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在社区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保健意识,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长期治疗,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诱发因素,最终达到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指导和教育社区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和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患者的自我保护健意识和医疗保健能力,降低社区冠心病复发频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加深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用药的认知程度,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13-12~2014-03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以用药指导为主的健康教育介入干预,观察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药师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佳的比率从16%提高至92%,80%患者可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至1~2项。结论 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饮茶对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96604人(男性76864,女性19740人)作为观察队列,依据2006_2008年健康问卷的饮茶频率分为从不饮茶、偶尔饮茶、经常饮茶共3组,平均随访4.02年,用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饮茶频率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1)在从不饮茶、偶尔饮茶及经常饮茶组的脑梗死累积发病率为1.517%(868/65223)、0.852%(163/22869)、1.998%(143/8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60,P =0.000)。(2)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主要病史、吸烟、饮酒、摄盐等因素后显示,各饮茶组的脑梗死的的风险比(95% CI)分别为1.000、0.713(0.597_0.852)、0.986(0.814_1.193)。结论本研究发现适度饮茶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冠心病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有效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是目前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其中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情况、病死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2010年住院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列表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冠心病患者共1 296例,其中男性851例,女性445例,冠心病高发期在6079岁;男性冠心病发病似有年轻化趋势,但女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冠心病发病率很高,应加强宣教,普及冠心病健康知识,通过加强对男性、绝经后女性和高龄者可控危险因素的控制,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宣威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相比,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血脂异常且病情更严重、更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以预防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48例,其中68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即实验组,80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即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比较,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缺血以及严重心律失常以及猝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与单纯性冠心病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为重,且常有左心功能异常,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既要控制血糖,又要控制心脏功能等指标,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SUA水平升高可能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本研究观察氯沙坦联合碳酸氢钠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疗效,旨在探讨氯沙坦双重的治疗作用,即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同时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尿酸的水平。为氯沙坦在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动态24h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6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4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段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段改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增强,心律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66729、rs7649121、 rs1501299、rs3774262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以高血压患者414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34例)和正常对照组18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脂联素rs266729、rs7649121、rs1501299、rs3774262位点多态性。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显著降低。脂联素rs7649121位点杂合子AT基因型较AA基因型可降低冠心病风险(校正OR=0.566,95%CI0.346~0.925,P=0.02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脂联素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脂联素SNP位点基因型对血清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脂联素水平降低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脂联素rs764912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兵  包书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51-25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50例健康查体人员资料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生活习惯、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结果中年男性是早发冠心病的易感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其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对高危患者要进行积极干预,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对症护理、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结果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护理,92例患者中显效58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39%。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复发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2型糖尿病及157例非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者确诊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未见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再按照病变血管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三支3组。糖尿病患者按照上述条件分组,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78.46%,冠脉复杂病变的比例为72.5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且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程度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以提高护理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总结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专科特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正>冠心病是心血管科常见病症,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斑块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等有关,临床上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常表现出胸骨后疼痛,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会有猝死的情况发生[1]。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作,对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具有积极的意义[2]。冠心病二级预防作为一种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的干预措施,已在临床得到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临床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进行分析。结果高脂血症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控制血脂异常有利于人群冠心病防治,而且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结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控制血脂异常的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结论冠脉支架术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QT间期的离散度,因此,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杜二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55-256
目的探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17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设定其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26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质量、文化程度、职业)、病史(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肌酐)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高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和血红蛋白水平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要重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最大程度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冠心病组,无冠心病者1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心电图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0.01),频域指标HF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