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在Bell’s麻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ell’s麻痹患者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G)检测的意义。方法36例Bell’s麻痹患者在发病1周内行BR和ENG测定。结果患侧R1、R2及R2’缺如者23例,其余13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异常率为63.9%。结论BR测定是诊断Bell’s麻痹的敏感指标,同时结合ENG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周少华 《中国康复》2007,22(4):273-2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面肌痉挛前后肌电图瞬目反射(BR)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面肌痉挛患者56例,采用BT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0-14 d时分别行肌电图BR检测。结果:56例患者中患侧未引出R1和R2各4例,R2’有3例;健侧未引出R1、R2、R2’各2例。治疗前患侧的各波波幅明显高于健侧,R2间期缩短(P〈0.05)。治疗10-14 d后患侧未引出R1有9例,R2有7例,R2’有8例;反应波波幅与治疗前及健侧比较明显降低。结论:BTA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BR检测表明患者脑干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BR。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短潜伏期(RI),在双侧眼轮匝肌记录长潜伏期(R2、R2′)。对20名(40侧)健康儿童和32例Bell麻痹患儿进行BR测试。结果BR潜伏期的健康儿童R1平均值为(10.2±0.6)ms,R2和R2’分别为(29.1±1.7)his和(29.2±1.6)ms。患儿组患侧BR各波潜伏期延长,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Bell麻痹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胸大肌痉挛患者肉毒毒素A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胸大肌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并发胸大肌痉挛患者48例,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按脑卒中常规康复方案治疗。BTXA组患者并行胸大肌BTXA注射(100 U及2 ml生理盐水)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胸大肌肌张力Asworth评分,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前屈被动活动度测量,肩关节疼痛VAS评分,ADL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胸大肌肌张力Asworth及VAS评分均有下降、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BTXA组表现更明显(P〈0.01)。ADL评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XA注射可以减轻脑卒中胸大肌痉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5.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Bell麻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穗晶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62-4463
目的:探讨Bell麻痹患者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am,ENoG)对面神经损害程度及部位的评估价值。方法:20例Bell麻痹患者在发病后1~14d分别行BR。ENoG检查。结果:患侧R1,R2及R2’波缺如者5例,余15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波幅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根据R1/M潜伏期比值测定结果提示,10例为近端(茎乳孔内段)损害,5例为远端(茎乳孔外段)损害,5例为较大范围受累。结论:BR检测是诊断Bell麻痹的早期敏感指标,而采用BR,ENoG综合检测Bell麻痹的患者,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对治疗脑卒中及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及脑外伤后肌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外伤和脑卒中后存在上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BTXA注射组和对照组。BTXA组注射BTXA,两组患者均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比较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Fud—Meyer运动功能评测(FMA)、改良Ashworth肌痉挛量表(MAS)评定情况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2周,BTXA组MAS评定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BTXA组与对照组MAS评定等级、FMA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注射BTXA可降低脑卒中及脑外伤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同时积极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35例HFS病人进行面肌多点注射BTXA,对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12~36周.结果BTX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231/235),无全身反应,半年复发率为60%,药效作用时间平均16周;重复注射同样有效.结论局部注射BTXA是治疗HFS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喉炎病人随机分为:(1)布地奈德治疗组(A组,16例):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肾上腺素;(2)地塞米松治疗组(B组,14例):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地基米松和肾上腺素,其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雾化吸入前后心率、呼吸、SpO2变化,及呼吸困难、声嘶、喉喘呜音、咳嗽、发热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前A、B两组心率、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意义;与B纽比较,A纽治疗后1h呼吸、心率均下降,Sp02上升(P〈0.05);A纽治疗后4h的心率、呼吸明显下降,SpO2明显上升(P〈0.01),呼吸困难、声嘶、喉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提高急性喉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姜雪  李纲  周禹鑫  张志强 《中国康复》2013,28(4):295-296
