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1例息肉样基底细胞癌.患者女,77岁.右腋下赘生物25年,变红伴疼痛1年.皮肤科检查:右侧腋下可见蚕豆大暗红色息肉样半球形赘生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增生肥厚,部分区域向下增生,形成条索状及块状肿瘤细胞团块,肿瘤细胞团块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细胞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象,部分边缘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收缩间隙;真皮内可见间...  相似文献   

2.
早期表浅型基底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病理特征图1A表现为表皮下方呈芽蕾状向真皮内突出的肿瘤团块.与周围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相比,细胞有明显的异形性,细胞核明显呈嗜碱性;图1B表现为表皮下部(表皮内)肿瘤团块,团块下方可见一裂隙,肿瘤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明显呈嗜碱性.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女,24岁.因左胫前出现无痛性紫红色皮下结节4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下层可见肿瘤细胞团块,肿瘤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在肿瘤团块中可见数处不规则出血性裂隙和囊腔,但管周无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上皮膜蛋白(EMA)和CD68阳性,而结蛋白(desmin)、S-100蛋白、CD31、CD34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均阴性.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为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真皮导管瘤     
组织病理特征 图1A、B中真皮内有大小不一的肿瘤细胞团块及条索,大部分肿瘤团块不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大小及形态一致,核呈圆形,细胞无异形性.部分瘤体内可见导管结构.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男,68岁.头部、面部、躯干及双下肢多发米粒至鸽蛋大黑褐色丘疹、结节及斑块7年.皮肤科检查:皮损主要分布于头皮,界限清楚,部分表面破溃;双手掌可见点状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部分缺失,棘层轻度增生,真皮可见基底细胞组成的肿瘤细胞团块,肿瘤团块与正常组织间可见裂隙,考虑基底细胞癌.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1岁,右下肢肿物2年.皮肤科情况:右小腿伸侧5 cm×8 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硬度.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见与周围界限清楚的肿瘤细胞团块,肿瘤细胞主要由大小不等梭形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伴大量瘤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小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SMA、Vimentin、p53阳性,CD163部分阳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4岁。左耳前皮下结节1月余。皮肤科情况:左耳前可见一皮下结节,肤色,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大小不等肿瘤细胞团块,境界清楚,和表皮不相连;肿瘤团块由两种细胞组成:透明细胞及嗜碱性细胞。诊断:透明细胞汗腺瘤。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小汗腺螺旋腺瘤.患者女,30 岁.因骶尾部左上方缓慢增大的蓝紫色结节伴疼痛6 年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中有数个境界清楚的肿瘤细胞团块,与表皮不相连.肿瘤团块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呈条索状,一种为核大、淡染,位于细胞团块的中央;另一种为核小、深染,位于细胞团块的周边.符合小汗腺螺旋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伴大汗腺分化的乳房外Paget病.患者女,73岁.外阴皮肤增生性斑块伴瘙痒1年.体格检查:右侧大阴唇外侧一增厚的斑块,中央可见3 cm×2 cm鲜红色增生物.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全层可见散在的Paget细胞和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团块,团块多处形成腺腔样结构.压迫周围的基底细胞呈Paget样现象,并可见顶浆分泌.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角蛋白(CK)7(+++);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巨囊性病的液状蛋白(CCDFP)-15染色呈局灶性染色阳性.诊断为伴大汗腺分化的乳房外Paget病.治疗外科切除后给予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6岁。右颞部溃疡逐渐增大5年,加重2个月。皮损表现为右颞部一7cm×5cm大小溃疡,边界清楚,呈堤状隆起,表面伴脓血性分泌物,右耳后一2cm×2cm暗红色肿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见大片肿瘤细胞团块,呈分叶状分布,未与表皮相连,团块边缘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团块中央肿瘤细胞多由透明细胞组成,伴有均质性角化,部分瘤细胞有显著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诊断:外毛根鞘癌。给予一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后,患者失访。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及管状乳头状大汗腺腺瘤。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头部斑块43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侧头部见淡黄色丘疹、结节及疣状斑块,质软,边界清楚,局部见数个大小不等黑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1)切片右侧: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浅、中层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部分和表皮相连,肿瘤细胞团块由基底样细胞组成,肿瘤团块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可见收缩间隙;(2)切片左侧: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中层可见增生的皮脂腺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真皮深层见大汗腺分布,形成较多管腔样结构,管腔内见大汗腺呈乳头状突入管腔。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多发性毛母质瘤。患者女,14岁,背部3个皮下结节伴触痛1年。3处皮损均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背中部皮损)真皮内可见由嗜碱性粒细胞、影细胞、过渡细胞构成的肿瘤团块;(背上部、下部皮损)真皮内见影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异物巨细胞及钙沉积。诊断:多发性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发现左前臂丘疹半年,逐渐增大。皮肤科情况:左前臂屈侧可见一类圆形的红色丘疹,直径约0.7 cm,皮损上可见数颗表面光滑,乳头状隆起的颗粒。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可见境界清楚的分叶状细胞团块,肿瘤细胞为大小、形态一致的立方形细胞,核圆,无分裂象,肿瘤团块中央可见囊腔和导管结构。免疫组织化学:EMA(+),p53(散在+),PAS(部分+)。诊断:真皮导管瘤。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肌性血管周细胞瘤。患者女,66岁。因右足跟外侧皮下结节6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团块由实性的细胞区域和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构成,实性区域的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嗜酸性,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同心圆状分布,形成"洋葱皮"样外观,细胞无明显异形性。免疫组化:钙调蛋白(calponi)、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H-caldesmon)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诊断:肌性血管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6岁。左臀部暗红色斑块8年。组织病理学显示:表皮内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瘤组织团块,单个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立方形,细胞大小一致,排列均匀,与周围角质形成细胞界限清楚。诊断: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相似文献   

