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法(ELISA)第三代试剂、第四代试剂和核酸同步检测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策略。方法采用1种第三代、1种第四代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试剂分别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无偿献血者血浆样本进行平行检测。初筛结果为反应性的标本送检至确证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HIV-1抗体确证。结果第三代抗-HIV诊断ELISA试剂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72.11%;第四代抗-HIV诊断ELISA试剂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37.06%;核酸检测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3.04%;3种方法同步检测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100.00%。结论使用ELISA第三代与第四代HIV筛查试剂和核酸同步检测可以提高筛查无偿献血者HIV的能力,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有效的艾滋病检测模式。方法用国产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艾滋病毒(HIV)筛查;对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用国产第三代、进口第四代ELISA法复检;复检两种试剂均为阳性或其中任一试剂为阳性,则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结果国产第四代ELISA法检出144例HIV阳性标本,WB确认阳性132例,阳性符合率为91.67%(132/144);其中131例3个厂家ELISA法均为阳性,且WB确认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11例国产第三、四代ELISA法为阳性,进口第四代ELISA法和确认为阴性;1例国产和进口第四代均为阳性,国产第三代ELISA法和确认为阴性;1例国产和进口第四代为阳性,国产第三代为阴性,经确认为阳性。结论用国产第四代ELISA法筛查患者HIV,联合进口第四代ELISA法复检,最后以免疫蛋白印迹法确认的艾滋病检测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HIV检测的窗口期,对预防控制HIV蔓延、减少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126-2127
目的 比较第三代与第四代HIV ELISA试剂在实际工作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367份S/CO≥0.6的血清标本同时用第三代和第四代HIV ELISA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复检试验阳性样本送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实验.结果 第三代HIV ELISA试剂检出阳性34份,经确证为阳性标本27份,阳性符合率79.41%;第四代HIV ELISA试剂检出阳性91份,经确证为阳性标本33份,阳性符合率36.26%.结论 第四代HIV ELISA试剂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第三代HIV ELISA试剂,阳性符合率低于第三代HIV ELISA试剂,应根据检测需要选择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国产ELISA试剂筛查阳性反应的标本与免疫印迹法确认实验结果的关联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本市无偿献血者进行筛查,对初筛反应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甲试剂初筛试验阳性反应标本数为93份,阳性反应率为0.11%;乙试剂初筛试验阳性反应标本数为72份,阳性反应率为0.08%。甲乙两种试剂均为反应性的标本数为21份,经WB确证6份样本HIV抗体阳性。结论进一步提高ELISA法抗-HIV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或增加核酸检测病毒的方法对于血液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HIV采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检测,其结果有无差异,评估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与CDC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为核酸开展后ELISA方法检测HIV该采取何种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 ELISA初筛采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对渭南市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偿献血的138253例标本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将双试剂或复查有反应性标本送渭南市疾控中心(CDC)进行确证,对国产和进口试剂的筛查结果及其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38253例标本中,国产和进口试剂初筛结果有反应性共100例,其中国产初筛有反应性77例,进口初筛有反应性60例,国产与进口双试剂初筛有反应性37例,国产与进口两种试剂HIV初筛有反应性率分别为0.056%和0.04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P0.05);100例初筛有反应性标本中有42例标本经CDC确证为阳性,其中双试剂有反应性确证阳性37例,国产单试剂有反应性确证阳性2例,进口单试剂有反应性确证阳性3例;双试剂有反应性与CDC确证阳性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国产和进口试剂的初筛结果与CDC的确证阳性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双试剂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初筛有反应性和确证阳性之间的符合率,有助于提高对HIV感染判断的准确率,并能一定程度的减少血清学方法的漏检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HIV初筛试验不同策略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HIV抗体初筛样本总计6675例,待确证589例,完成确证试验443例,采取化学发光试验复检,蛋白印迹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试验及胶体金组合检验结果。结果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试验检测分析得出,确诊阳性率分别为52.14%、88.04%,联合胶体金法,确诊为89.16%、95.26%,差异显著(P<0.05)。结论雅培化学发光试验应用于HIV抗体筛查中,整体效果优于第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与胶体金组和,显著提升HIV检测确诊率,利于HIV窗口期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使用2种不同酶联免疫(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第3代与第4代2种抗-HIV(1+2) ELISA试剂平行检测献血者标本,初筛阳性标本送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 检测125 245例标本,第3代抗-HIV(1+2) ELISA试剂初筛阳性198例,确证阳性20例,其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与99.81%;第4代抗-HIV(1+2) ELISA试剂初筛阳性352例,确证阳性20例,其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与99.64%.