目的:探讨体外单次冲击波处理对偏瘫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即时影响。方法:对16例脑卒中或脑外伤并伴有偏瘫侧肱二头肌肌张力异常增高的患者进行偏瘫侧肱二头肌单次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立即进行改良‘Fardieu量表(MTS)评定。结果:16例患者治疗后偏瘫侧肘关节被动伸展角度R1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R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偏瘫侧肱二头肌MTS中肌肉反应的质量(x)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体外单次冲击波处理对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有即时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腋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998-08/2005-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收治腋神经损伤患者22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定性定位诊断腋神经损伤。结果纳入患者2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④肌电图检测结果:臂丛神经上干支配肌群中,只有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有异常电生理改变,其他肌群均正常。22块三角肌有失神经电位者18例,异常率81.8%(18/22);22块三角肌运动单位电位减少17例,异常率77.3%(17/22)。②神经电图检测结果:潜伏期在正常范围13例,延长5例,消失4例,异常率40.9%(9/22);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消失4例,衰减18例,异常率100%(22/22)。完全损伤4例,不完全损伤18例,其中严重损伤2例。患侧腋神经的潜伏期为(1.27&;#177;1.16)ms,高于正常值0.6ms,差异显著(t=2.18,P〈0.05);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为(10.17&;#177;1.96)mV,高于正常值(4.3&;#177;0.5)mV,差异非常显著(t=16.13,P〈0.01)。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是腋神经损伤早期定性、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老年脑血管病与瞬目反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瞬目反射(BR)的改变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在眶上切迹处以脉冲方法电刺激眶上神经,用表面电极同时分别在双侧眼轮匝肌记录。一侧刺激同侧所记录到的2个波分别为R1,R2,刺激对侧所记录到的波为R2'。结果:正常为11例,异常为25例。25例异常中各成分异常率为R1:16%,R2:52%,R2':46%。结论:大脑半球的病变对BR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晚反应成分(R2,R2')上,呈现潜伏期延长、反应波幅降低或缺如,BR晚反应成分异常与偏瘫侧别有关,与是否存在面瘫及病变的大小、病灶的多少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有效26例(93%),均于治疗后0.5—1h呼吸困难缓解,湿哆音明显减少或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MPA)均明显下降(P均〈0.05),动脉血pH值、Pa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无效2例(7%)。治疗期间,出现腹胀2例(7%),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BiPAP无创通气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三七通舒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发病7天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等基础治疗,三七通舒组44例采用基础治疗±三七通舒治疗,疗程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治疗前后行面神经电图(ENoG)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患侧EnoG的潜伏期及振幅均具有可比性。治疗28天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33±1.21vs对照组3.08±1.35,P〈0.05);面神经电图显示治疗组患侧潜伏期(2.46±0.34)及振幅(189±67)均较对照组潜伏期(3.37±0.49)及振幅(131±52)有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5.45%,对照组80.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针灸及理疗等综合治疗对急性特赞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10/2004—06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38例;42例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35例血糖控制满意,29例血糖控制不良。所有患者进行神经皮肤反应检测,记录四肢各波潜伏期、峰一峰波幅和面积,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130例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组上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起始潜伏期、N波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波幅及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P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不显著(P〉0.05)。②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异常率高于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者(73.8%,51.7%,P〈0.05)。③合并周围神经病的2型糖尿病上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起始潜伏期、N波潜伏期长于无周围神经病组,波幅及面积小于无周围神经病组(P〈0.05)。④血糖控制满意组患者上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起始潜伏期、N波潜伏期长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但波幅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起始和N波潜伏期、波幅及面积均可作为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敏感参数,能及时发现临床或亚临床自主神经病变。②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受损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A型肉毒毒素与力奥来素治疗肌痉挛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卫  李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03-1104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BTXA)与力奥来素对缓解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随机分为BTXA治疗组(B组)和力奥来素治疗组(L组)。对B组22例患共47块痉挛明显的肌肉进行注射BTXA治疗,对L组23例患采取口服力奥来素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分别在前、治疗2周、治疗4周对两组患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在治疗2周时都较治疗前肌张力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比较,B组比L组降低肌张力更为明显,两组差异非常显(P<0.01)。B组4周时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组4周与2周比较肌张力进一步降低,有显差异(P<0.01)。