16.
31岁女性患者,左臀部蓝黑色结节1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部可见楔形肿瘤团块,深部锥形损害沿血管、神经、毛囊和汗腺向下穿透深达真皮深部;肿瘤团块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内有大量色素颗粒,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形性。诊断:深部穿通性痣。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巨大型水疱型毛母质瘤.患者男,24岁.因左上臂肿块7个月,表面出现水疱3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上臂见一12.5cm×6c@m囊样肿块,囊壁松弛,表面呈暗红色,内含黄色血清样液体,触诊可及一质硬肿块,界清,无压痛.手术切除整个新生物后行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由嗜碱性细胞、过渡细胞和影细胞构成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肿瘤团块上部真皮浅层可见淋巴水肿、增生扩张的淋巴管,其中充满淡嗜伊红淋巴液,胶原纤维稀疏.诊断:巨大型水疱型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癌.患者男,76岁.下腹部丘疹缓慢增大30余年,红肿、破溃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下腹部一约2 cm×2 cm肿块,类圆形,鲜红色,表面湿润,有较多血性黏液样渗出物,周围红肿,触诊质地稍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块表浅部为与表皮相连并开口于表皮的乳头状结构,乳头状结构衬以2层上皮样细胞,内层为胞质稀少、核呈卵圆形且深染的小细胞,外层为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大、空泡状的高柱状细胞,可见顶浆分泌;间质中有大量浆细胞.肿块深部为与表浅部相连续、大小不一的肿瘤细胞团块,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大、空泡状.肿瘤内可见核大、深染的异形细胞和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泛细胞角蛋白(pan-CK)和上皮膜抗原(EMA),部分表达巨囊病性液体蛋白-15(GCDFP-15),而不表达癌胚抗原(CEA)和S-100蛋白.诊断:乳头状汗管囊腺癌.  相似文献   

19.
皮肤转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7岁。全身散在多数暗红色无痛性质硬斑块4月余,18月前曾行直肠癌切除造瘘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胶原束间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及呈列队式排列的瘤细胞。细胞大小不等,有明显异型性,其间可见大量典型"印戒细胞",呈不规则排列。血管壁增厚,管腔扩张,腔内亦见肿瘤细胞。诊断:皮肤转移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技术分别检测Fas/FasL在BCC、SCC及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表达.结果:Fas/FasL在BCC组不表达或弱表达,较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SCC组Fas和FasL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皮肤(P<0.05和<0.01).Fasl染色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弥漫染色,在肿瘤团块边缘表达更强;Fas在角珠处表达较强.结论:FasL在基底细胞癌不表达或弱表达,表明BCC侵袭扩散能力低,而在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扩散能力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