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的优良率75.0%(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7.5%(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苏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11-111
目的观察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病例均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16.13%,对照组为38.7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较早下床活动、接受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风险,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54-256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并发症风险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卧床时间(15.9±2.8)d和并发症发生率16.7%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关节评分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无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评分比较,3个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颈骨折应用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予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究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前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创伤较小,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高日峰  詹美华 《江西医药》2014,(10):1029-103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其中实验组50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8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3年和术后5年两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远期疗效上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将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优良率为87.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15.26±3.41)pg/mL,白介素-1(IL-1)水平为(3.26±0.81)p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4例,切口感染3例,髋部疼痛2例,关节脱位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炎性反应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远期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3.9%(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6/4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作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52例患者采取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随访2年,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小于对照组的21.15%,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大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结合临床护理,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少,预后良好,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可作为手术耐受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和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短(或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9年我院收治的10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头置换组,其中,髋关节置换组57例,股骨头置换组52例,比较这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前者疗效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显著低于对照组切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半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更显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为良好,并发症发病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瀚霖  汪晖 《北方药学》2011,8(9):61-62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究其综合疗效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头下型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4.62%。结论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一例感染、脱位、假体松动下沉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明显,可显著缓解疼痛,明显恢复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189-191
目的探讨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观察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以及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