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3.
<正>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不仅可以达到切开手术,使关节达到解剖复位,生物有效固定的目的,还可以避免使关节周围软组织再损伤,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切开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Ⅱ、Ⅲ型胫骨止点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27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处理合并损伤,然后通过关节镜观察应用探钩等对骨折进行复位,通过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后,再根据骨折移位和骨片大小选择空心钉螺钉或钢丝等固定。21例应用AO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采用钢丝固定,1例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术后按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骨折在3~4个月骨性愈合,2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4例活动范围0°~100°,根据Rasmussen评分,26例病例为优良,1例为可,本组总评分为27±1。结论 在治疗胫骨止点Ⅱ、Ⅲ型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撬拨复位空心钉、钢丝等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以及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增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下端撕脱骨折发病明显增加.传统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钢丝、丝线或螺丝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大.2003年3月~2007年8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此类骨折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以及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增多,前交叉韧带(anteriorc rucial ligament,ACL)下端撕脱骨折发病明显增加。传统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钢丝、丝线或螺丝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大。2003年3月~2007年8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此类骨折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临床上少见;但如果骨折块不能复位,后交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本院自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23例,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急性损伤,常见于各种运动性损伤。虽然治疗方法众多但仍存在手术繁琐、创伤较大、不能早期活动、功能效果差等缺点。2000-08~2008-10笔者所在科采用关节镜下用空心拉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髁间嵴粉碎性撕脱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铆钉原位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ACL胫骨髁间嵴粉碎性撕脱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行关节镜下带线铆钉原位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10.
李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245-24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方法:关节镜下为18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行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清理关节腔和骨折块间的凝血块、松质骨碎屑后,用弯头髓核钳将骨床加深2~3mm,使骨折创面新鲜化,用探钩或持物钳将骨块连同韧带拉向胫骨骨床进行初步复位,再用1mm克氏针穿透骨折块固定。结果:18例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骨折均为解剖复位,无克氏针松脱患者;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良好,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得分为92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浩  王庆  江永发  潘勇泉 《安徽医药》2021,25(8):1521-1523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自体韧带"8"字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纳入研究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17例,均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自体半腱肌重建术,对比病人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IKDS膝关节评分、病人满意度.结果 病人随访31个月,时间范围为11~39个月,术后末次随访病人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133.24±3.01)°比(36.29±2.82)°],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1.12±0.99)分比(6.06±1.34)分]、IKDS评分[(89.12±2.52)分比(37.94±2.11)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例病人术后存留关节活动时疼痛,对手术效果不满意,16例病人表示满意,满意率94.1%.结论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自体韧带重建效果良好,重建后对后交叉切割概率小,自体韧带无排异反应,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罗灏  刘君 《安徽医药》2014,(11):2139-2141
目的比较缝线结合空心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疗效。方法将该院诊治的78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缝线内固定,B组患者接受缝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0~1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B组患者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A组[(96.73±6.56)vs(91.26±6.17),P<0.05];术后B组患者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结果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B组与A组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缝线内固定相比,缝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联合免打结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纳入1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7~71岁,平均(44.8±14.3)岁。8例为摔伤、2例为交通事故、2例为运动伤。依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3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镜下通过2根Orthocord缝线复位骨折块,在胫骨结节内侧通过单胫骨隧道拧入可吸收免打结锚钉收紧缝线,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应用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应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伤口感染、关节腔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6±4.9)个月。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无伸屈功能受限。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IKDC评分由术前的(39.17±3.56)分改善为(90.33±1.61)分,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2.92±1.96)分改善为(93.08±1.88)分(均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应用Orthocord缝线结合可吸收免打结锚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无金属内置物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王高远  李博  王瑞  徐洪港  徐斌 《安徽医药》2017,38(11):1399-140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端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ACL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胫骨端保残重建ACL组(保残组)和清除胫骨端韧带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IKDC)及本体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 保残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为(49.54±5.17)分,本体感觉评分为(16.14±1.04)分,术后第12个月IKDC评分为(89.61±5.21)分;本体感觉评分为(7.04±0.79)分。对照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为(48.64±5.26)分,本体感觉评分为(16.28±0.98)分,术后第12个月随访IKDC评分为(88.15±4.98)分,本体感觉评分(10.43±0.84)分。两组患者术后的IKDC和本体感觉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残组术后的本体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胫骨端保残单束重建ACL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探讨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28例。方法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2~58岁。均为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2 h~10 d。SchaterzkerⅡ型骨折20例,Ⅲ型骨折8例。根据HSS评分系统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除1例Ⅲ型骨折高度再次丢失外,其余27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生明显关节面下沉的现象,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82.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空心螺钉与锁定钢板联合应用,结合自体骨及纳米人工骨植骨术治疗Schater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再丢失,纳米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常规前侧入路进镜探查关节腔,处理发现的合并伤,并在镜下引导行后内侧小切口切开,骨折复位,并以4.0 mm空心钉加垫片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2个月(6~23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移位。后抽屉试验呈阴性14例,〈(+)者3例,无(++)以上者。关节活动度正常者12例,均无伸膝受限,2例有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4.3(85~100)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6年3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5例,按照Meyer等分型,ⅢA型6例,ⅢB型7例,Ⅳ型2例。结果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2个月),按Lysholm评分法,优13例,良1例,可1例。无感染、螺钉断裂、骨折块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可吸收钉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方法,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  蒋青  陈东阳  徐志宏  孙旭 《江苏医药》2005,31(2):105-106,i003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关节镜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钢丝固定11例,强生不可吸收线固定5例,通过术后X线片及膝关节屈伸功能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与愈合良好。膝关节屈曲度均超过90度,无膝关节不稳,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创伤小、对关节干扰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朱伟  孙俊英  朱礼贤  顾联 《江苏医药》2012,38(10):1201-1203
目的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