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全脊柱扫描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全脊柱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椎体畸形10例,椎板隐性裂19例,脊髓纵裂16例,脊髓空洞10例,脊髓脊膜膨出10例,脊髓低位13例,脊髓栓系10例,骶管囊肿2例,腰骶部脂肪堆积5例。多种畸形合并存在,6种2例,5种5例,4种5例,3种5例,2种6例,同时发现椎管内肿瘤4例合并脊柱、脊髓畸形。结论: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病变复杂,常多种畸形合并存在,应用全脊柱MRI扫描,对病变的准确定位及全面诊断有重要意义,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
Chiari畸形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hiari畸形的MRI表现,并进行MRI分型。7例均行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加权像、T2加权像、轴位T2加权像。结果:ChiariI型畸形6例。表现在枕大孔前后径扩大达39mm~41mm,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并下疝至枕大孔连线之下5mm~8mm,延髓与第4脑室位置,形态正常。6例均合并脊髓空洞症;ChiariII型畸形1例,表现在枕大孔前后径扩大达44mm,在第I型的基础上,延髓下移进入颈上部椎管,第4脑室变成长条状并部分进入颈上部椎管,且合并脊髓栓系,腰4、5水平段脊膜脊髓膨出。结论:MRI有利于明确Chiari畸形的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述脊柱重度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和介绍M8后路 侧前路手术矫正的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重度畸形在手术前后摄全脊柱正侧位片、Bending片,行MRI或CT扫描,术后随访1~7年。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KingⅢCobb’s角及后凸成角平均108°,术后平均矫正60°。结论:根据重度脊柱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而采用的侧前路V形减张松解 后路M器械矫,对严重脊柱畸形,有满意的矫正效果,对脊柱、脊髓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脊椎活检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脊柱病变的性质常常决定是否需要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案。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病变中有37例通过经皮穿刺活检诊断,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7例脊柱病变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0~72岁,平均46.2岁。其中颈椎5例,胸椎14例,腰椎18例,其中6例有2个以上椎体病变,穿刺前均未明确诊断。1.2穿刺器械与设备:西门子CT扫描机。美国Cook公司骨活检针(13G,15G,长10 cm)。1.3穿刺前准备:常规CT扫描,根据CT和MRI图像评估病变的部位、范围,与脊髓、神经根、血管、周围重要脏器的关系,设…  相似文献   

5.
李宗伟 《光明中医》2014,29(1):162-163
<正>本人于2013年1—2月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尿失禁1例,现将该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儿,男性,6岁,因"走路不稳、尿频3年余"于2006年7月24日入住解放军150医院,作MR平扫提示:T5-L1节段脊髓空洞(上段未包括),诊断为"Chiari畸形Ⅱ级合并脊髓空洞症、脊柱畸形",行颅后窝减压术,术后无明显改善。2009年7月30日因"右下肢无力、跛行1年余"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肢体无抽搐、疼痛,作MRI提示"颈髓空洞症术后",入院诊断为脊髓空洞症,行空洞—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MRI表现及诊断依据。方法:搜集2003年7月至2009年1月期间诊断为ChiariI型畸形13例病例。结果:小脑扁桃体超过枕大孔平面5~10mm者7例(54%),11~15mm者4例(31%),16—20mm者2例(15%),合并颈段脊髓空洞症9例,环枕融合畸形5例,脑积水1例,枕大池变小13例。结论:MRI检查为Chiari畸形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MRI表现,评价MRI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hiari畸形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Chiari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4.5~25 mm,其中7例伴有脊髓空洞,2例伴有脑积水。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后脑、脊髓的解剖结构,是诊断Chiari畸形的首选检查手段;脊髓空洞是Chiari畸形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多排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评估,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脊柱侧弯诊治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的脊柱侧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摄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64排螺旋CT扫描病变脊柱均获得满意的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10例患者诊断为椎体骨折畸形愈合,12例单侧未分节的骨桥合并同侧半椎体畸形,4例发现了掩蔽的半椎体畸形;4例单侧未分节的骨桥,2例双侧骨桥融合,2例蝶形椎体,3例椎弓根异常,其中15例患者经过3D图像和多平面重组和后发现常规X线片和CT轴位未发现的畸形,包括隐蔽的半椎体畸形,重新确定半椎体数目、类型单侧未分节的骨桥合并半椎体畸形,椎管内骨性分隔的形态。椎管形态和脊髓弯曲情况通过曲面多平面重建技术也更好的显示。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可以通过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更加全面地观察畸形部位细节,发现椎管内存在的骨性畸形、椎小关节及附近的病变,是诊断先天性、复杂多发的脊柱侧弯及隐蔽性脊柱畸形的首选方法,在评价脊柱侧弯的程度、进展,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 (TCS)的MR特点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TCS10例 ,均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 加权像扫描 ,所有患者均行X光平片检查 ,并对其并发畸形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脊髓低位 ,脊髓位置正常者 4例 ,脊髓低位合并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者 2例 ,椎管内脂肪瘤者 2例 ,脊髓空洞症者 1例 ,皮毛窦综合症者 1例。结论 :MRI不仅能准确诊断本病 ,而且能明确其脊髓及终丝的位置及形态 ,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儿童脊柱外伤有增多趋势 ,反映脊柱脊髓损伤主要依赖于 MRI检查 ,鉴于文献对儿童脊柱脊髓损伤 MRI诊断报道较少 ,而此种损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又与成人有所不同 ,故将我们搜集到的 2 1例儿童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 MRI检查结果作一回顾分析 ,探讨其 MRI表现特点。1 材料和方法本组 2 1例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4~ 16岁 ;颈椎 14例 ,胸椎 6例 ,腰椎 1例。受伤原因有摔伤、车祸、坠落伤及运动扭伤等。 2 0例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 MRI检查在外伤后 3~ 12小时内进行。采用 Siemens1OT超导型 MR扫描仪 ,标准脊柱线圈 ,行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急性脊柱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脊柱损伤的MRI资料,并与X线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34例中,椎体损伤29例共51个椎体,附件损伤16例25个附件,无骨折脱位5例,椎体滑脱8例.脊髓损伤18例.软组织损伤16例.结论:低场MRI对急性脊柱损伤的各种表现显示清晰,尤其对脊髓损伤、骨挫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豆示和诊断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准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84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均用全脊柱MRI检查,观察全脊柱骨损伤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探究全脊柱MRI检查在脊柱外伤诊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全脊柱MRI能清楚显示全脊柱骨损伤及脊髓损伤,可以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32例脊柱结核的椎体附件、椎间盘、脓肿、脊髓的形态及其MRI信号改变。