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华 《大家健康》2008,(4):18-19
一个人若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说明其感染了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在发病前的2~8周内就可在其血清中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在临床上,80%~85%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者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其体内的乙肝表面抗原就在出现肝炎症状后的1~4周或转氨酶水平达到高峰后的1~12周内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2.
母婴传播、家庭内水平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我区双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对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情况 ,为预防乙肝传播提供依据 ,1998年 6月至2 0 0 1年 6月 ,笔者对临沂市罗庄区城乡 4 0 3个父、母HBsAg阳性家庭的子女进行了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1 对象与方法以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到罗庄区卫生防疫站门诊部就诊和接种乙肝疫苗者为调查对象。血检HBsAg阳性者 ,按“一人感染 ,全家预防”的原则 ,动员其父母或兄妹查血。选择家庭成员全部检测后父母中至少有 1人HBsAg…  相似文献   

3.
安徽芜湖的邓女士,是某公司的一名会计。她在公司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做了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是3个"+"号(阳性)。于是,全公司的人都认为邓女士患了乙肝。不久邓女士就被公司辞退了。然而,邓女士不仅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感染了乙肝,而且也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她拿着化验单到几家医院去就诊,可看过她化验单的医生,有的说她患了乙肝须立即进行治疗;有的则说她根本没有患乙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齐女士所做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是:其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呈阳性。这种结果只能说明邓女士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不应再把她划到乙肝患者中去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化法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与HBV-DNA 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 (FQ-PCR)及ELISA三种方法同时检测173清标本,并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对比分析.结果173例患者血清HBsAg 含量与HBV-DNA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乙肝表面抗原1067例检查结果分析李夙娇曾广达广东韶关冶炼厂职工医院检验科(512024)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青壮年本文报道该院在本厂二系统招考劳工时,对1067例18~25岁健康的青壮年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乙肝前S1、HBV 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1) 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 DN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 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 DNA的检出,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LHBs可以反映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在1亿人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达8.83%。HBV感染除了引起患者乙型肝炎固有的病理临床变化外,还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本地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制定控制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铜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该县某镇中小学生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测了400例HBsAg阴性者血清中的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测出有上述各种HBV感染指标阳性者297例,HBV感染指标阴性者103例。作者指出要确定是否为HBV感染,能否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市区公用电话乙肝表面抗原污染情况调查宋春梅,吕琼(临沂市兰山区卫生防疫站)关键词电话;乙肝表面抗原;调查城区公用电话越来越多,为了解公用电话污染情况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笔者于1995年9月~11月间对市内不同定点的公用电话100台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消除乙肝表面抗原管状颗粒在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过程中的干扰。方法用1.6%NaCl溶液稀释病人血清,使乙肝表面抗原管状颗粒解聚为小球形颗粒后再进行测量。结果用1.6%NaCl做乙肝表面抗原测量稀释剂,稀释线性良好,r=0.976。检测的精密度可控制在15%以内,回收率>96%。结论用1.6%NaCl做乙肝表面抗原测量稀释剂,由于能有效排除管状颗粒的干扰,测量准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42-1142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中的主要成分,其阳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是检查乙肝血清标志物中较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院收治的208例HBsAg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9. 8%,属于较低水平,各知识点知晓率为26. 4%~39. 9%;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平均月收入的HBsAg阳性病人对慢性乙肝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 348、5. 348、8. 114,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个人月收入高、居住在城市是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HBsAg阳性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属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尤其是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居住在农村的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技校生乙肝感染及抗体产生情况。方法询问、记录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静脉采血2ml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结果2463名技校生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为3.4%,疫苗接种率85%,抗体阳性率91.8%。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流行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而乙型肝炎(乙肝)是五型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以感染携带率估算,全球有3.5亿多病毒携带者,其中亚非拉地区2.8亿。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区,有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亿感染者,占全世界携带者的1/3,占亚非地区1/2:每年死于肝炎及其并发症者达数10万人[1]。近年来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了解这类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水平,我们抽选调查分析了广州市850例驾驶人员的相关情况,探讨其规律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三阳”:在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中,临床上习惯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现象称为“大三阳”。往往表示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而且乙肝病毒正在患者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且十分活跃,需要及时给予隔离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及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孕妇100例为研究组,分为研究A组(GDM+HBsAg阳性)和研究B组(GDM+HBsAg阴性),随机选取孕周匹配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探讨GDM与HBsAg携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中A、B组的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PIH、ICP、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B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巨大儿发生率较研究A组及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携带为GDM的高危因素,两者叠加会加重妊娠并发症及影响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乙肝表面抗原室内质控血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医院日常使用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室内质控血清。方法:筛选HBsAg阳性血清,分为1组(60℃加热1h)、2组(98℃加热1min)、3组(乙醚6h)、4组(pH2.4处理6 h)进行灭活。用ELISA法检测灭活前后效果。结果:1组最好,2组、3组较好,4组最差。结论:所采用的4种灭活方法制备的HBsAg阳性血清,用ELISA法检测HBsAg的灭活结果,4种方法都阳性(符合),可作为室内质控血清供医院日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临床检测中,常常遇到溶血的标本。溶血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究竟是否有影响,各文献报道很不一致,本文对标本溶血的原因及其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讨论。1标本溶血的原因溶血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溶血可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体内溶血可由物理因素(如人工心脏瓣膜或大血管手术  相似文献   

20.
张强  雷清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49-1250
目的:通过对我院337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阳性患者与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LHBS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385例,两对半中HBeAg阳性和两对半中HBeAb阳性的分别加做LHBS,同时送PCR实验室检测HBV-DNA。结果:①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HBV-DNA的拷贝数与LHBS的LOD值成正相关。结论:LHBS在基层医院应用与HBV-DNA意义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