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位16岁的女生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出现了厌食、体重下降、停经和情绪抑郁症等症状,已休学在家,父母带她看了许多医生都治不好,便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医生与她交谈时,这位女生认为:自己没有病,只不过是想苗条一些。而父母成天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也常把师长喻为父母,确实如此。我初识李老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他为我们讲授外科学总论的麻醉学部分,这是我对麻醉的第一次认识。虽然课程不多,但是这位质朴随和、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很巧的是,毕业之后我和他一样,也选择了从事麻醉工作。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患,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严重失眠、便秘、心血管异常等。目前,世界上约有数千万人患有抑郁症。美国就有800多万人(约占美国人口的3%)患有慢性的、使人失去生活能力的抑郁症。我国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5%以上。1999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抑郁症治疗会议曾发出警告,今后20年内,抑郁症将对各国卫生保健造成巨大负担,而且将超过癌,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世界第二大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看了一个病人,18岁,是个高中男孩。这孩子性格憨厚,在学习方面虽然努力,但很吃力,成绩也不理想。出生时,他父母就发现他的躯干和大腿上有几个淡棕色、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直径约10mm的色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长大,但没有不适症状,也未治疗过。5年前他的躯干部和四肢皮肤出现了很多包块,呈肉色,大小不等,直径约0.5~2.0cm,边界清楚,质地中等,不痛也不痒。父母带他去看了很多皮肤科医生,结果诊断很一致——“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他们被告知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特征性的皮肤病变是在他小时侯就发现的身上那些淡棕色、  相似文献   

5.
石萍 《开卷有益》2004,(11):52-52
诉:患儿,男,16岁,现高中在学。近3月来情绪低落,做事没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来诊。该患儿系独子,从小表现良好,学习自制力较强,成绩名列前茅,但性格内向。家长对他的学习给予很高的期望,双双下岗的父母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讲述成绩对今后生活、工作的重要性。一次摸底考试不理想,自觉得对不起父母,回到家以后发呆或发脾气。以后逐渐出现入睡困难,食欲下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未发现有明显的幻觉和妄想。临床诊断: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临床表现上常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恐怖…  相似文献   

6.
背景 青少年抑郁症常症状不典型,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对该病认识普遍不足,难以正确意识疾病危害,即便青少年想要接受治疗,也常受到家属的阻挠,导致无法规范治疗。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B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各45例。于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于干预12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抑郁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基线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基线时,两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疾病知识、家庭管理技术和复诊要求得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极大促进患儿父母掌握抑郁症疾病知识,提升抑郁症患儿父母管理技能,优化抑郁症患儿家庭管理方案,有更高的复诊意愿。  相似文献   

7.
【案例回放】12岁的东东,念小学四年级,在班。级里,他的学习成绩不上也不下.让父母不能容忍的是东东非常不自信,每天晚上作业做完后,都要与同学对答案。于是,有一天,父母掐断了电话线,下“命令”:不允许打电话对答案。事后,父母也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因此每天当东东放学回家时总要问上一句“昨天,题目做对了吗?”东东每次都回答:对的。  相似文献   

8.
老怪 《大家健康》2012,(8):49-49
我和丈夫结婚两年,我们感情挺好的,丈夫虽然为人处世不老练,但对我很在乎,我原来缺乏父爱,和他在一起让我挺有安全感的。但是半年前,家人从旁人那里打听到丈夫六七年前曾患有抑郁症,在精神病院就诊,他们很意外,埋怨丈夫家人隐瞒病情,便把我召回家里,不让再去婆婆家,并且主张我和他离婚,我当时也挺懵,不知该如何是好。丈夫在我离开后茶饭不思,整个人受了很大的打击,他天天跑到我家找我,风雨无阻——无论我的家人怎样令他难堪。后来我实在不忍心了,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他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当前世界10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5位,其患病率已经超过了人们认为很常见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根据WHO提供的数据,世界范围内有3.4亿抑郁症患者,每年有1千万~2千万人有自杀企图,其中大约70%患有抑郁症。  相似文献   

