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下关穴进针 ,刺激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 ,治疗 2 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蝶腭神经节是头面部一个重要的植物神经节。通过临床观察到 ,针刺该神经节对三叉神经痛可产生明显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由下关穴行蝶腭神经节浸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成4组。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12由下关穴进行蝶腭神经节浸润,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卡马西平口服治疗,对照3组采用维生素B12臀部肌肉注射。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优于对照3组(P〈0.05),对照2组组止痛效果亦优于对照3组(P〈0.05)。结论维生素B12由下关穴行蝶腭神经节浸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针刺蝶腭神经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针灸科187例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3例患者完成了全程针刺治疗,54例患者完成了部分针刺治疗,共进行了1654次蝶腭神经节针刺。187例中8例(4.3%)出现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关的副反应;1,654次针刺蝶腭神经节共出现9次(0.5%)针刺相关副反应。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操作者必须受过良好的针刺基本功训练且必须熟练掌握翼腭窝的显微解剖,并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李惠丽  陈祥芳  乔波 《光明中医》2020,(22):3593-3596
目的对目前临床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探讨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势所在,从而为临床筛选出一套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搜索近5年关于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对比分析不同治法的总体有效率、安全性评估结果等情况差异。结果目前临床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对蝶腭神经节的针刺、埋线、神经阻滞、脉冲射频以及综合治疗等,通过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和明显优势。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突出优势在于相对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及各穴至蝶腭神经节的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方法:15具成年男性尸体,面部左右共30侧,对其面侧区进行由浅入深的解剖.以下关、颧髎、"蝶腭"穴各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方向为穿刺入路,电动钻带克氏针穿刺延伸至对侧区域,坐标定位法测量各穴的对应穿刺点.结果:①体表位置:"蝶腭"穴与颧髎的体表距离为21 mm,与下关的体表距离为17 mm.②各穴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深度:下关为49.9 mm,"蝶腭"穴为46.9 mm,颧髎为46.6 mm.③对应穿刺点坐标定位:下关针刺方向为前内上,对应于对侧的太阳和瞳子髎的中点处附近区域,对应穿刺点距对侧丝竹空的距离为17.6 mm;"蝶腭"穴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颧弓水平线的距离为33 mm,与目外眦垂直线的距离为42 mm;颧髎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两外耳门连线的距离为28 mm,头部正中线旁开62 mm.结论:了解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针刺深度、针刺方向,为临床针刺蝶腭神经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从李新吾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近年来,杨才德及其科研团队等率先利用穴位埋线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并取得了成功。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不但痛苦小、见效快、疗效好,经济适用,而且无副作用,多数病例疗效持久,对症状有反复的患者还可再行埋线,疗效不受影响,较之常规针刺,蝶腭神经节埋线,发挥了"长效针感"的优势,治疗次数少,能有效地缩短疗程,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双向良性调节,成为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蝶腭神经痛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头面部疼痛,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头面部疼痛具有明显优势。本病案根据疼痛部位和特点,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蝶腭神经痛1例,治疗后患者的头痛迅速缓解。文章试从典型病案、蝶腭神经节的解剖特点、针刺止痛机制等各方面探究本病案中针刺取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调身调息法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以期探索出高效、高接受度、低复发率的优效治疗方案。方法:将201例AR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西药对照组(1组,口服氯雷他定片)、针刺蝶腭神经节对照组(2组,给予针刺蝶腭神经节)、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调身调息法组(3组,在针刺蝶腭神经节基础上联合调身调息法),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3组患者的鼻炎症状量表(TNSS)总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总评分、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临床总有效率、患者接受度及随访复发天数。结果:(1)研究中共剔除脱落患者9例,最终纳入疗效统计的病例数为192例。(2)各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TNSS、RQLQ总评分、鼻分泌物中EOS计数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3项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调身调息法组下降程度均优于其他2个对照组(P<0.05);(3)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患者接受度及随访复发天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调身调息法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患者接受度最高,随访复发天数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经颞下窝入路毫针盲刺蝶腭神经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操作和临床非即刻不良反应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60具干颅骨,选取面颅宽度测量点,观察翼腭窝变异情况。