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目前单纯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较常见。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分别单纯高脂饮食、高脂饲料+脂肪乳灌胃以及高脂饲料+小牛血清白蛋白3种不同的方法喂养兔构建动脉硬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结果与结论:各组兔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单纯高脂组可出现高脂血症,未发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脂肪乳灌胃组可形成纤维斑块;高脂+小牛血清白蛋白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证实,高脂饲料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最佳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普通高脂饮食饲养3种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比较3种方法的模型建立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功情况: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主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斑块形成;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组仅2例主动脉内膜形成粟粒样斑块;普通高脂饮食喂养同时加维生素D3灌胃后2个月后可见主动脉内膜明显钙化斑块,呈环状,斑块遍及整条动脉。结论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率低,普通高脂饮食饲养联合维生素D3每周间隔灌胃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模率高、动物死亡率低,是较好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的重组改良型人膜联蛋白(H-Annexin V)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9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球囊损伤组、单纯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球囊损伤组兔通过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并饲喂高脂饲料15周。单纯高脂饲料组兔饲喂高脂饲料15周。对照组兔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5周。15周后3组大白兔均自耳缘静脉注射99mTc-H-Annexin V 37~55.5MBq/kg,进行活体及离体血管显像。对球囊损伤组和高脂饲料组兔降主动脉分段,测定各段质量和放射性计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像剂注射后2小时,球囊损伤组兔降主动脉显影最为清晰。单纯高脂饲料组兔仍可见降主动脉影像。对照组兔降主动脉显影不明显。注射显像剂后2小时球囊损伤组靶/非靶(T/NT)比值(2.68±0.25)明显高于单纯高脂饲料组(2.08±0.18,t=3.26,P<0.05)和正常对照组(1.57±0.24,t=5.44,P<0.01)。离体显像可见:球囊损伤组影像较为清晰,而单纯高脂饲料组可见降主动脉显影,但影像欠清晰。球囊损伤组含AS斑块的血管片段放射性摄取为63.33±14.11cpm/mg,明显高于单纯高脂饲料组含AS斑块血管片段的放射性摄取52.08±12.39cpm/mg(t=2.17,P<0.05)。结论:99mTc-H-Annexin V核素显像在评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斑块组成结构及兔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探讨MIF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意义及辛伐他汀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主动脉球囊拉伤、高脂饲养构建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组;观测各组实验对象腹主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并获得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斑块纤维帽较薄,脂核相对较大,他汀干预治疗组斑块纤维帽厚度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而脂核厚度则相对较小;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MI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干预治疗组MIF水平较模型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干预可以改变斑块的组成结构,降低MIF水平,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的新方法。方法:3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D4组各9只。A组给予普通饲料,B组给予高脂喂养,其他两组给予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加高脂喂养,8周后,D组给予野生型p53基因转染颈总动脉,继续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前及实验后8、12周分别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实验结束后检测斑块纤维帽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率及bcl-2、bax、p5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的局部表达情况,并分析血管病理形态学。结果:C、D两组均出现典型颈动脉粥样斑块,B组仅发现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C组比较,D组纤维帽厚度明显变薄[(76±15)μmvs(97±19)μm,P<0.05],血清hsCRP、斑块纤维帽SMC凋亡率、p53、bax表达及bax/bcl-2比值明显上升,α-actin和bcl-2阳性表达减少(P<0.05或P<0.01)。结论:球囊损伤、高脂饲料加外源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可以成功建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其机制可能与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诱导斑块纤维帽血管SMC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的家兔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的方法。方法: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5只,普通饲料喂养,行股动脉切开手术;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10只,高脂饲料喂养并行股动脉切开手术;高脂喂养联合球囊损伤组10只,高脂饲料喂养并行经股动脉血管内椎动脉颅内段球囊损伤术。各组手术均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实施,术后继续以原饲料喂养。分别在术后2周和4周行目标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并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与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的目标椎动脉DSA及血管病理切片均未发现明显差异。高脂喂养联合球囊损伤组术后2周DSA提示,3例有目标段椎动脉轻度管腔狭窄,6例仅见管壁毛糙;术后4周DSA提示,5例可见目标段椎动脉管腔轻度狭窄,2例管腔中度狭窄,2例仅管壁毛糙。血脂水平检测显示,高脂喂养的两个实验组动物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纯高脂喂养组与高脂喂养联合球囊损伤组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提示,高脂喂养联合球囊损伤组可见目标段椎动脉内皮结构紊乱,连续性中断,内膜下见泡沫细胞沉积。结论:通过高脂喂养联合血管内球囊损伤,可成功建立较为稳定的家兔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试验组(15只)和对照组(9只),试验组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膜后喂养高脂饮食,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于6,12,18周分别处死动物,分离腹主动脉,检测脂质和脂蛋白,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巨噬细胞在斑块处的表达及定位。结果:高脂饮食喂养后6周,兔动脉内皮受损,12周和18周可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表达增高,主要位于内膜斑块的中下部分;巨噬细胞表达量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而增多。结论:巨噬细胞的表达随着斑块进展而增多,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斑块不稳定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表现差异。方法选取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球囊拉伤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前、后各进行1次MR扫描,之后处死动物,获得主动脉病理资料。对扫描所得数据与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11只实验兔存活,MRI显示主动脉均呈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改变。其中7只成功诱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共检出75个斑块,其中14个为易损斑块,61个为稳定斑块。MRI表现与病理学所见在纤维帽厚度、斑块面积、脂核面积方面相关度较高。与稳定斑块相比,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核以及高脂核/斑块面积比等特点。脂核/斑块面积比是斑块易损性的较强预测因子。结论 MRI能够区分兔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可作为无创检测易损斑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管拉伤后的新生内膜增生可能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目的:研究采用高蛋氨酸饲料喂养结合球囊损伤腹主动脉的方法复制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2只白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和(或)2%L-蛋氨酸颗粒饲料,以正常饲养的兔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的第0,2,12周采血化验,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白兔取腹主动脉标本观察。结果与结论:给予2%L-蛋氨酸颗粒饲养2周后,兔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P〈0.05),此时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12周后在兔损伤血管段形成了特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且同时给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和2%L-蛋氨酸颗粒饲料的兔粥样斑块面积更大、内膜损伤更严重。说明采用蛋氨酸饲料喂养结合球囊损伤兔腹主动脉内膜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