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心理推理能力特点及其两种心理推理能力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92例符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6~18岁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及5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进行心理推理能力社会认知成分任务(显性错误信念、一级错误信念、情绪隐藏和二级错误信念)和社会情感成分任务(表情识别)测查。结果:高功能孤独症组心理推理能力社会认知成分任务的通过率和社会情感成分任务的平均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5);高功能孤独症组一级错误信念、情绪隐藏、二级错误信念任务通过组简单表情识别任务的得分高于未通过组(均P 0.05);复杂表情任务高分组的显性错误信念任务的通过率高于低分组(P 0.05)。结论:6~18岁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心理推理能力的两种成分均存在缺陷,两成分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2.
Asperger综合征儿童的心理理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心理理论测试的完成情况。方法:使用中文版“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和图片词汇测验(PPVT)测试7~12岁AS儿童32名和正常对照儿童30名。结果:AS儿童表情辨认测试通过率94%,与正常对照组通过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表情归因测试通过率低于正常对照组(81%,100%,χ2=4.23,P=0.039)。“地点变换”和“内容变换”两项错误信念测试通过率分别为69%和6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通过率(100%,97%,χ2=8.99、10.91,P=0.003,0.001)。结论:部分学龄期AS儿童缺乏表情归因和判断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的神经心理特征及其与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关系。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试,智商≥70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20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2名正常儿童进行执行功能(复杂图形记忆任务、Stroop色字命名任务、数字字母连线任务、数字广度任务、汉诺塔任务、言语流畅性任务)和心理推理能力(表征变化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测查,比较两组差异;并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测查,将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评分与两组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差异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复杂图形记忆任务中即时细节记忆[(5.2±5.7)vs.(10.8±6.5)]、延时细节记忆[(5.1±6.1)vs.(11.3±6.4)]、言语流畅性任务正确数[(15.6±6.9)vs.(21.1±5.2)]、Stroop色字命名任务第1试耗时[(24.8±17.3)s vs.(16.3±4.1)s]和第4试耗时[(61.0±33.3)svs.(41.3±11.2)s]、汉诺塔完成情况[(5/15)vs.(16/6)]和错误步骤数[(3.7±2.2)vs.(0.8±0.9)]、表征变化任务中自我信念正确数/错误数[(15/5)vs.(22/0)]和错误信念任务正确数/错误数[(13/7)vs.(22/0)]的测试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P0.05)。相关分析显示,复杂图形记忆任务成绩、言语流畅性任务成绩与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中言语交流、社会交往部分项目得分呈负相关(r=-0.45~-0.73,P0.05),Stroop色字命名任务、汉诺塔任务、表征变化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成绩与ADOS得分呈正相关(r=0.44~0.57,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及心理推理能力的缺陷;执行功能与儿童孤独症三大核心症状均相关,心理推理能力与儿童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和局限性兴趣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理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做出因果性的解释和预测~([1])。错误信念是心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掌握错误信念被作为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重要标志~[2]。错误信念即认识到他个体对某事或某物所持信念有不正确的可能性,并且能根据这种认识对个体行为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解释。研究表明4岁以上儿童能正确回答这类问题,即获得错  相似文献   

5.
语言理解能力与儿童心理理论测试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语言理解能力与心理理论测试成绩的关系和中文修订版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在中国的适用性。方法应用中文版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和图片词汇测验测试哈尔滨市100名3~5岁儿童。结果3~5岁各组儿童100%通过表情辨认测试,表情解释测试通过率分别为76%、97%、97%,“地点变换”错误信念测试通过率分别为36%、76%和93%,“内容变换”错误信念测试的通过率分别为15%、42%和59%。除表情辨认测试的通过率外,3个年龄组间各项测试的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χ2=11.11,24.79,12.82,P<0.01)。按错误信念测试完成与否分组比较图片词汇测验IQ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如地点变换、内容变换通过与否者IQ分别为104.9±16.9/97.0±15.8,160.7±17.6/99.7±15.9(t=2.22,2.07,P<0.05)。结论错误信念测试成绩与词汇理解能力有关,中文版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在中国基本适用。  相似文献   

6.
