1.32)分,胃镜下积分(0.89±0.17)分;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9.14±2.45)分,胃镜下积分(1.52±0.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5.59%、对照组7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3.05±1.04)天、对照组(5.56±1.0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口足病可显著改善体征与症状,见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胃散加减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分结果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痛的评分为(4.71±1.36)分,胃胀的评分为(4.41±1.71)分,反酸的评分为(5.58±2.41)分,嗳气的评分为(4.61±1.96)分,纳差的评分为(3.86±1.2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98.68±7.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胃黏膜的修复,促进胃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观察组加用乌藜消白汤治疗,对照组另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皮损面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中医症候的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5);失眠健忘、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03±0.33)分、(0.52±0.11)分、(0.64±0.15)分,对照组分别为(1.85±0.57)分、(1.43±0.36)分、(1.3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敷贴,并加用中药大青龙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哮喘持续时间为(3.68±1.12)d,发作次数为(4.15±1.25)次,与观察组的(2.87±0.64)d和(3.09±0.96)次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和氟替卡松鼻喷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记录并统计两组用药后头痛、口干、胃肠道反应、疲乏、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2.37±0.5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26±0.72)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3.41±0.63)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19±0.75)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头痛、口干、胃肠道反应、疲乏、皮疹等不良反应共发生5例,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7.27%(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中西医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患者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理前有改善(P0.05),且中西医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泌尿系结石急性疼痛首发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焦虑与抑郁的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观察组:(65.56±3.59)分;对照组:(64.77±3.23)分与抑郁评分:(观察组:(68.63±2.18)分;对照组:(68.78±2.45)分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45.12±3.01)分与抑郁评分(43.91±2.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1.99±3.13)分,(62.17±2.51)分,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急性疼痛首发症状,减低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推拿及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3.42±1.63)天、对照组(4.89±1.92)天,咳嗽消失时间(3.45±1.37)天、对照组(4.94±1.55)天,喘息消失时间(4.11±1.03)天、对照组(7.31±2.14)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1±2.12)天、对照组(6.25±2.90)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观察组55.4%、对照组25.7%,总有效率观察组97.3%、对照组73.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较好,症状体征消失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开平市中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60例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除常规西医治疗外给予服用自制的麻杏滋脾膏,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大便情况和其他伴随症状的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5.55±2.88)分对比,观察组大便症状总积分(5.55±2.88)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8.50±2.55)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大便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13.60±2.85)分对比,观察组伴随症状总积分(8.50±2.96)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8.85±5.00)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伴随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n=23)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周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χ2=9.204,P<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后HAMD评分分别为(16.76±2.00)分、(12.28±1.87)分和(8.45±1.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8±1.90)分、(18.65±1.79)分和(15.43±1.89)分(t=5.63,6.38和7.27,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与观察组的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临床安全性高,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PHN患者痛疼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确诊8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取其中41例为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另41例为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在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 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 0.05)。观察组复发率(12.20%)低于对照组的48.78%,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理想,而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腹泻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楂术二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含量指标明显改善,且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腹痛肠鸣、泄泻不止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3月接收的196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98)。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口服,1片/次,2次/日;观察组给予健脾消痞汤治疗;30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VS 68.4%,x2=18.8,P=0.000)。治疗前,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为(18.7±3.1)分,观察组为(18.9±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8,P=0.091);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为(13.2±2.8)分,观察组为(7.6±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9.18%VS 1.02%,x2=6.74,P=0.009)。结论:健脾消痞类中药配伍对于FD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正向意义,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别采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FD患者的综合治疗作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FD患者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30例,釆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釆用中医辨证论治加西药治疗。临床研究中选择疗程28d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中医FD症状量表积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积分进行比较,综合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两组治疗28d,总有效率西医治疗组73.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6.6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较西医治疗组好;2治疗28d,比较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西医治疗组积分(447.37±43.30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积分(493.63±96.204),两组对比(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3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西医治疗组56.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6.67%,两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长期疗效较西医治疗组好;4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西医治疗组积分(441.53±46.95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积分(518.57±55.069),两组对比(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长期生活质量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5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西医治疗组23.7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54%,两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西医治疗组复发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论 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小,长期疗效好。2本研究中所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FD的方法,体现了病证结合标本兼治的临床诊疗思维,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