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患者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前后压痛变化规律,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60例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0例、西药组30例。针刺组予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隔日1次,西药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 mg,1日两次,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分以及其中的胸痛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压痛阈值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RDQ评分以及其中的胸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针刺组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②西药组治疗后T 4、T 5、T 7、T 8、T 9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针刺组治疗后T 5~T 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 6~T 9棘突下的穴位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较明显(P<0.05);③针刺组愈显率为76.67%(23/30),西药组为30.00%(9/30),临床疗效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较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更优,可以明显减轻胸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GER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段T3-T9段棘突下(含穴位及非穴位),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共治疗8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针刺组治疗后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RDQ愈显率为70.0%(21/30),GERD症状程度评分总有效率为93.3%(28/30),西药组分别为43.3%(13/30)和66.7%(20/30),针刺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杜艺婷  余勇  喻永明 《光明中医》2023,(20):4003-4006
目的 探究针刺督脉背段联合膈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组(34例)采用针刺督脉背段联合膈肌生物反馈训练,用药组(3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RDQ评分、GERD-HRQL评分以及抗反流屏障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用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CDP、EJGP高于用药组(P<0.05);联合组的RDQ、GERD-HRQL评分均明显低于用药组(P<0.05)。结论 针刺督脉背段联合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对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抗反流屏障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咳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评价针刺督脉背段治疗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GE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部胸(T)3—T12段棘突下(含经穴及非经穴),每周二、四、六治疗,疗程8周。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CQ三大区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RDQ、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针刺督脉背部T3—T12段棘突下对改善GERC患者反流症状、咳嗽症状及生活质量水平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针刺组予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及T_3~T_(12)棘突下压痛阈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1)针刺组、西药组愈显率分别为60.0%、2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DQ、GERD-HRQL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RDQ、GERD-HRQL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针刺组治疗后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西药组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较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的分布及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前在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T_1-T_(12)棘突下进行阳性反应点探查。根据阳性反应点探查结果行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反流性疾病RDQ症状频次量表(RD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1)60例病例中,督脉背段单纯压痛者50例,单纯结节者5例,压痛伴结节者3例,阳性反应率为96.67%。(2)阳性反应点分布图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最高,且峰值左侧坡度小于右侧的坡度;T_1与T_9基本持平,T_9以下的节段分布相对较少。(3)压痛点疼痛程度分布情况,中、重度疼痛分布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节段最高,重度疼痛主要分布在T_3-T_9节段。(4)治疗后,患者RDQ、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背段T_3-T_9段阳性反应点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将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用穴,结合通督导气针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时LES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ESP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E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通过改善LESP减少食管酸反流,且LESP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3—L4的压痛反应规律,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按诊的方式观察近期经胃镜或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和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未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16例)的督脉背段,范围从督脉的至阳穴到腰阳关穴(包含经上非穴),以所按压的棘突间隙出现明显疼痛或酸胀的感觉为压痛阳性反应。结果:30例镜检患者和16例未镜检患者的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0%,压痛反应阳性点主要集中在T6—T10的5个胸椎节段的相关穴位和经上非穴,压痛反应点的数量大多为5~9个。结论:从督脉灵台穴到中枢穴(T6—T10节段水平)循行区域的压痛反应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判断和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位在胃与食管,与心、肝、脾、脑密切相关,病机主责气机之逆乱,气逆则脾胃升降失司,出现反流、吐酸等症状;气逆可上扰清窍,出现失眠及易怒、郁郁寡欢等情志改变。督脉对气之运行具有统率作用,可调畅气机、平定气乱,亦能温煦调控五脏六腑,以奏养心安神、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效,为治疗本病之关键,故提出通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型与背俞穴阳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为GERD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纳入180例GER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从上而下按压背俞穴,寻找阳性反应点,分析GERD的中医证型与背俞穴阳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ERD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脾虚湿热证及瘀血阻络证,其背俞穴阳性率最高的分别为胃俞、肺俞、肝俞、胆俞、脾俞、膈俞;除瘀血阻络证组外,各组阳性率最高的背俞穴与同组其余背俞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背俞穴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胆热犯胃证组、瘀血阻络证组及气郁痰阻证组中阳性率最高的背俞穴与其余各组的同名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虚气逆证组胃俞与其余各组(除肝胃郁热证组外)的胃俞相比,肝胃郁热证组肝俞与其余各组(除气郁痰阻证组外)的肝俞相比;脾虚湿热证组脾俞与其余各组(除中虚气逆证组外)的脾俞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GERD中医证型与背俞穴阳性反应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辅助方法,可为本病的治疗提供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诊断治疗存在很多争议。笔者临床治疗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乐  叶柏  汪悦 《江西中医药》2008,39(1):76-7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泛酸、反食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满意,本文试将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我国在北京、上海进行的调查显示GERD的发病率为5.77%[1]。GERD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在人体胃肠道和中枢系统均有分布,与消化系统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张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62-6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不适,吞咽困难、口苦、咽干等,均排除消化性溃疡,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胃热炽盛症的表现:胃痛急迫、嘈杂吐酸、口苦或牯、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相似文献   

15.
败酱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3,44(1):11-11
笔者在临床上用败酱草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例1:李某,男,33岁,1998年7月初诊。主诉2个多月来胃脘部嘈杂隐痛,口苦粘腻,呕恶纳少,咽干欲饮,剑突下灼热隐痛频发,大便不爽,小便黄少,进食辛辣肥腻之物则症状加重,舌薄黄微腻、质红,脉弦滑小数。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药用:败酱草40g,蒲公英20g,刀豆15g,半夏15g,枳实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测评,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价,同时纳入100例正常人作为测评对照。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下降最明显。不同证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也存在差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得分在4个证型间差异显著。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情况,根据睡眠质量将患者分为较好组、中等组和较差组,根据睡眠时间将患者分为过短组、适中组和过长组。测定各组患者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使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各组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评定,比较不同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患者的酸反流指标及症状积分。结果睡眠质量中等组和较差组与睡眠质量较好组比较、睡眠时间过短组和过长组与睡眠时间适中组比较,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及症状积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结论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时间过长或可加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证治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的胃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产生的症状及并发症 ,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 ,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前者有较明显的反酸、烧心、胸痛等表现 ;后者仅有食物咽下困难、呃逆、嗳气等非特异性的表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抑酸剂联合胃肠动力药物 ,但只一时取效 ,易于反复。中医药治疗有很大优势。考中医文献无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记载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 ,将其归…  相似文献   

19.
张照兰 《中医研究》2006,19(12):36-38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疗程长、易复发,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偶有所得,不揣浅陋,略抒管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是症状较为复杂且涉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病。当患者缺乏典型的“烧心、反流、反食”症状,而以慢性咳嗽、哮喘、咽部不适、咽痛、口臭、声音嘶哑、非心源性胸痛、失眠等非典型症状就诊时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