结论 同时平行使用第3代与第4代2种抗-HIV酶联免疫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IV筛查具有较高可靠性,可降低经血源传播HI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核酸检测技术在常州地区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必要性。方法采用罗氏诊断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的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53 041人份标本进行H IV、HCV和HBV三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53 041人份血液标本中,经过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抗-H 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51 991份。其中,NAT共检出阳性53例,阳性检出率为0.1%,分项确证实验怀疑其中1例血液标本处于H IV病毒"窗口期",追踪检测证实其H IV呈阳性。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缩短输血性H IV、HBV和HCV等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利用天津市现有的高危人群HIV-1抗体筛查检测体系, 比较核酸检测、P31条带分析法与捕获酶联免疫(BED)检测组合方法, 探讨天津市适合的艾滋病急性期感染检测策略。方法 2013年天津市市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三代HIV筛查试剂筛查阴性的样本, 采用四代HIV抗体筛查试剂进一步筛查, 发现阳性后做确证实验, 确证阴性及不确定者进行核酸检测;以及经第四代试剂筛查阴性的样本, 采用集合核酸方法进一步检测。天津市2012-2013年部分经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新确认的HIV抗体阳性并且CD4计数200的感染者, BED检测判为新近和既往感染者, 并进行P31条带分析。结果 2320例MSM样本三代试剂筛查并确证阳性样本140例; 2180例筛查阴性的样本, 应用四代试剂检测, 进一步筛出19例阳性样本, 进行WB检测确认6例阳性, 11例阴性, 2例不确定;对13例阴性及不确定样本进行核酸验证, 发现4例阳性; 2161例四代试剂筛查阴性样本, 经集合核酸进一步检测、拆分发现阳性样本1 例, 总计检核酸测出5例阳性。294份WB阳性样本进行BED检测, 117份判定为新近感染, 177份为既往感染, 从WB结果中p31条带情况分析, 新近感染者中p31阴性者占23.9%(28/117), 长期感染者0例(0/177), AIDS患者1例, 占1.1%(1/95),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危人群应分人群进行不同检测策略的组合, 并应重点针对天津市MSM HIV阳性群体进行更加精确的新发感染时间段构成情况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BBI公司血清抗体阳转盘评价第4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以下简称第4代试剂)对窗口期感染的检测能力,并应用其从静脉吸毒人群样本中筛查窗口期感染者,从而分析第四代试剂检测临床样本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首先应用第3代HIV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筛查BBI血清阳转盘和收集的吸毒人群样本,阳性样本进一步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再用第4代试剂分别检测阴性和阳性样本,阴性样本中出现阳性反应者,进行p24抗原和HIV RNA病毒载量检测,证实是否为窗口期样本。对证实为窗口期的感染者随访至抗体阳转。结果用第3代试剂检测BBI阳转血清盘,未发现阳性样本;检测静脉吸毒人群样本2629份,发现HIV抗体阳性样本77份,经免疫印迹法(WB)确认均为阳性,阴性样本2552份。第4代试剂可检出BBI阳转血清盘第14天的窗口期样本;在2552份静脉吸毒人群抗体阴性样本中检出2份窗口期样本,一例随访至血清阳转,一例失访。临床检测特异性为99.2%,假阳性率0.8%(95%可信区间0.4%~1.1%)。结论第4代试剂比第3代试剂能够更早地发现HIV感染者,降低窗口期漏检,减少HIV传播。  相似文献   

11.
HCV胶体金试剂在急诊患者手术输血前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HCV胶体金试剂对急诊手术患者输血前进行检测,并与抗-HCV ELIS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本医院2008年1~10月的3216例急诊手术患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剂检测抗体,再分别用试剂①、②两种抗-HCV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对HCV胶体金试剂、试剂①、②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3216份标本中HCV胶体金试剂检测阳性25份,抗-HCV试剂①ELISA法检测阳性33份,试剂②检测阳性34份(两种试剂均阳性26份,仅试剂①、②阳性的分别为7和8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28份。结论HCV胶体金法与抗-HCV ELISA法结果符合率为92.59%,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89.29%,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患者手术前输血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第4代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HIV(1+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了解其是否适合于血液筛查。方法用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和第3代HIV抗体检测试剂平行检测HIV感染或疑似感染样本205份、吸毒人群样本1486份、有既往献血史人群样本427份、献血和献浆人群样本7237份和丙型肝炎患者样本176份,对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进行HIV p24抗原或RNA的检测,并分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联合检测试剂检测HIV p24抗原的分析灵敏度为(2.5~5.0)U/ml,检测HIV抗体的分析灵敏度与第3代HIV抗体检测试剂相当。共检测出8996份HIV抗体阴性样本和503份HIV抗体阳性样本,与第3代试剂相比其特异为99.67%,灵敏度为100%,而且2份HIV感染“窗口期”样本也能检出。结论该试剂在增加HIV p24抗原检测的情况下,对HIV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没有降低,可用于血液筛查以减少“窗口期”样本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金标层析法(GICA)试剂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初筛 HIV1+2进行对比分析,评估GICA试剂的品质,并将筛查出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探讨筛查结果与WB试验结果的关系。方法选用市面上口碑较好的5个厂家的艾滋病病毒(HIV )抗体GICA快速筛查试剂与ELISA HIV抗体初筛试剂平行检测16780例血清标本,初筛阳性血清送疾控中心用WB试验做确认,对WB试验结果不确定者进行4、8周随访检测,8周随访标本补充HIV-1病毒载量检测。结果7种试剂敏感性为99.23%~100.00%,其中3种GI-CA试剂在敏感性上已经达到ELISA试剂的水平(100%),假阳性率为0.08%~0.12%,功效率均在99.80%以上,282例初筛阳性血清经WB法确认有260例为阳性,5例不确定血清经随访检测确定均为阴性,初筛试剂阳性率可达92.20%。结论 GICA检测试剂筛检HIV抗体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和功效率均较高,某些厂家生产的试剂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已经达到了ELISA试剂的水平,且快速、简便、价廉,是理想的HIV抗体筛查试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丙型肝炎病毒(HCV)胶体金法检测无偿献血者,并与抗-HCV ELISA法比较。