对6具成人湿颅取脑后,行经颞下窝入路针刺操作,打开翼腭窝后壁暴露翼腭窝,精细分离辨认蝶腭神经节,原位保留上颌动脉翼腭段,观察针灸针是否进入翼腭窝。测量进针深度、面颅宽度、针与蝶腭神经节间距离、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间距离、上颌动脉翼腭段与翼腭窝内走形的上颌神经间距离。结果:选取两侧眉弓下稍凹陷处距离作为面颅宽度,3具干颅存在翼腭窝变异。对湿颅行双侧针刺操作(共12次),针均进入翼腭窝;进针深度与两侧眉弓下稍凹陷处距离间比例关系区间为44%~54%。12次操作中仅2次针尖触碰蝶腭神经节,针与蝶腭神经节平均距离:左侧(5.88±3.70)mm、右侧(6.43±5.54)mm。针与上颌动脉翼腭段平均距离:左侧(2.77±3.99)mm、右侧(2.53±3.10)mm,上颌动脉翼腭段与翼腭窝内走形的上颌神经间平均距离:左侧(2.83±4.05)mm、右侧(2.67±4.95)mm,以上各测量维度中双侧数据间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经颞下窝入路毫针盲刺蝶腭神经节操作时针具可进入翼腭窝,但直接触碰蝶腭神经节的概率不高;2临床治疗鼻炎疗效可能与针具近神经相关;3临床非即刻不良反应可能是针具刺中上颌动脉翼腭段造成;4面颅宽度与进针深度存在比例区间关系,综合考虑临床操作安全性、有效性,建议针对不同患者进针深度选取面颅宽度与进针深度比例区间下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脐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急性发作期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蝶腭神经节结合脐贴治疗.治疗前后评价测定患者鼻炎症状量表(TNSS)分数和鼻炎伴随症状量表(TNNSS)评分、血清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36例。揿针组取穴迎香、印堂和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 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揿针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28/36)、75.0%(27/36)和94.4%(34/36),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 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 36例。揿针组穴取迎香、印堂、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揿针组、针刺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75.0%、94.4%,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鼻腔喷用糠酸莫米松,治疗组加用针刺双侧蝶腭神经节。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后鼻塞和流涕症状积分,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鼻塞和流涕症状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翼(蝶)腭神经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相关症状改善的程度、时间、持续性,探讨该针刺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鼓室积液)随机分为针刺+药物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配合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之针刺翼(蝶)腭神经节,连续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100例P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选取蝶腭神经节、印堂、迎香、上迎香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于饭后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IP和S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VIP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结论: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能显著降低PAR患者升高的鼻神经肽,推测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PAR可能是通过调节鼻神经肽类物质,控制鼻神经源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以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口服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合糠酸莫米松喷鼻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12周的纯音听力阈值和中耳声导抗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对照组为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方法将1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采用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针刺一周1次,穴位敷贴10 d一次。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胶囊每日10 mg。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鼻塞,流鼻涕及鼻部不适情况。结果 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蝶腭神经节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缓解症状,优于抗组胺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治疗鼻炎新法“针刺蝶腭神经节”的初步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多年来采用针灸治疗鼻炎中,发现单靠“迎香、四白、上星、印堂”等穴只能起到暂时通气的作用,而达不到完全治愈鼻炎的目的。为此促使我们去探寻新的穴位,终于在1970年发现并运用针刺“蝶腭神经节”(亦称“治鼻”穴位)治疗各种类型的鼻炎和鼻窦炎,其总有效率可达94%,治愈率为70.6%。本文将就其作用机制予以分析,并对1975年集中治疗观察的50例近期效果和1978年再次复查两年以上之68例的远期疗效分别小结,报道如下。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炎的机制分析蝶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的上部,除了来源于三叉神经的感觉支,还有来自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支,一同随该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上、中、下鼻甲,鼻中膈和鼻咽顶等部位。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因而也能使腺体的分泌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使腺体的分泌增多。既然蝶腭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