10.
医生有一种对第三人、社会及公众适当的警示与注意义务。某抑郁症患者,是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一次诊疗过程中,他坚决要求医生不要在诊断证明书中记录他患有抑郁症,仅诊断他为睡眠障碍,并请求医生不将此事告知其所在单位。众所周知,飞行员是高危行业工作者,他的疾病以及药物副作用,有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此时,医生应该如何处理?是否具有法定义务通知其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官兵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高寒地区军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整群抽取某高寒地区1 030名官兵进行测试,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高寒地区军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7.5%(95%CI:34.6~40.5);抑郁症状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加抑郁发生风险的因素从高至低分别为:一年内曾遭遇不幸、父母兄弟患有抑郁症、直系亲属有自杀史、有训练伤、患有慢性疾病、每日服用药物、饮酒、吸烟。结论高寒地区军人具有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训练伤是影响抑郁发生的特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完美主义个性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57例,运用问卷调查法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抑郁症患者完美主义总分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维度呈正相关;在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两个维度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两个维度呈负相关;在条理性、个人标准两个维度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两个维度呈正相关。②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和条理性维度都具有正向预测;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完美主义总分及担心出错、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父亲偏爱对条理性有负向预测;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担心错误具有负向预测;父亲拒绝否认对父母期望有负向预测。父亲惩罚干涉对行动的疑虑具有正向预测。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个性特点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背景:尽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的父母常被要求同意其新生儿参加研究,但对父母决定参加研究时所考虑的因素几乎不知道。目的:确定父母决定参加研究的原因。方法:定性分析34位父母关于同意或拒绝参加研究的原因的主动解释。父母的解释是在关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临床治疗决定的谈话中由其自主提供。结果:父母们列举了5类原因以同意或反对他们的新生儿参加研究:社会利益(n=18)、其婴儿的个人利益(n=16)、参加研究的风险(n=10)、有参加研究不引起损害的观念(n=9)及反对试验的观点(n=4)。结论:提出在这些原因下父母做出决定,能提高患有危…  相似文献   

14.
心苑 《健康之路》2006,(1):51-52
王伯是去年冬天诊断出肺癌的,由于发现及时,经过近半年的治疗,他就出院了。整整一个夏天,王伯过得很开心。然而,随着天气慢慢变冷,他的情绪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刚开始时,和朋友们聊天,他的话慢慢地少了起来,回到家也不看电视,闷头也睡,那只他平常很聊天的鸟儿饿得频频撞笼子,他也懒得理一下,他的饭量也越来越少,晚上总是失眠,去医院检查,医生高度怀疑王伯患上了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EMBU),对60例符合CCMD-2-R诊断的抑郁症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父母多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P<0.05),高惩罚、严厉和高拒绝、否认(P<0.05或P<0.01)。结论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据韩联社昨日援引美国《每日科学》报道,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死亡概率是普通冠心病患者的2倍。据美国《每日科学》29日报道,美国山间医学中心心脏研究院一名博士研究员历经约10年研究,公开了抑郁症是引发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头号元凶,其危险远高于高龄、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研究表明,这与抑郁症发生的时期无关。在2.4万余名研究对象中,15%的患者患有抑郁症,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天津刚参加工作的小刘最近比较苦恼:自己性格一直比较内向、胆小,前段时间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朋友,交往一段时间后,女朋友打算带他去见父母,可自己却十分担心害怕,多次找借口推迟不去。现在感觉自己胆子越来越小了,害怕出现在人多的地方,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常觉得无地自容,老觉得自己没用,不愿意和女朋友去广场玩,与陌生人交往也很含羞不积极主动。他常常被女朋友嘲笑是"胆小鬼",自己也很苦恼,自己想尝试改变,但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感觉别人都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也很失望。其实像小刘这种情况并不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近几年在我国比较热门讨论的心理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被动或主动地发现患有抑郁症,这个“心理癌症”也在一天天地蚕食、折磨越来越多的人,吞噬着越来越多的幸福家庭甚至生命。抑郁症病人的一个心理表现就是深深地自卑,过分地自责、自罪,严重时导致自杀。  相似文献   

19.
曾志金 《中外医疗》2012,31(32):97+99-97,99
目的对应用舍曲林对患有抑郁症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患有抑郁症的老年患者病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后,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与舍曲林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抑郁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舍曲林对患有抑郁症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高二的寒假,小杰瞒着父母,通过同学的爸爸,找到了一份在超市备货和理货的工作,小杰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因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买下心仪已久的滚轴运动鞋。小杰是滚轴爱好者,在银河广场小有名气,有不少小学生拜他为师。可是滚轴鞋很费,专业配件也不便宜,而且父母对他滑滚轴也不赞成,所以小杰不好找父母要钱,就想到了打工赚钱。小杰做事很认真,又肯吃苦,很快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但是小杰打工的事很快就被爸妈发现了,爸妈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