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并具体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已确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采取300万U的干扰素(IFN)肌肉注射,1周3次,同时使用利巴韦林500 mg,3次/d,总共持续1年。观察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进行皮下注射,1次/周,并服用利巴韦林500 mg,3次/d,总共持续1年。在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在停药后追踪观察3个月,记录患者的病情复发状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中应答的有21例,总应答率为60%,观察组中有应答的28例,总应答率为80%。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对照组中不良反应有5例,占14.29%,观察组中不良反应有4例,占11.43%。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利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明显,其近期和远期效果持久,比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法成效出的效果要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能降低转氨酶,兼具药效性和安全性,未见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小,而且用药较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5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24周HCV-RNA转阴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48周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2a联合病毒唑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3例,筛查自身免疫抗体;然后分为试验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和对照组(自身免疫抗体阴性),均给予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病毒唑治疗。观察治疗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和肝功能、治疗过程中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以及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9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共检出自身免疫抗体阳性28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阳性17例,抗平滑肌抗体阳性8例,1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3例。两组治疗前HCVRNA载量,以及治疗后快速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中试验组患者血ALT和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治疗第3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病毒唑可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和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但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不如自身免疫抗体阴性患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美国最常见的慢性血源性传染病,全美大约有380万人有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约270万人已处于慢性感染过程中。1960年-1980年,新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发生率达峰值时,每年约有25万新发病例,目前已降至每年3-4万新发病例。最常见的传染途径是注射用药,其次是1992年前曾接触过污染的血制品。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大多在很多年内不表现出症状,有些患者甚至终生无任何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多无恶心、疲劳、腹部不适等特异性表现。大约10%-20%的慢性感染患者经过平均20年的时间发展为肝硬化。老年患者和具有高患病危险的人患本病时,疾病发展较快,高患病危险因素包括过量摄人酒精、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患其他肝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a-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5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IFN)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35例,联合组给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IFN组和ADV组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和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IFN组和ADV组,ADV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高于IFN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是临床上适合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60例HBsAg阳性入选病例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A组)21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22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阿德福韦酯组(C组)17例,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进行疗效评估,应答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病毒学应答HBV-DNA转换率在A组为9例、B组11例、C组14例,以C组疗效为佳,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7例、B组3例、C组9例,C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在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常见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HBeAg阳性CHB住院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的10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片),比较两组治疗24周及48周后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52.63%、92.98%)、HBeAg转阴率(35.09%、68.42%)、HBsAg转阴率(31.58%、54.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0%、82.0%;20.0%、40.0%;18.0%、36.0%)(P均〈0.05),两组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59.65%vs 56.0%;89.47%vs 88.0%;)(P〉0.05);两组肝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30%vs 28.0%)。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效果优于单纯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综合分析患者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疗效预测并优化治疗方案.此文主要从患者治疗前的基线因素、治疗中的血清病毒动力学变化及联合的RBV剂量等方面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赛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91-92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多数是由急性子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阴道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继发感染亦可表现为慢性过程,此外不洁性生活、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抗感染能力差和阴道异物(如子宫托)均可引起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重者可出现尿急、尿频、腰骶部疼痛和下腹坠痛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ct)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优于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一种理想的慢性丙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基线HBsAg定量值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55例PEG-IFNα2b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雅培i2000HBsAg试剂动态检测血清基线、治疗期间HBVDNA载量或HBsAg滴度。评估HBsAg定量值对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结果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48周后,HBsAg基线>20000IU/mL(A组)的患者18例,获得病毒学应答(VR)率16.67%;1500~20000IU/mL(B组)的26例,获得VR应答率42.31%;<1500IU/mL(C组)11例,获得VR应答率63.64%。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log10HBsAg下降值大于0.5组与小于0.5组间取得VR与SVR(持续性病毒应答)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10HBsAg下降值>1.0组与<1.0组间取得VR与SVR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8例中,有16例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24~48周,HBVDNA仍为阳性。结论HBsAg基线水平联合HBVDNA定量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对优化PEG-IFNα2b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egylated interferon plus ribavirin,pegIFN-α/RV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疗效的影响因素,以便辅助判断治疗效果及合理变换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来自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CHC临床治疗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371例CHC患者,总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为6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病毒载量HCV RNA高(OR=0.95,95%CI:0.91~0.99,P=0.012)、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异常(OR=0.87,95%CI:0.78~0.97,P=0.014)及空腹血糖(blood glucose,GLU)水平异常(OR=0.86,95%CI:0.78~0.95,P=0.004)者更不易获得SVR。结论 pegIFN-α/RVB治疗CHC患者的SVR率较高,基线病毒载量、AFP及GLU均是影响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Peg INFα 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 INFα 2a 18 MIU肌内注射,1次/周,共48周。检测各时段外周血NKT数量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血清乙型肝炎5项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结果Peg INFα 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后,显效(完全病毒学应答)26例,有效(部分病毒学应答)21例,无效(无病毒学应答)16例。外周血NKT 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效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24周,较有效组和无效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在治疗48周和停药24周,显效组较有效组NK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t=32.0,P<0.01;t=27.6,P<0.01)。显效组治疗后前4周,NKT表达水平上升速度最快,12周时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到24周比治疗前水平稍高,一直维持到48周;有效组12周时NKT表达水平达最高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12.83,P<0.05)。显效组患者肝功能基本在12周左右完全恢复正常,且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其HBV DNA载量亦逐步下降;而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肝功能波动在(1~2)×ULN。监测至停药24周后,共有27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Peg INFα 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其外周血中NKT的表达对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对乙肝病毒复制和慢性乙肝患者治疗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BV-DNA定量、乙肝五项检查以及前S1抗原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治疗前的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均为阳性(阴性率均为0%),HBV DNA含量平均(8.36±1.75)copies/ml;治疗后半年和一年时HBsAg转阴率分别为(55.88%、70.59%)、HBeAg转阴率分别为(50.0%、61.76%)以及前S1抗原转阴率分别为(61.76%、73.5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各指标转阴率逐渐增加。治疗后半年和一年时HBV-DNA含量分别为(5.39±1.59)、(3.23±1.48)copies/ml,逐渐降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并且可以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满意的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转阴率。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二醇干扰素a-2a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商品名:派罗欣,它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医学界现在应用也比较广泛,聚乙二醇干扰素能触发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递途径并激活基因转录,调节多种生物效应,包括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IFN-α2a(Peg-IFN-α2a)治疗后完全应答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与Th2细胞频数变化.方法 抽取应用Peg-IFN-α2a治疗发生完全应答乙型肝炎患者7例、健康对照者9名、未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9例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HBV DNA、ALT以及外周血中的CD3+CD4+IFN-γ+T细胞、CD3+CD4+IL-4+T细胞的频数.结果 7例患者发生HBsAg转换的时间最短为36周,最长为49周,平均为(39.28±6.44)周.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FN-γ+T细胞的频数表现为持续下降,但6个月后仍高于健康对照;而CD3+CD4+IL-4+T细胞的频数在发生应答的时间点升高,明显低于健康对照,6个月后下降.结论 应用Peg-IFN-α2a治疗后发生完全应答的患者,体内Th1类免疫应答下降而Th2类应答不足,体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组和阿德福韦单药治疗组.在治疗基线和治疗第24、48和96周检测患者生化、HBVDNA载量和乙肝两对半定量,比较2组间96周时生化学、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96周,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85.3%)优于单药治疗组(70.6%),联合治疗组HBVDN阴转率(93.9%)优于单药治疗组(72.4%),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46.3%)优于单药治疗组(23.2%)(P<0.05).结论 阿德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