局限性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额叶、颞叶、额颞叶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缺陷,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组为110名在本所进行司法鉴定的局限性颅脑外伤患者,包括额叶损伤组29例,颞叶损伤组33例,额颞叶损伤组48例。选取正常对照50例。所有被试接受3个心理推理能力测试(错误信念、解释性任务、失言任务),以及3个执行功能测试(河内塔测验、Stroop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比较各组间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差异,并对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个研究组心理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额叶组的错误信念和Stroop卡B正确数最低;颞叶组的失言任务得分最低,河内塔测验步数最多;额颞叶组的解释性任务和威斯康星完成分类数最低(均P<0.01)。研究组的错误信念与河内塔步数(r=-0.30)、Stroop测验卡B耗时(r=-0.43)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30)均呈负相关(均P<0.01);解释性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36)和Stroop卡AB时差(r=-0.36)呈负相关,与威斯康星测验完成分类数呈正相关(r=0.66);失言任务与河内塔耗时(r=-0.69)、Stroop卡B耗时(r=-0.46)和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所用卡数(r=-0.52)均呈负相关(均P<0.01)。对照组各项心理推理能力任务和执行功能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三组脑外伤患者各个心理推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基本相似,其中,Stroop卡B耗时越少,其错误信念得分越高;威斯康星完成首次分类越快,其解释性任务得分越高;河内塔测验耗时越少,其失言任务得分越高。结论:脑外伤患者存在心理推理能力的下降,这种下降与其同时存在的执行功能低下存在正相关,其中,错误信念成绩与Stroop测验成绩、解释性任务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失言任务与河内塔测验的相关关系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中信念推理和现实推理的脑电特点,对心理理论的脑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天津师范大学方便选取23名大学生,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其执行图片错误信念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和行为学结果,对被试在执行错误信念任务时分别进行的现实推理和信念推理的ERP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有效被试18名。结果:从刺激呈现后约300ms,信念推理和现实推理两种实验条件引起的事件相关脑电开始出现差异,600~900ms时间段内,在AF7[(2.34±2.71)vs.(1.32±2.97)]、FPz[(2.83±3.03)vs.(2.08±2.56)]、AF8[(3.75±2.64)vs.(2.76±2.34)]、T7[(1.31±2.77)vs.(0.68±3.54)]、Cz[(5.11±5.42)vs.(4.52±5.66)]、T8[(2.35±2.24)vs.(2.03±2.00)]及POz[(2.48±2.16)vs.(2.18±2.53)]电极上均表现为信念推理波幅正向大于现实推理波幅(P=0.065),此种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且主要分布于额叶电极。结论:对心理状态进行推理的神经机制与对现实进行推理的神经机制存在差别,心理理论能力与大脑额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听力障碍小学生的心理推理能力发展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依据心理推理能力发展的年龄段,从贵州省某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小学选取67例听力障碍小学生和75例听力正常的小学生参加两个实验研究,采用“五步骤心理理论任务”和“失言任务”对其初阶和高阶心理推理能力进行测评。结果:研究1中的听力障碍组[平均年龄(12±2)岁]在初阶五步骤心理理论任务总分及不同的信念、错误信念、隐藏的情绪任务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8±1)岁](P<0.01),语言交流方式越多、年龄越大的听力障碍儿童心理推理任务得分越高(均P<0.05);研究2中的听力障碍组[平均年龄(14±2)岁]在失言任务总分及认知、情绪、意图维度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12±1)岁](P<0.01)。年龄越大的听力障碍学生高阶心理推理能力得分越高,且佩戴助听器、先天听力损失、家庭较为亲密的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推理能力得分较高(均P<0.05)。结论:听力障碍小学生初阶心理推理能力的发展弱于正常对照组,但其高阶心理推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年龄的调节,任务得分超过了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3、4岁幼儿信念推理、抑制控制与意图理解能力发展的关系.方法:通过经典错误信念任务、抑制控制与膝跳反射任务对44名儿童进行施测.结果:①3、4岁在完成三类任务时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②除了手游戏与意外内容任务之外,其余各类任务上的表现均呈现显著相关,且三类任务总分在排除年龄影响后仍保持显著相关.③日/夜Stroop任务与信念推理总分、膝跳反射任务在排除年龄影响后仍保持显著相关.④日/夜Stroop任务与膝跳反射任务分别可以显著预测信念推理、抑制控制能力.结论:幼儿抑制控制能力影响信念推理.意图理解能力影响抑制控制.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考察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特点,探讨孤独症心理理论缺失假说。方法18名3-15岁的孤独症儿童为实验组,30名3-16岁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接受了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以及“外表-真实任务”、“意外位置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三个心理理论测验任务。结果⑴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中,孤独症组IQ低于正常组(98.8±25.2/117.2±14.3,t=-2.760,P<0.05)。⑵所有被试在各项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2~1.000,P<0.01)。⑶孤独症组的外表-真实任务(247/927,u=-5.007,P<0.001)、位置错误信念问题(173/862,u=-5.661,P<0.001)、内容自我错误信念问题(178/725,u=-4.277,P<0.001)及内容他人错误信念问题(163.5/739.5,u=-4.639,P<0.001)得分均低于正常组。结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