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5830例无偿献血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再分别用试剂1、试剂2两种抗-HCV ELISA试剂进行常规初检、复检。对HCV胶体金法阳性的标本、试剂1初检、试剂2复检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5830份标本中,HCV胶体金法阳性有11份,抗-HCV ELISA试剂1初检阳性12份、试剂2复检阳性13份;其中初检、复检均阳性的11份,仅初检阳性1份和仅复检阳性2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11份。结论本组检验HCV胶体金法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为100.0%,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无偿献血者抗-HCV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HIV抗体呈反应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WB法)确认和TMA-化学发光法对照检测,以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本中心检验科ELISA法检测结果呈HIV抗体反应性的117份标本,重新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为S/CO>0.8的标本做蛋白印迹(WB法)确认试验。同时,对117份标本采用TMA-化学发光法检测核酸作为对照试验。血清学检测参加国家CDC及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核酸检测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结果 ELISA初筛试验:117份标本中,S/CO>1的为37份;0.8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以及应用于献血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分别对2 250份正常献血者血液标本、85份HBsAg阳性标本,78份TP抗体阳性标本和62份HI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参比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与TP抗体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灵敏度(阳性符合率)和特异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87%,100%和99.87%;与HBsAg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82%,94.74%和99.87%,与HIV抗体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和特异性为100%,各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χ2=0.09,P>0.05;χ2=0.08,P>0.05).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实验重复性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更加简单和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献血前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HCV胶体金法与ELISA法用于输血前检查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我院576名受血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及检测用时及成本预算进行综合比较。结果:ELISA法阳性检测率高于胶体金法,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胶体金法和ELISA检测为阳性的血清样本再使用RT—PCP.荧光定量法检测,胶体金法的检测符合率达到100%,显著高于ELISA法(P〈0.05);胶体金检测法所需检测时间短且检测所需成本更低。结论:与ELISA法比较,胶体金法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假阳性率更低,操作更方便,成本花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To evaluate a new fourth generation assay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1 and 2 and HIV p24 antigen in daily routine we tested 675 sera obtained from 673 patients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to conventional antibody tests. In 546 uninfected patients the rate of unspecific reactivities was slightly higher in the new screening assay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ntibody assays (1.1% vs. 0.4%). All 121 sera derived from patients with known HIV infection were detected correctly. In six patients from whom sera were obtained during early seroconversion the fourth generation ELISA was positive in three cases, while conventional third generation tests still were negative. In patients negative for HIV antibodies and low amounts of p24 antigen less than 100 pg/ml also the fourth generation ELISA remained negative. Thus, this new assay permits earlier detection of HIV infection and reduces the diagnostic window. It is a reliable tool for routine diagnosis of HIV, especially in blood donors and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对ELISA法和胶体金法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的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6 291例临床手术前或输血前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试剂A、试剂B)和金标法分别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或弱阳性标本用TPPA法做确证试验。结果血清标本6 291份中,试剂A、试剂B、金标法检测阳性分别为66、64、56份,金标法阳性检出率与试剂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为66份,其中试剂A、试剂B阳性均为61份,金标法为56份。试剂A检测为阳性的5份标本及试剂B检测为阳性的3份标本,经TPPA确证为阳性的分别为3、2份,金标法灵敏度与试剂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灵敏度高,易实现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适合临床手术前或输血前患者标本的筛查,金标法灵敏度低,但特异度高,方法简捷,适用于大规模健康体检及急诊手术前的初筛试验。为避免医疗纠纷,对ELISA法和金标法阳性的标本应用TPPA法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