结果①椎体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②大部分有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呈长T1长T2信号;③椎旁脓肿范围较广,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④很少有附件破坏。结论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及鉴别诊断具有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TCS)的MR特点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TCS10例,均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加权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光平片检查,并对其并发畸形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脊髓低位,脊髓位置正常者4例,脊髓低位合并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者2例,椎管内脂肪瘤者2例,脊髓空洞症者1例,皮毛窦综合症者1例。结论:MRI不仅能准确诊断本病,而且能明确其脊髓及终丝的位置及形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距骨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型1.5 T MRI机对30例距骨骨挫伤患者的足部进行扫描,观察距骨异常信号形态、累及范围、伴发病变,同时对MRI各序列对距骨异常信号显示能力作出评价。结果:距骨较弥漫性信号异常5例;局灶性信号异常25例,其中单发片状9例、多发片状16例,呈碎片状、地图状等形态,病灶边缘境界多欠清晰。与距骨或扫描范围内其他正常骨髓组织相比,T1WI均呈略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稍低信号,脂肪抑制PDSPAIR均呈明显高信号影。MRI检查的T1WI、T2WI及脂肪抑制PDSPAIR序列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27/30)、67%(20/30)、100%(30/30)。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关节腔积液,合并其他骨骨挫伤10例、外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4例、跟骨骨折4例、关节韧带及肌肉损伤6例、关节软骨损伤4例。结论:MRI检查尤其是其脂肪抑制序列对诊断距骨骨挫伤的敏感性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并探讨各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病理特点.对15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X线(或CR)、CT及MRI的影像学特点及符合率.结果显示①X线(或CR)、CT及MRI对脊柱结核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5%、96.2%及99.5%.②X线(或CR)、CT及MRI对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4.5%、89.9%及96.87%.③对椎旁软组织肿块和腰大肌脓肿、附件破坏及骨性椎管受累的显示,CT优于X线(和CR)片;对早期病变的显示及脊髓受累情况,MRI优于X线(或CR)及CT,有显著差异性(P<0.01).④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CT优于X线(或CR)及MRI.认为X线(或CR)检查为诊断脊柱结核的基本方法,但对早期病变的显示有限度;CT显示早期微小的骨质破坏、死骨、脓肿、钙化及脓肿对椎管脊髓压迫明显优于X线;MRI可清晰显示硬膜外脓肿及脊柱后突畸形对脊髓的压迫和脊髓变性情况,尤其是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死骨及钙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68岁,中位数46岁。胸椎结核11例,胸腰段结核8例,腰椎结核7例。单节段病变18例,2节段病变7例,3节段病变1例。15例患者存在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21例患者合并椎旁及椎管内脓肿。脊髓神经损伤情况按照ASIA损伤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12例、E级9例。病程2~12个月,中位数7.8个月。围手术期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植骨融合、并发症发生、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脊柱功能恢复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6~4.8 h,中位数3.2 h。术中出血量430~1800 m L,中位数610 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中位数20.5个月。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1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1例术中出现胸膜破裂,予以修补并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6例术后出现神经支配区一过性疼痛,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及理疗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3个月出现髂窝脓肿,应用抗结核药物5个月后脓肿消失。术后18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11.2°±5.3°)较术前(29.2°±13.8°)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3.28±2.09)分]较术前[(40.2±14.1)分]降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D级2例、E级24例。结核均治愈,随访期内未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症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序列)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3例,多发4例,SWI检出35个病灶,常规扫描(T1WI、T2WI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可以检出病灶即判断为检出病灶)检出22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χ2=11.08,P〈0.05),且SWI所显示的瘤体比常规图像轮廓更清楚、范围更大。7例静脉畸形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均见显示,但SWI序列能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更多细小的髓静脉。6例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能够更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T1W1序列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应用价值以及脊柱转移瘤在MRI上的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4-2007年行MRI检查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1例,全部病例都使用浙江宁波鑫高益磁材公司生产的0.3T磁共振机扫描,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同波(SE)T1W1和快速自旋回波(FSE)T2W1序列扫描.部分增加了梯度回波(GRE)序列,大部分病人做了MRI增强扫描.结果:比较SET1W1序列与FSET2W1序列扫描显示病灶数和病灶特征,SET1W1序列显示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FSET2W1序列,而且SET1W1序列显示的病灶清晰度明显优于FSET2W1序列.结论:SET1W1序列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FSET2W1序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高级自旋回波、重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对300例病人检查行磁共振椎管水成像。结果:MRH显示正常25例、异常275例,并清楚显示原发病变与邻近脊髓腔、脊髓、神经根的相关关系。结论:MRH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不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MRH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客观的病变信息,MRH图像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