两组在4周时比较差异不显(P>0.05)。结论:观察证实:两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肌痉挛,但BTXA起效较快,较充分,更利于患早期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Bell麻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ell麻痹患者行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am,ENoG)对面神经损害程度及部位的评估价值。方法:20例Bell麻痹患者在发病后1~14d分别行BR,ENoG检查。结果:患侧R1,R2及R2’波缺如者5例,余15例患侧较健侧R1,R2及R2’波潜伏期延长,异常率100%。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波幅低,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根据R1/M潜伏期比值测定结果提示,10例为近端(茎乳孔内段)损害,5例为远端(茎乳孔外段)损害,5例为较大范围受累。结论:BR检测是诊断Bell麻痹的早期敏感指标,而采用BR,ENoG综合检测Bell麻痹的患者,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徐卫东  李凤英 《临床医学》2009,29(3):103-10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按《内科学》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165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73例;年龄16—73岁,平均(41±12)岁。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5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60例。治疗组105例,男61例,女44例;病程〈2年28例,2~5年35例,6—10年27例,〉10年15例;症状分级:轻度34例,中度48例,重度23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病程〈2年17例,2~5年20例,6—10年16例,〉10年7例;症状分级:轻度19例,中度28例,重度1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病程及症状分级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为主要观测指标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以胞磷胆碱钠为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潍坊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进行。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制作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肌肉注射法,分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100BU/次),胞磷胆碱钠(0.1g/次)和生理盐水(2mL/次),1次/d,连续20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神经病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障碍情况(0分,无神经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或后爪;2分,向外侧转圈;3分,向手术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和体感诱发电位各波型潜伏期的改变评估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病学评分结果: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0.63&;#177;0.40),(2.75&;#177;0.26)分;(1.04&;#177;0.44),(2.74&;#177;0.30)分,t=12.6l,8.98,P〈0.051。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63&;#177;0.4吼(1104&;#177;044),(2.61&;#177;0.38)分,t=10.18,7164,P〈0.05]。②体感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短于治疗前(t=2.84-6.72,P〈0.05)。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的P1,N1,P2潜伏期均短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0.82&;#177;0.49),(12.64&;#177;0.77)ms,(14.14&;#177;0.351,(15.08&;#177;0.66)ms,(16.35&;#177;0.52),(17.57&;#177;0.77)ms,t=3.56~6.01,P〈0.051;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仅P2潜伏期短于盐水对照组[(16.7l&;#177;0.58),(17.57&;#177;0.77)ms,t=2.51,P〈0.05]。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神经病学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97-0.99,P〈0.01-0.05)。结论: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P1,N1,P2)和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注射胞磷胆碱钠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部分波潜伏期(P2)和神经病学评分也降低,说明两种药物都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改善趋势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评价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毒性肠炎效果。方法:将177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级(9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组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16%,观察组为97.78%,两组比较,x^2=16.28,p〈0.01;两组治疗显效病例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与口服相比能缩短病程、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超声心动图左室中层机制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30例;3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期后,给予西尼地平治疗8周,于安慰剂期末和8周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算传统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eFS),较符合生理特点的左室中层缩短率(mFS)。结果(1)高血压患者eFS和EF治疗前后均比对照组高(P〈0.05,P〈0.01);而高血压组mFS治疗前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63);(2)治疗前后eFS、EF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治疗8周后mFS比治疗前增高(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mFS比EF、eFS能更敏感、准确地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降低,西尼地平能够改善患者mFS评价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