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十年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了解本院近10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第1组)血培养检出茵、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的调查结果(第2组)进行比较.结果 10年来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的患儿296例,第1组155例,第2组141例,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近5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率明显增加(x2=14.15,P<0.01),金葡茵感染率显著下降(x2=10.88,P<0.01),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多重耐药较明显,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及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增多,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氨曲南高度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但耐药菌株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CNS是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增加,根据病原茵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抗感染和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10年变迁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而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其病原菌种类与地理位置、年代变迁及发病年龄有密切关系。及时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对于指导临床用药 ,减少耐药性产生 ,降低病人费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手段越来越多 ,但血培养阳性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 ,败血症的报道较多 ,而大样本的报道较少。现收集我院1991~2000年间新生儿科收治的2863例血培养阳性病人 ,对其中2978株病原菌及常见检出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作一分析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所有血培养标本均采…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8年来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39例(均经血培养证实,血培养阳性率为34%),现就上述病例之病原菌及药敏变迁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近十年本院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068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前5年,568例)及观察组(后5年,500例),对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并发症、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两组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分别为568例及500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占同期住院患儿的3.8%及2.3%.(2)两组临床特征中发热、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分别为58例及76例,76例及1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菌种分别是18种和28种;两组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均居首位,分别为360例及238例,各占64.3%及47.6%,对照组依次为其他葡萄球菌41例(7.2%),溶血葡萄球菌及屎肠球菌35例(6.2%),大肠埃希菌22例(3.9%)居第4位;而观察组居第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1例(14.2%),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44例(8.8%),肺炎克雷白杆菌25例(5.5%)居第3位.(4)两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菌株分别检出25例及34例(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败血症及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病例也明显增多;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应高度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10年病原菌变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地区近 10年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EONS)病原菌的变迁及药敏结果变化。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广东佛山市妇儿医院 342例EONS病例血培养检出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 ,将前后 5年两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 38种 ,382株。后 5年与前 5年比较 ,检出构成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增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及链球菌属降低。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对金葡菌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对CNS ,氨苄青霉素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敏感率均显著下降 ;头孢唑啉的敏感率 10年来无显著改变 ;万古霉素对金葡菌、CNS敏感率 10 0 %。结论 CNS和大肠埃希菌为当前佛山地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 ,常用抗生素对其敏感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的变迁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会出现变化,地域不同其变化也不尽相同。现就我院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细菌耐药状况20年来的变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会出现变化,地域不同其变化也不尽相同。现就我院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细菌耐药状况20年来的变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27~1975年大量文献记载,新生儿败血症以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多。近年来很强调草绿色链球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重要意义。Broughton等观察到新生儿草绿色链球菌败血症的病例数在77~80年较70~76年有了显著的增加。本文报告1977~1982年在婴儿室所作的链球菌败血症研究。6年间,该婴儿室接受11,059例新生儿,大多数为高危妊娠分娩。从34例中获得35份阳性链球菌血培养(其中1例既分离到草绿色链球菌,又分离到B组链球菌)。链球菌在新生儿中阳性培养率为3/1000,这与其它报告大体相似。35份阳性培养中,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变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由于新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抢救技术的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其病情轻重常与占优势的病原菌有关,败血症占优势的病原菌每10年有所变动,虽然这种变功无疑与抗生素及消毒剂的应用有关,但自然趋势对这种变动较为重要,今对病原菌变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晚发型败血症(LOS)的病原菌分布、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NICU收治的223例血培养阳性LO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逐年变迁特点。结果 223例新生儿中男116例、女107例,平均胎龄(31.9±1.2)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584.1±620.9)g,发生LOS的中位年龄为19.0(13.0~27.0)d,早产儿203例、足月儿20例。共检出234株病原菌,以G-菌检出最多(128株,54.7%),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77株;G+菌69株(29.5%);真菌37株(15.8%)。不同年份之间G-菌、G+菌以及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菌和真菌均以2016年检出率最高,G+菌以2014年检出率最高。G+菌、G-菌及真菌组之间发病时间、剖宫产率、胎膜早破时间>18 h、抗生素暴露率及病死率差异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年来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资料,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特点。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4.02%(447/11 111)。排名前4位的菌株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念珠菌属。败血症发生率和病原菌占比分布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在早产儿(33.9%)、极低出生体重儿(29.5%)、小于胎龄儿(42.5%)中均为检出比例最高的菌株。CoN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CoNS为主,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新生儿感染防控和病原菌监测,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合理运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10):1111-11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六年本院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及药敏特点。方法选择2006—2011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对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3%(574/25282)。血培养检出病原菌26种,共574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88株(50.2%),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1株(14.1%),溶血葡萄球菌54株(9.4%),肺炎克雷伯菌27株(4.7%)。耐药菌133株,占检出病原菌的23.2%。结论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查,按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2001年-1-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72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7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几乎全部细菌对青霉素耐药,对红耆素及苯唑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5%,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几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 ,以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 ,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方法 对 2 0 0 1年 1— 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 72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仪 ,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  共培养出细菌 73株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 0株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2 5株 ) ,为主要致病菌。 结论  几乎全部细菌对青霉素耐药 ,对红霉素及苯唑西林耐药率均超过 75 % ,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几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近期我院新生儿科败血症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其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对1998年6月-1999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70例患儿, 总共血培养出细菌77株。用VITEK-AMS鉴定菌株种属,K-B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为主要致病菌,几乎全部对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及苯唑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75%,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氟哌酸高度敏感。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株及肠球菌株。几种杆菌(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3株等)对氨苄青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及第三代头孢霉素敏感。未测出ESBLs。本组资料显示绝大部分病例为非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近期我院新生儿科败血症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期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对1998年6月-1999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70例患儿,总共血培养出细菌77株.用VITEK-AMS鉴定菌株种属,K-B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为主要致病菌,几乎全部对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及苯唑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75%,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氟哌酸高度敏感.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株及肠球菌株.几种杆菌(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3株等)对氨苄青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及第三代头孢霉素敏感.未测出ESBLs.本组资料显示绝大部分病例为非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比较前后5年的变化。结果前后5年间,无乳链球菌检出构成比由1.0%上升至4.2%,真菌由1.9%上升到7.9%,但新生儿血培养各细菌检出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2);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概率由28.6%升至3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仍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感染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菌感染几乎遍及临床各科,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都能发生厌氧菌感染,并引起广泛的关注。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我们对上海儿童医院住院的新生儿90例疑为厌氧菌感染的病人,进行血培养作厌氧菌分离鉴定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主要症状及体征:厌氧菌败血症12例中,男6例,女6例,日龄<10天3例,~20天3例,>20天6例。体温<37.5℃7例,~39℃3例,~40℃2例。伴咳嗽者5例,黄疸者5例,腹泻屹2例,呕吐者2例,斑丘疹者2例,脓疱疹2例,均无瘀点。二、主要合并症:支气管肺炎7例,贫血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外科猩红热、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2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0株(75.76%),革兰阴性菌30株(22.73%),真菌2株(1.52%)。排在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62.50%~100.00%),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尚未发现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100.00%),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61.54%~100.00%),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